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乙醇、空气为原料可制取乙酸 B.甲苯分子中最多13个原子共平面
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可以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D.分子式为C5H12O的醇共有8种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醇羟基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羧基,可以用乙醇、空气为原料制取乙酸,故A正确;
B. 甲苯中苯基有11个原子共平面,甲基中最多有2个原子与苯基共平面,最多有13个原子共平面,故B正确;
C.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 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CH3CH2CH(CH3)2、C(CH3)4,其中CH3CH2CH2CH2CH3有3种H原CH3CH2CH(CH3)2有4种H原子,C(CH3)4只有1种H原子,子,故羟基(—OH)取代1个H得到的醇有3+4+1=8种,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C5H12O的醇可以看做羟基上连接一个戊基,戊基有8种,所以分子式为C5H12O的醇共有8种结构;常见的烃基个数:丙基2种;丁基4种;戊基8种。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①漂粉精 ②过氧化钠 ③新制氯水 ④二氧化硫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①漂粉精中含有ClO-,具有强氧化性②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③新制氯水中含有ClO-,具有强氧化性④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
4种物质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选择D。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Mg(OH)2具有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H2O2是无色液体,可用作消毒剂 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作净水剂
D.液NH3具有碱性,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Mg(OH)2具有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故A正确; B. H2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故B错误;
C. FeCl3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故C错误; D. 液NH3气化时吸热,可用作制冷剂,故D错误; 故选A。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向1.0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 向氨水和Mg(OH)2的悬浊液中滴B 加少量FeCl3溶液 使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再C 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KMnO4溶液褪色 石蜡油蒸汽中含有烯烃 得到红褐色悬浊液 Ksp[Fe(OH)3] A.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若溶液的pH≥4.4,溶液都显黄色,因此不能证明NaHCO3溶液溶液呈碱性,A错误; B.由于其中含有氨水,向其中加入FeCl3溶液,FeCl3与溶液中的氨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Fe(OH)3沉淀,不能证明溶度积常数:Fe(OH)3 C.石蜡油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它们与酸性KMnO4溶液不能反应,使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C错误;片,再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证明石蜡油蒸汽分解后的产物中含有烯烃, B.B C.C D.D D.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向其中滴加浓硫酸,浓硫酸将蔗糖中的H、O两种元素以2:1的组成脱去留下碳,浓硫酸表现脱水性,此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浓硫酸与脱水生成的C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SO2、H2O,这些气体从固体中逸出,使固体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同时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5.胆矾CuSO4·5H2O可写为[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胆矾的说法正确的是 A.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1 B.所有氧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C.胆矾中含有的粒子间作用力有离子键、极性键、配位键和氢键 D.胆矾所含元素中,H、O、S的半径及电负性依次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u是29号元素, 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失去4s、3d能级上各一个电子生成Cu2+,故Cu2+的价电子排布式3d9,故A错误; B.硫酸根离子中S和非羟基O和H2O中的O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不可能都是sp3杂化,故B错误; C.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硫原子和氧原子间存在极性共价键,铜原子和氧原子间存在配位键,氧原子和氢原子间存在氢键,故C正确; D.H、O、S分别为第1,2,3周期,所以半径依次增大,但O的电负性大于S,故D错误; 故选C。 6.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ΔH<0 B.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2O2 )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 C.图丙是室温下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某一元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HX是一元强酸 D.图丁是室温下用Na2SO4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2+ )与c(SO42?)的关系曲线,说明溶液中c(SO42? )越大c(Ba2+ )越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A. 升高温度,lgK减小,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ΔH?0;B. 根据图像,随着时间的推移,c(H2O2)变化趋于平缓,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 C. 根据图像,没有滴入NaOH溶液时,0.1000mol/LHX溶液的pH?1,HX为一元弱酸; D. 根据图像可见横坐标越小,纵坐标越大,-lgc(SO42-)越小,-lgc(Ba2+)越大,说明c(SO42-)越大c(Ba2+)越小。 【详解】 lgK减小,A.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ΔH?0,A项正确; B. 根据图像,随着时间的推移,c(H2O2)变化趋于平缓,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B项正确; C. 根据图像,没有滴入NaOH溶液时,0.1000mol/LHX溶液的pH?1,HX为一元弱酸,C项错误; D. 根据图像可见横坐标越小,纵坐标越大,-lgc(SO42-)越小,-lgc(Ba2+)越大,说明c(SO42-)越大c(Ba2+)越小,D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图像的分析,侧重考查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酸碱中和滴定pH曲线的分析、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分析,掌握有关的原理,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的含义和曲线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 7.在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中一步同时制备氨合成气(N2、H2)和液体燃料合成气(CO、H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