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它不仅调节流通,而且调节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不仅调节非国有经济,而且调节国有经济,它的作用覆盖全社会。市场机制的功能是其各个构成要素,即供求、价格、竞争、风险机制的共同作用。
3、市场机制的功能
(1)市场机制的利益分配功能
市场机制的利益分配功能,具体表现为价值分配功能、激励功能和优化选择功能。 价值分配功能。首先,是指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主体的收入分配是以价值的形式来进行的,反映经济利益和收入的各种范畴都是价值范畴。其次,一般地说,是指商品生产者之间以价值和价格的变动为基准进行利益分配的功能。再次,是指所有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都是对商品价值的分割,特别是对新增殖的价值即m的分割。激励功能是指市场机制激励商品生产者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化选择功能是指市场机制具有对企业进行筛选、择优,促进企业素质不断提高的作用。
(2)市场机制的资源配臵功能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方面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信息高效传导的功能,引导资源流动的功能和自动平衡的功能。
信息高效传导的功能,是指市场机制具有提高信息使用效率、降低信息成本的作用。引导资源流动的功能,是指在经济主体的利益动机推动和竞争压力的驱使下,在价格信号的指引下,经济资源不断地在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流入流出。自动平衡的功能,是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能够促使市场上的供求趋于平衡,各个市场上供求平衡的结果就使整个社会经济达到均衡状态。
资源配臵是社会经济机制调节的核心,任何一种经济机制都以某种特殊的方式配臵资源。但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所具有的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只有在那些可以用价格度量的领域内,市场机制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市场机制的功能就会受到局限,例如,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
由于市场价格随着供求状况的变化进行波动,具有滞后性和短期性的特点,因此,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往往会造成企业视野的短期性。企业从盈利目标出发,总是愿意投资于盈利大、见效快的部门。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非盈利性事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而收效慢的重要项目,就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发展。
在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情况下,企业根据市场价格信息所做出的调整,往往赶不上市场行情的迅速变化,由此就导致不断的调整。这就是一种滞后性。企业行为的滞后性还会引起资源在部门间的反复流动。企业数量越多、规模越小,这种反复调整造成的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也越严重。
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其主要弊端是存在者盲目性。产生盲目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造成微观经济决策相互不协调,以及微观主体行为与宏观经济的不协调;二是决策主体的信息不充分,导致决策失误;三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经济主体不可能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作出完全准确的预测,因而行动具有盲目性。
17
三、完善我国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对策 (一)当前我国市场发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的市场体系逐步发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从目前来看,统一、完整、高效、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在我国尚未形成,市场机制的功能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在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1、市场发育的不平衡性。这主要表现为:一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明显滞后于消费品市场;二是农村和农产品市场的发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工业品市场;三是西部内陆地区市场发育滞后于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的市场。
2、市场主体的发育尚不成熟。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也是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形成基础,但目前我国市场主体的发育尚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市场主体的发育不平衡,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到位造成我国的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我国的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市场中介以及消费者)由于参与市场活动的历史较短,因而目前我国的市场主体缺乏现代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行为规范。
3、由于传统计划体制的惯性,从而造成市场机制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不充分。目前我国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因而计划体制仍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发挥作用,特别是由行政的条块分割造成的对市场的分割、封锁和垄断以及政府对市场交易、部分商品价格形成、企业经营行为的行政干预,使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难以确立,从而使市场机制的形成和作用发挥受到极大限制。
4、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发展较慢,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离不开健全的市场中介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中心、信息咨询机构、仲裁机构等。但目前我国的市场中介机构发展较慢。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因而也限制了我国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功能的有效发挥。
5、市场交易规则和市场法规建设落后于市场体系的发育,因而造成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的不规范和市场秩序的混乱。
(二)完善我国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对策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作用,必须积极培育和发挥市场体系。针对我国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当前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1、积极发展和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基础。目前我国应大力发展和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现代企业和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
2、培育和完善各类市场。培育和完善各类市场具有三层涵义:一是在继续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的同时,应重点培育和规范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房地产、信息和产权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二是在继续发展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市场的同时,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市场;三是在发展和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同时,积极参
18
与并逐步加人国际大市场。
3、加快市场化进程,逐步扩大和加强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和资源配臵中的作用。为此,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计划命令以及行政干预等非市场行为,从而建立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4、加强市场法规和市场规则体系建设。加强市场法规和市场规则体系建设,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是完善市场体系,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为此,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和机构,另一方面要加快市场经济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市场规则,规范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市场中介组织行为,从而使市场体系的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第四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
19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
一、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1、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的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它规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特征和经济运动的总体方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
2、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总和,以及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对资源配臵的一整套经济系统。它规范着具体经济活动中各个参与者在什么样的关系中怎样参与经济活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的体系。
3、二者的关系:
区别:(1)经济制度强调经济利益关系,经济体制强调经济组织关系。(2)二者反映的层次不同。经济制度反映的是人与之间的深层次的关系,而经济体制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关系中较浅层次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联系:(1)二者都要受生产力状况的制约,都有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点,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采取的经济体制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一个国家经济制度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采取相同的或相类似的经济体制。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其在实践中的消极后果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参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根据前苏联的实践模式建立起来的。在20世纪50-60年代,虽然进行过几次调整,但其基本特征并没有改变。
1、单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建国后,随着?一化三改?的完成,我国形成了?一大二公三纯四统?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结构。一大,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规模大;二公,是指公有化程度高,在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形式中,认为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没有全民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高,后者是前者的发展方向;三纯,是指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容不得混合经济存在,更容不得半点私有制与之并存;四统,是指对公有制经济进行统一计划、统一生产、统一分配、统一管理。
2、单一的计划调节
在社会经济的调节机制与调节手段方面,运用单一的计划进行调节。其特点是:在同市场调节的关系上,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把二者的关系视为水火不相容;在调节手段上,借助行政手段,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忽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的运用;在调节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