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楼梦教案
《情真意切释猜嫌》教案
导入:我们每个人都会结交一些知心朋友,那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原因让你们成为知心密友的吗?也许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下性别,对于男生来说,可能是一起打了一次篮球,或者是一起喝了次酒,甚至有可能是不打不相识;对于女生呢?一起吃饭逛街,那如何迅速拉近二人距离,在彼此信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闺蜜”呢?我想,应该是一场推心置腹、互相倾吐内心秘密的交谈吧。在文学作品中,就有两位美丽的女主人公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段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的课文——《情真意切释猜嫌》 一、初步感知
1、首先,请大家齐读课文“赏析”部分第二段。 5min ①小说中林黛玉与薛宝钗是什么关系?(情敌)②她们同时都喜欢着谁? 2、两个女孩子同时喜欢着一个男孩子,难免会有些“猜嫌”。我们可以先看一个片段,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现在请先看一下,酝酿下感情,要把情敌的感觉读出来。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完,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笑道:“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道:“要来时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看,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不解这意思?”
(节选自《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请学生点评朗读,(把情敌之间那种酸酸的醋味读出来)
①从刚才同学们分角色朗读中,我们可以看出黛玉有什么样的性格?(敏感多疑 爱吃醋) 5min 二、整体把握
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来。
1、从文章标题和课文后的“赏析”来看,主要是谁对谁有“猜嫌”?从文章中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只当你心里藏奸”) (“往日竟是我错了”??)一连用了几个“竟”,说明黛玉之前对宝钗看法确实有误。(这段话,表明了黛玉什么样的心情呀?) ①请学生朗读这段文字,注意读出黛玉的自责和羞愧。 2、从文章结尾处来看,黛玉对宝钗的猜嫌消释了没有?
黛玉在前面与任何来看她的人,说不上三两句话就厌烦了,可是在课文最后,黛玉却非常希望宝钗晚上再来,这是一种诚心诚意的邀请。可见黛玉的“猜嫌”完全消除了,才有可能主动提出邀请,而且和前文形成对比并且首尾呼应。
黛玉视宝钗为情敌,而她本身又是一个敏感多疑之人,觉得宝钗“藏奸”,那么这种猜嫌为什么最终消释了呢?我们首先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深层理解
1、从什么时候黛玉的猜嫌开始消释了?
从黛玉自责开始。
2、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黛玉所说的第一段话。这段话有点长,请概括这段话包括的主要内容?
自责;赞美宝钗;寄人篱下的心境。
3、为什么这一段话表明黛玉对宝钗的猜嫌在消释呢?
1
从内容来看:黛玉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子,用《红楼梦》中的话来说,那就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句话里,责备了自己好多次。除了有自责外,还有对宝钗的夸奖和赞美。如此一个高傲之人,能主动低头承认自己的不是,并当面称赞对方。可见真的是放下了心里的防备,对宝钗的猜嫌在消释。
黛玉是不会轻易向别人讲述自己的身世的,要知道她的身世是她很多小情绪的来源。再加上性格封闭,在贾府也是处处小心,时时留意,她不愿向别人袒露心扉。但是在这个时候,她却向宝钗倾诉自己的心事,看来她真的是被宝钗的真情所感化了。
从这段文字的篇幅来看:刚来贾府的黛玉在为人处世上有这样的“信条”—— 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而如今她却长篇大论说了这么多,可见此刻的她有很强的倾诉欲望,也很相信宝钗,愿意和宝钗分享她的内心。
4、我们分析了这段话的内容,也分析了黛玉对宝钗情感的变化,接下来请大家来表演这段话。(在表演之前,我们先弄清楚这几个问题) (怎么读?明确轻重缓急,做到情感与内容相吻合)
整体语速应该是? 较为缓慢(情绪比较激动的地方读快一点) 哪些地方应该重读?
陈述客观事实的句子应该怎样读? (较为平静) 注意含有情感的句子。
我们知道《红楼梦》中出场人物众多,并且各自特色鲜明,栩栩如生。而要去塑造一个个极具个性的人物形象,精妙的人物语言不可或缺。通过人物极富个性的语言我们可以感知人物形象的特点。
5、从刚才的朗读中能否听出黛玉是个怎样的人呀?
敏感多疑,谨慎小心,尖刻小气,最重要的是坦率真诚。 15min
从黛玉的自责到倾诉自己的寄人篱下的辛酸,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黛玉,也能感受到她与宝钗关系的靠近。但黛玉并不是一开始就主动倾诉,坦诚相待的,这跟谁有关?是宝钗的什么打动了黛玉呢?(情真意切)
6、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对话中,你觉得哪句话最情真意切,最打动黛玉的心? ①“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治好了岂不好?”
生:写出了宝钗对黛玉的关心。(如果让你找出一个最能突出宝钗对黛玉关心的那个字,你认为是哪个字?——“总”)“总”字写出了宝钗内心的焦急与担心。
师:那请将宝钗此时内心的焦急用朗读的形式展示一下,好吗? ②“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
生:从饮食上对黛玉的关心,特别是“素日”二字,可见宝钗不是一时的关心,而是始终关注。
③“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也不宜太热。”
生:药方都仔细看了,里面同时多什么少什么,都很清楚地告诉给了黛玉。从“太多”、“太少”、“燕窝一两”、“冰糖五钱”,连炊具“银铫子”都说仔细了,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真正的关心,同时也表现了宝钗渊博的学识。
师:这是从用药的角度关心黛玉。宝钗是位细心的女子,你也是。那你能把
2
这段文字朗读出来,表现出宝钗的那种真诚吗?
不仅言语上关心,行动上有没有也能打动黛玉的地方? (即使黛玉礼数疏忽也不计较,再次来探望她。)
宝钗的情真意切不仅表现在这地方,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黛玉讲完这番话掏心窝子的话之后呢?宝钗的体贴和关心变了没有?) ④“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
生:前面黛玉诉说自己的身世,宝钗说了这句话,表明自己的身世也一样,简短的安慰足以表达同病相怜的感觉。这种坦诚相待的态度更是无形之中拉近了她和黛玉的距离。 ⑤宝钗送燕窝。
生:能想她人之所想。既写出了对黛玉的关心,又解除了黛玉怕麻烦别人的疑虑,可见宝钗善解人意。
这样的关心自然而不做作,处处为对方着想,贯穿始终,真心实意,难怪标题要说“情真意切”了。
7、从宝钗的“情真意切”中,大家觉得宝钗是个怎样的女孩子呢?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8、那么现在大家能否回答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黛玉对宝钗的猜嫌会消释 ?
一方面与宝钗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在黛玉身体不适,接待不周,礼数疏忽的情况再次看望她表现出的情真意切有关,用真诚打动了黛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黛玉坦率真诚,通情达理。 10min
四、合作朗读
现在,就请大家再次回到课文,通过刚才对两个人物性格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对话。女生们,请叫上你的闺蜜,分别扮演黛玉和宝钗,进行一段对话。男生们,也不必不好意思,拉上你的同桌,也许你们可以读出不一样的味道来。大家可任选文中两人的一次对话,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大家,我们待会来表演。看谁最能表现出人物的特色。 5min
结束语: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