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六 考前必做难题30题(教师版)

专题六 考前必做难题30题(教师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8:49:30

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请回答: 滴加足量稀H2SO4 无固体溶于水 色溶粉 ① 液 末 白色沉淀 加过量Ba(NO3)2溶液 ③ 滴加AgNO3溶液 产生气体, 沉淀不消失 ② 过滤 无色溶液 (第23题图) 产生白色沉淀 ④ (1)写出步骤④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 (2)根据实验中的现象,能否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若能,请写出各成分的化学式;若不能,在原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对上述方案中的试剂作一改进,并描述相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以确定固体粉末的组成。 ▲ 。 【答案】(1)NaCl+AgNO3=AgCl↓+NaNO3 或BaCl2+2AgNO3=2AgCl↓+Ba(NO3)2 (2)将步骤③中“稀H2SO4”改成“稀HCl(或稀HNO3)”; 如果产生气体,沉淀完全溶解,说明固体粉末中含Na2CO3(或Na2CO3和NaCl);如果产生气体,沉淀不完全溶解,说明固体粉末中含Na2CO3、Na2SO4(或Na2CO3、Na2SO4和NaCl)。 【解析】 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不能与碳酸钠共存。溶解得到的无色溶液与硝酸钡

反应得到了白色沉淀,那么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沉淀或碳酸钡沉淀,由于碳酸钡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故加入硫酸白色沉淀不消失不能判断出是否含有碳酸钡沉淀,若把硫酸该为稀硝酸即可根据沉淀是否消失判断是否含有碳酸钡沉淀。

(1)根据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那么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那么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钠:NaCl+AgNO3=AgCl↓+NaNO3 ;

(2)由于碳酸钡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故加入硫酸白色沉淀不消失不能判断出是否含有碳酸钡沉淀,若把硫酸该为稀硝酸即可根据沉淀是否消失判断是否含有碳酸钡沉淀从而判断碳酸钠的存在。

24.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强用下列方法进行鉴别,回答下

列问题。

(1)他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氯化铁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则A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他另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B中的现象为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他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鉴别:若pH 7,则溶液为 ; (4)他还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能鉴别的试剂是 .(填字母)

A.锌 B.硝酸钠 C.石蕊试液.

【答案】(1)NaOH ;3NaOH+FeCl3=Fe(OH)(2)有气泡产生; 2HCl+Na2CO3=2NaCl+H2O+CO2↑;3↓+3NaCl;

(3)>;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4)AC

【解析】 (1)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故A为氢氧化钠溶液,则B

为稀盐酸,化学方程式为:3NaOH+FeCl3=Fe(OH)3↓+3NaCl;(2)B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现象为: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3)他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鉴别:若pH>7,则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若pH<7,则溶液为稀盐酸;(4)试剂中锌与盐酸能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而氢氧化钠没有现象产生;石蕊试液与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现象不相同,故选AC

25.一次实验课上,细心的小红,小敏同学同时发现盛有NaOH溶液的试剂瓶塞外有少量白色粉末.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①白色粉末是NaOH固体 ②白色粉末是Na2CO3固体

③白色粉末是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上述猜想,小红小敏取白色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水配制成溶液. (1)小红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实验说明猜想 不成立. (2)能否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来证明上述猜想 (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 (3)为了探究另外两个猜想哪个成立,小敏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后溶液变浑浊,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表明猜想③成立.

(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NaOH变质的原因 ,该事实说明NaOH溶液或固体都必须密

封保存.

【答案】(1)①; (2)不能; NaOH的水溶液和Na2CO3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

Na2CO3+CaCl2 ═CaCO3↓+2NaCl;(4)2NaOH+CO2 =Na2CO3+H2O.

【解析】 (1)小红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粉末中含有Na2CO3固体;

该实验说明猜想①不成立;(2)由于NaOH的水溶液和Na2CO3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不能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来证明上述猜想;答案应填:不能;NaOH的水溶液和Na2CO3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3)小敏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后溶液变浑浊,说明溶液中含有Na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 ═CaCO3↓+2NaCl;(4)NaOH 遇二氧化碳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 =Na2CO3+H2O。 26.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

△ ①Na2CO3 + CaCO3 = CaCO3↓+ 2NaCl ②2NaHCO3 ③ Ca(HCO3)2 易溶于水。

Na2CO3 +CO2↑+ H2O

④ CaCl2溶液分别与 NaHCO3、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现象(表中的百分数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 0.1% CaCl2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 1 实验装置 实验 2 向Ⅱ中加入试剂 a,向Ⅰ中 Na 2CO3 受热时Ⅱ中无加入少量Na2CO3 或明显现象 NaHCO3 固体,分别加热一 NaHCO受热时Ⅱ中出现 3段时间 浑浊 主要实验步骤 向 2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 量Na 2CO3 和NaHCO3 溶液,2 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 再分别滴加盐酸 实验现象 0.1%[来无明显现象 1% 5%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NaHCO3 1% 有浑浊 有浑浊 有浑浊 5% 有浑浊,有微小气泡 有浑浊,有大量气泡 Na 2CO3 0.1% 有沉淀 有沉淀 有浑浊[来源:学§科§网有浑浊[来 实验 3 向Ⅱ中加入试剂 a,向Ⅰ中 Ⅰ中出现浑浊,有气泡产 加入少量 5%的 NaHCO3 生Ⅱ中出现浑浊 溶 液,再滴加5%的 CaCl2 溶 液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 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2中,试剂a为

(3)实验3中, NaHCO3与 C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 CaCl2 ==== + + +H2O

【反思与评价】

(1)实验 2 中,加热 NaHCO3后,试管Ⅰ中残留固体成分可能为能为 (写出所有可能)。 (2)资料④中,NaHCO3溶液与 CaCl2 溶液混合的现象中,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

因可能是 。

(3)用 2 种不同的方法鉴别 Na 2CO3和NaHCO3 固体,实验方案分别为:

① ②

【答案】(1) NaHCO3 + HCl = NaCl +?H(2) Ca(OH)2溶液 ;(3)2NaHCO3 + CaCl2= 2O + CO2 ↑;

CaCO3↓+?2NaCl + CO 【反思与评价】(1) Na2CO3 ; Na2CO3 、 NaHCO3;(2)CaCl2 溶2 ↑+ H2O;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生成的CO2 量较少,CO2 溶于水,因此没有气泡;(3)①各取少量 0.1% 的 NaHCO3和Na2CO3加入等质量的5%的CaCl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为 NaHCO3,若观察到浑浊则为 Na2CO3;②各取少量Na2 CO3 和 NaHCO3固体于实验2装置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为 NaHCO3 ,若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固体为 Na2CO3。

【解析】 (1)碳酸氢钠和盐酸是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NaHCO3+HCl═NaCl+H2O+CO2↑;

(2)要检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即看加热后是否生成二氧化碳,要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试剂a澄清的石灰水中;(3)NaHCO3 与 CaCl2 反应表现碳酸盐的性质和氢离子的性质,2NaHCO3+CaCl2=CaCO3↓+2NaCl+CO2↑+H2O;【反思与评价】(1)NaHCO3全部分解时,试管Ⅰ中残留固体成分为Na2CO3,没有全部分解时残留固体成分为Na2CO3、NaHCO3(;2)NaHCO3溶液与 CaCl2 溶液混合的现象中,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生成的CO2 量较少,CO2溶于水,因此没有气泡;(3)结合资料提示,设计如下方案:①各取少量0.1%的NaHCO3和 Na2CO3加入等质量的5%的CaCl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为 NaHCO3,若观察到浑浊则为Na2CO3

②各取少量 Na2CO3 和 NaHCO3固体于实验2装置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为 NaHCO3,若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固体为 Na2CO3。

27.某同学家的下水管道堵塞了,于是他买了一瓶“管道疏通剂”(部分说明如图).疏通剂是利用铝与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以加快氢氧化钠与毛发等淤积物的作用,反应的原理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管道疏通剂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2)按照使用说明,该同学对“疏通剂”作了进一步研究.先向烧杯中加入206g水,再加入本品200g,

当铝粉全部反应后,求:(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①生成氢气的体积.(ρ氢气=0.09g/L) ②反应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搜索更多关于: 专题六 考前必做难题30题(教师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请回答: 滴加足量稀H2SO4 无固体溶于水 色溶粉 ① 液 末 白色沉淀 加过量Ba(NO3)2溶液 ③ 滴加AgNO3溶液 产生气体, 沉淀不消失 ② 过滤 无色溶液 (第23题图) 产生白色沉淀 ④ (1)写出步骤④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 (2)根据实验中的现象,能否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若能,请写出各成分的化学式;若不能,在原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对上述方案中的试剂作一改进,并描述相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以确定固体粉末的组成。 ▲ 。 【答案】(1)NaCl+AgNO3=AgCl↓+NaNO3 或BaCl2+2AgNO3=2AgCl↓+Ba(NO3)2 (2)将步骤③中“稀H2SO4”改成“稀HCl(或稀HNO3)”; 如果产生气体,沉淀完全溶解,说明固体粉末中含Na2CO3(或Na2CO3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