当前位置:首页 > 局域网中的硬件维护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 图文
2.5 处理故障的基本程序
检修时,先观察屏幕是否出现显示信息,接下来查看是否加载操作系统,最后检查外部存储器、板卡和外部设置是否正常。具体的流程是:
1、依次打开外设和电脑主机的电源
2、观察显示器上是否有画面信息。如果没有任何信息成为黑屏,则可能是主机出现了故障,
3、如果有画面信息显示,则可查看是否显示自检出错信息,如有出错信息,只需根据所提示的信息加以处理。
4、正常启动操作系统后,可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故障设备是否被windows操作系统正常识别和驱动,还可了解该设备是否与其他设备相冲突。
3 局域网中电脑各个部件的维护与优化
3.1 CPU的日常维护
CPU是电脑中很重要的配件,是一天电脑的心脏。同时它也是集成度很高的配件,可靠性较高,正常使用时故障并不高,但是倘若安装或使用不当可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与CPU有关的故障是比较好判断的。CPU出现问题时,一般的情况是无法开机,系统没有任何反应,即按下电源开关,机箱喇叭无任何鸣叫声,显示器无任何显示。如果出现上述现象,我们就应怀疑这种现象可能与CPU有关
3.1.1 CPU故障的处理思路:
1)CPU是否被烧毁、压坏:打开机箱检查,取下风扇,拿出CPU然后用肉眼检查CPU是否有被烧毁、压坏的痕迹。
2)风扇运行是否正常:CPU运行是否正常与CPU风扇关系很大,风扇一旦出现故障,很有可能导致CPU因温度过高而被烧坏。所以我们不可忽视对CPU风扇的
保养与维护,列如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风扇的润滑油容易失效,导致运行嗓音大,甚至CPU风扇坏掉,这时我们应该将风扇拆下清理并加润滑油。
3)CPU安装是否正确:注意检查CPU是否插入到位,尤其是对采用slot1插槽的CPU,安装时容易安装不到位。
4)跳线、电压设置是否正确:在采用硬跳线的老主板上,稍不注意就可能将CPU的有关参数设置错误。
3.1.2 CPU的维护与优化
由于CPU在主机上处于比较隐蔽的地方,被CPU风扇遮盖,这样一般我们在应用机子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事情也不会随意插拔CPU的,
因此对于CPU的维护,主要是解决散热的问题。这里建议不要超频,或者不要超频太高。在超频的时候,也须一次超一个档位地进行,而不要一次过就大幅度提高CPU的频率。只因不竟超频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一次超得太高,会容易出现烧坏CPU的意外。
另外,如果CPU超频太高也会容易产生CPU电压在加压的时候不能控制的现象,这时当电压的范围超过10%的时候,就会对CPU造成很大的伤害。只因增加了CPU的内核电压,就直接增加了内核的电流,这种电流的增加会产生电子迁移现象,从而缩短了CPU的寿命,甚至导致CPU内伤而烧毁。
要解决CPU的散热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要超频太高(从维护角度来看,最好不要超频),与及采用更良好的散热措施的方法。其中,散热措施可以为CPU改装一把强劲的风扇,与及最好能够安装机箱风扇,让机箱风扇与电源的抽风风扇形成对流,使用主机能够得到更良好的通风环境。
另外,由于CPU风扇与及风扇下面的散热片是负责通风散热的工作,要不断旋转使平静的空气形成风,因此对于空气中的灰尘也接触得较多,这样就容易在风扇与及散热片上囤积灰尘影响风扇的转速与及使到散热不佳了。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清除CPU风扇与散热片上的灰尘。
除以上所述之外,对于CPU的维护还需要将BIOS的参数设置正确,与及不要在操作系统上同时运行太多的应用程序,导致系统繁忙等的维护措施与应用习惯。这是因为BIOS参数设置不正确,与及同时运行太多应用程序的话,会容易导致CPU工作不正常或工作量过大,从而使到CPU在运转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这样就加快了CPU的磨损,与及也容易导致死机现象的出现
3.2 主板的日常维护
主板作为一台计算机的中枢神经系统担负着操作和调度CPU、内存、显示卡、硬盘等各个周边子系统并使它们协同工作重要任务,因此它对于PC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CPU,其重要性甚至还要强于CPU。主板是整个电脑系统平台的载体,引导着系统中各种信息的交流,起着让电脑稳定发挥系统性能的作用。
一般通过逐步拔除或替换主板所连接的板卡(内存、显卡等),先排除这些配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即可把目标锁定在主板上。以下列举了几种维修方法:
3.2.1、观察法:
1)检查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如果在拆装机箱时,不小心掉入的导电物卡在主板的元器件之间,就可能会导致“保护性故障”。另外,检查主板与机箱底板间是否因少装了用于支撑主板的小铜柱;是否主板安装不当或机箱变形、而使主板与机箱直接接触,使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源自动切断电源供应。
2)检查主板电池:如果电脑开机时不能正确找到硬盘、开机后系统时间不正确、CMOS设置不能保存时,可先检查主板CMOS跳线,将跳线改为“NORMAL”选项(一般是1-2)然后重新设置。如果不是CMOS跳线错误,就很可能是因为主板电池损坏或电池电压不足造成的,请换个主板电池试试。
3)检查主板北桥芯片散热效果:有些杂牌主板将北桥芯片上的散热片省掉了,这可能会造成芯片散热效果不佳,导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死机。遇到这样的情况,可安装自制的散热片,或加个散热效果好的机箱风扇。
4)检查主板上电容:主板上的铝电解电容(一般在CPU插槽周围)内部采用了电解液,由于时间、温度、质量等方面的原因,会使它发生“老化”现象,这会导
致主板抗干扰指标的下降影响机子正常工作。我们可以购买与“老化”容量相同的电容,准备好电烙铁、焊锡丝、松香后,将“老化”的替换即可。 5)仔细检查主板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异常发烫,可换一块芯片试试;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借助万用表量一下。
3.2.2、除尘法 :
主板的面积较大,是聚集灰尘较多的地方。灰尘很容易引发插槽与板卡接触不良,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也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
建议用羊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一定注意不要用力过大或动作过猛,以免碰掉主板表面的贴片元件或造成元件的松动以致虚焊。注意清除CPU插槽内用于检测CPU温度、或主板上用于监控机箱内温度的热敏电阻上的灰尘,否则会造成主板对温度的识别错误,从而引发主板保护性故障。如果是插槽引脚氧化引起接触不良,可以将有硬度的白纸折好(表面光滑那面向外),插入槽内来回擦拭;对于插卡插脚,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然后重新插接。
3.2.3、检查主板是否有短路
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是否有短路,以免发生意外。判断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未插入电源插头时,该电阻一般应为300Ω,最低也不应低于100Ω。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略有差异,但不能相差过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就说明主板有短路发生。
主板短路的原因,可能是主板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或者有导电杂物,也可能是主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要找出击穿的芯片,你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当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若电压变为正常,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在。
3.2.4、拔插交换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