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调整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程序的公
.会议形式:面对面会议、视频会议、电话会议或书面回复。 .会议目的:简要说明。
.建议会议日期和时间:请提供个备选时间。
.建议会议议程:包括每个议题预计讨论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所有议题讨论时间应控制在—分钟以内)。
.申请人参会名单:列出参会人员名单,包括职务、工作内容和工作单位。如果申请人拟邀请专家和翻译参会,应一并列出。
.建议参会适应症团队:如消化适应症。
.提交会议资料时间:对于Ⅰ类会议申请,应同时提交《沟通交流会议资料》;对于Ⅱ类和Ⅲ类会议申请,应明确提出拟提交《沟通交流会议资料》的时间。
.拟讨论问题清单:建议申请人按学科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从药学、药理毒理学和临床实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提出问题,每个问题应该包括简短的研发背景解释和该问题提出的目的。 附件
沟通交流会议资料要求 一、药物研发基本情况 .申请人 .药品名称 .受理号(如适用)
.化学名称和结构(中药为处方) .拟定适应症(或功能主治)
.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用药频率和疗程)
.药物研发策略,包括药物研发背景资料、药物研发计划、研发过程的简要描述和关键事件、目前研发状态等。 二、会议资料具体内容 .会议目的:简要说明。 .会议议程:列出会议议程。
5 / 7
.申请人参会名单:列出参会人员名单,包括职务、工作内容和工作单位。如果申请人拟邀请专家和翻译参会,应一并列出。 .药物研发前期研究总结情况。 拟开展的临床实验方案或草案。
.讨论问题清单:申请人最终确定的问题列表。建议申请人按学科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从药学、药理毒理学和临床实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提出问题,每个问题应该包括简短的研发背景解释和该问题提出的目的。
.支持性数据总结:按学科和问题顺序总结支持性数据。
支持性数据总结,应当用数据说明相关研究、结果和结论。以Ⅱ期临床实验结束会议为例,临床专业总结应包括下述内容:()应提供已完成的临床实验的简要总结,包括数据、结果与结论,同时应包括重要的剂量效应关系信息,也会视情况要求申请人提供完整的临床实验报告;()应对拟开展的Ⅲ期临床实验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以确认临床实验的主要特征,如临床实验受试者人群、关键的入选与排除标准、临床实验设计(如随机、盲法、对照选择,如果采用非劣效性实验,非劣效性界值设定依据)、给药剂量选择、主要和次要疗效终点、主要分析方法(包括计划的中期分析、适应性研究特征和主要安全性担忧)等。
.风险控制计划:根据前期临床实验结果进一步更新和完善风险控制计划和具体措施。 附件
新药Ⅰ期临床实验申请申报资料 一、申报资料基本要求
申请人应参照《新药期临床实验申请技术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年第号),提供下述资料: .文件目录;
.介绍性说明和总体研究计划; .研究者手册;
.临床实验方案或草案; .药学研究信息;
6 / 7
.非临床研究信息; .既往临床使用经验说明; .境外研究资料。
同时,还应提供如下信息: .药物警戒系统建立情况; .临床实验相关方名录; .伦理委员会审查相关资料; .申报前沟通交流资料。 二、申报资料重点关注 重点关注如下内容:
.临床实验方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支持性研究数据的充分性。鼓励采用格式,提交包括药学研究、非临床研究、境外或早期临床研究等支持性研究数据。除了综述和总结部分外,应提供完整的各专业研究报告。
.申报前沟通交流情况。应提供沟通交流会议纪要(如有),以及根据纪要精神相关研究的完成情况。
.受试者安全性风险控制。应根据临床研发计划和临床实验方案,说明药物安全委员会和构建药物警戒系统的组建情况。
.临床实验利益相关方。应提供包括研究者姓名和资质、主要研究机构、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等在内的临床实验相关方名录信息。
7 /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