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学习- 新思考网
价的内容既包括学生的活动过程又包括学生的活动结果。活动表现评价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应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力求在真实的活动情景和过程中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进行全面评价。 2.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
高中化学课程需要多种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相互配合,应充分考虑不同课程模块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策略。例如,对于必修课程模块,应综合使用纸笔测验,学习档案和活动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纸笔测验试题应提倡开放性、应用性,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身边化学现象和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提倡通过开展辩论、角色扮演、小型调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实验化学”课程模块的学习评价应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交流讨论、合作意识以及实验态度等方面予以考察。 3.实施学分管理,进行综合评定
高中化学课程设有8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高中化学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学生要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必须完成必修课程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课程模块,即至少要修满6学分的化学课程。对化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再选学若干个化学选修课程模块。
应根据学生在相应课程模块学习中的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记录和活动表现进行综合评定,以此决定学生是否获得相应课程模块的学分。
要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机制,全面反映学生的选课情况和学业发展过程。
* 高中会考的设想:
学业水平考试性质;
引导和规范学校开设课程; 监测全省普高教学质量;
会考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但可与高校招生挂钩; 分为考试和考查,考试全省统一,考查分市组织; 考试内容为必修1、必修2、选修ⅠB。
七、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
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处理;
全面了解学生的总体状况和个别差异;
有效调控课堂教学氛围、进度、节奏,与学生积极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有效学习、快乐学习、持续学习;
熟练、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胜任多个模块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开发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针对学生实际,进行选课指导; 科学使用各种教育评价手段; 撰写案例、论文、课题报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