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泸州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有答案)(word版)AKnHUl

四川省泸州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有答案)(word版)AKnHUl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1:37:18

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16年3月19日,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通往会展中心的酒谷大道绿化带中的花草呈现五颜六色.开幕式结束后,在飘逸着阵阵酒香的会展中心举行了盛大的文艺表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会展中心闻到的阵阵酒香是因为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缘故

B.绿化带中的部分鲜花呈黄色是因为这部分鲜花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 C.酒谷大道绿化带中花草上的水珠蒸发时要放出热量 D.文艺表演中听众能根据响度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

【考点】分子的运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音色;物体的颜色. 【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单色物体只反射与本身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不反射. (3)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时要吸收热量.

(4)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

【解答】解:A、因为酒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A正确; B、太阳光就是白色光,黄色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黄光.而不是吸收白光中的黄色光,故B错误; C、花草上的水珠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故C错误;

D、文艺表演中听众能根据音色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实验均涉及到多次测量,其中多次测量数据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的是( ) A.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B.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C.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 D.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多次改变物体的质量 【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分析】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有两个:将测量数据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总结规律,避免结论的片面性. 【解答】解:

A、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总结规律,防止结论的偶然性.不符合题意;

B、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其目的是总结规律,防止结论的偶然性.不符合题意;

C、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符合题意; D、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多次改变物体的质量,其目的是总结规律,防止结论的偶然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作图能简洁明了地帮助我们理解物理规律,下列作图符合规律且正确的是( ) A.

表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倒立等大的虚像 B.

表示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力F1的力臂为L1

C.

表示在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表示猴子在竖直向上爬竹竿的过程中,所受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透镜的光路图.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画图时虚像和辅助线要用虚线,要保留作图痕迹. (2)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分析作答;

(4)当摩擦力做为动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而做为阻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答】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而图中是倒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图中L1不是从支点到F1的作用线的距离.故B错误;

C、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过物体端点A分别作平行与主光轴、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然后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出其折射光线,其交点即为物体端点A的像A′,再过点A′作垂直于主光轴的线段,即为物体AN的像.故C正确;

D、猴子在竖直向上爬竹竿的过程中,使猴子向上运动的力是摩擦力,因此其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图中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将一小钢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b点到达最高点c时速度为零,图中hab=h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钢球在ac段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动能的减小量相等 B.小钢球运动到最高点c时所受的合力为零

C.小钢球在ab段克服重力做功小于在bc段克服重力做功 D.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分析】(1)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不计空气阻力,整个系统中机械能守恒.据此对AD选项分析判断; (2)对小球在最高点时进行受力分析即可对B选项做出判断; (3)根据W=Gh分析即可对C选项做出判断.

【解答】解:A、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变小,动能不断变小,高度不断增大,重力势能不断变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所以,小钢球在ac段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动能的减小量相等,小钢球在a、b、c三点机械能相等.故A正确,D错误;

B、不计空气阻力,小钢球运动到最高点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 C、小钢球在ab段和bc段重力不变,hab=hbc,根据W=Gh可知克服重力做功相等.故C错误. 故选A.

5.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 D.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由位移图象直接兔子和乌龟出发的时刻与位置.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分析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情况.当两个动物的位移相等时,说明到达同一位置.根据v=比较速度大小.

【解答】解:A、由图读出,兔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2﹣t3时间内静止不动,t3时刻以后又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兔子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是t4,t4乌龟跑完全程用时间t5,兔子先到达终点.故B错误. C、兔子在t2﹣t3时间内静止不动,乌龟比兔子跑的快.故C错误.

D、根据v=可判断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不变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然后判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结合R1的阻值判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C错误;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 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大,故D错误;

由R=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R1的阻值,

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B正确. 故选B.

7.泸州沱江二桥复线桥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如图甲所示,一密度为3×103kg/m3的密闭正方体构件被钢绳缓慢竖直吊入江水中,在匀速沉入江水的过程中,构件下表面到江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g=10N/kg,江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

A.当h=1m时,构件恰好浸没在江水中

B.当h=2m时,构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2.4×105N

C.当h=3m时,构件底部受到江水的压强大小为2.0×104Pa D.当h=4m时,构件受到钢绳的拉力大小为1.6×105N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1)构件下沉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因此构件受到的浮力变大,当构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时,构件受到的浮力也不再改变据此即可判断构件在江水中的位置;

(2)根据构件恰好浸没时得出正方体构件的边长,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利用F浮=ρ水gV排求出构件所受的浮力;

(3)利用p=ρ水gh即可求出底部受到江水的压强;

(4)利用G=ρ物gV求出重力,则钢丝绳的拉力等于构件的重力减去浮力.

【解答】解:A、在浸没前,物体下降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大;当物体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不变;由图可知当h=2m时浮力不变,所以构件此时恰好浸没在江水中;故A错误;

B、当h=2m时,构件恰好浸没在江水中,则正方体构件的边长为2m, 则排开水的体积V排=V=(2m)3=8m3,

构件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8m3=8×104N,故B错误; C、当h=3m时,构件底部所处的深度为3m,

则受到江水的压强:p=ρ水gh=1×103kg/m3×10N/kg×3m=3×104Pa,故C错误; D、当h=4m时,由于构件已经浸没在江水中,构件受到钢绳的拉力:

F拉=G﹣F浮=ρ物gV﹣F浮=3×103kg/m3×10N/kg×8m3﹣8×104N=1.6×105N,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用大小为F1的拉力将重4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拉力F1做功的功率为 100 W,

“等如利用该装置使该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2,则F1 等于 F2(选填“大于”、

于”或“小于”).

【考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分析】(1)从图可知,有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根据F=(G+G轮)求出拉力;拉力端移动距离s=2h,知道拉力的大小,可利用公式W总=Fs计算出拉力做的总功;利用W有用=Gh求有用功,再利用公式η=×100%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知道做功的时间,可利用公式P=计算出拉力的功率;

(3)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下降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F=(G+G轮). 【解答】解:

(1)由图示滑轮组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16年3月19日,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通往会展中心的酒谷大道绿化带中的花草呈现五颜六色.开幕式结束后,在飘逸着阵阵酒香的会展中心举行了盛大的文艺表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会展中心闻到的阵阵酒香是因为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缘故 B.绿化带中的部分鲜花呈黄色是因为这部分鲜花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 C.酒谷大道绿化带中花草上的水珠蒸发时要放出热量 D.文艺表演中听众能根据响度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 【考点】分子的运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音色;物体的颜色. 【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