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课标通用)总复习素养全练12杠杆滑轮与斜面试题
C.一直不变 答案:C
D.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将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OA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于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与其力臂的乘积也是不变的。
11.(2018·山东聊城中考)人体中的许多部位都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人用手托住物体时手臂的示意图,当人手托5 kg的物体保持平衡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 )
A.大于5 kg C.小于49 N 答案:B
解析:力的单位是N,质量的单位是kg,题目是求力的大小,不能用kg做单位,故A错误;由图知,物体的重力为G=mg=5kg×9.8N/kg=49N;肱二头肌的拉力为动力,物体对手的压力为阻力,支点在肘,如图所示。
B.大于49 N D.等于49 N
所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因为L1
即肱二头肌收缩所承受的力一定大于49N。故B正确,CD错误。
12.(2018·贵州贵阳中考)人们应用不同的简单机械来辅助工作,正常使用下列简单机械时说法正确的是( ) A.筷子可以省距离 B.所有剪刀都一定省力 C.定滑轮可以省力 D.撬棒越短一定越省力 答案:A
解析:用筷子夹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一个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A正确;剪铁皮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理发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所以,剪刀有省力的,也有费力的,故B错误;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故C错误;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省力的多少取决于动力臂的长短,撬棒越短动力臂越小,越费力,故D错误。
5
13.
(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1 解析:设动力臂为L2,杠杆长为L(即阻力臂为L);由题图可知,F2与杠杆垂直,因此其力臂为最长的动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2为最小的动力,则F1>F2,故A错误,B正确;用力F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2L2=GL,由题图知L2 B.F1>F2 D.F1=G F1>F2>G,故D错误。 14.(2018·山东烟台中考)如图所示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答案:C 解析: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不符合题意。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符合题意。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 15.(2018·安徽合肥瑶海区一模)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大的是( ) 答案:C 解析:不计机械重和摩擦,由题图可知:F1×4m=G×2m,所以F1= ;滑轮组由三段绳子承担,所以F2= ;由题图C知,使用的是定滑轮,所以F3=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4×(L+3L)=G×L,所以F4= 。由以上分析得F3>F1>F2>F4。 16.(2018·黑龙江大庆中考)如图所示,滑轮重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均不计。向上拉绳的速度是1.2 m/s,拉绳的力F是9 N。由此可知( ) 6 A.物重是27 N,物体的速度是0.4 m/s B.物重是18 N,物体的速度是0.6 m/s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7 N,物体的速度是0.4 m/s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8 N,物体的速度是0.6 m/s 答案:C 解析:本题滑轮组做功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有3段绳子承担拉力,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Ff=3×9N=27N;物体移动的速度:v= =0.4m/s。 能力提升 17.(2018·四川凉山中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杠杆上挂钩码前,杠杆静止在甲图中的位置,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的目的是避免 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 。 (2)乙图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相同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需将挂在B处的钩码向右移动 格。 (3)若取掉乙图中挂在B处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钩在C处对杠杆施加拉力,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方向是 。 答案:(1)右 杠杆自重 测量力臂 (2)1 (3)竖直向下 解析:(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右端的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设一个钩码重为G,一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4G×2L=2G×nL,解得:n=4,故应该将B处所挂钩码向右移动4-3=1格; (3)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力的作用点与支点一定,最大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应与杠杆垂直,为使拉力最小,应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 18.(2018·黑龙江)小红和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7 (1)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 (3)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1 2 3 F1/N 1 2 2 L1/cm 10 10 15 F2/N 2 1 3 L2/cm 5 20 10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4)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 (5)杠杆调节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的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 个钩码。 (6)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导学号97404027? 答案:(1)右 (2)便于测量力臂 (3)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4)F1L1=F2L2 (5)6 (6)变大 解析:(1)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时让横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可以消除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 (5)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即4G×3L=FB×2L,解得FB=6G,需挂6个钩码; (6)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力方向不与杠杆垂直则该力的力臂短了,就会使得拉力变大。 19. (2018·安徽池州贵池区期末)如图所示是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所用动滑轮和筐受到的总重力为60 N。某次操作中,50 s内将重450 N的泥土从12 m的深井匀速提起。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