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 图文
广元市朝天区双峡湖水库导流放空洞
2015年防汛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编制《2015年防汛应急预案》是为了提高本项目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切实做好工地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 1.2 编制依据
《2015年防汛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经批准的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1.3 工作原则
本预案的编制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体现项目经理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力抢险、力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原则。统筹兼顾,局部服从全局;以人为本,抢险救灾先人后物;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科学决策,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团结协作,协同应对。 1.4 适用范围
1.4.1 水库工程施工期的突发事件是指水库工程因以下因素导致重大险情: 1 超标准洪水; 2 工程隐患; 3 地震、地质灾害; 4 其它
1.4.2 本预案适用于本年度本标段施工区域内防汛、地质地灾防治。 2.基本情况 2.1流域概况
根据双峡湖水库工程相关实际地质、气象及水文资料显示,双叉河流域地处米仓山暴雨区,其特点是年内暴雨集中,暴雨量和暴雨强度大,暴雨年际变化也大。径流主要是由降雨补给,径流量的年际年内变化与降水相应。加之河道坡度
- 1 -
大,汇流迅速,洪水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峰高量小,涨洪历时很短,一般 1 小时左右,洪水过程呈单峰或多峰,一次洪水过程多为1~2天。双叉河的径流主要是由降雨补给,径流量的年际年内变化与降水相应。据双峡湖水库坝址径流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 973.3mm,径流年内分配不均,5~10 月为丰水期,其多年平均水量占全年水量的 84.8%,11~4 月为少水期,多年平均水量占全年水量的15.2%,枯季12~3月仅占全年水量的6.7%。据中子、大滩场站暴雨资料分析,年最大暴雨多集中在 5~9 月。5~9 月为主汛期,4 月为汛前过渡期,10月为汛后过渡期,12~3月为枯水期。 2.2工程概况 2.2.1工程基本情况
广元市朝天区双峡湖水库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位于广元市朝天区转斗乡,总库容1104万立方米。其中导流放空隧洞全长447.998米,隧洞断面采用直径3.5米的圆洞型。隧洞高程与双叉河现有水面(枯水期)持平。
根据进度计划,主汛期阶段导流放空洞平洞已基本满足过流,正进行导流洞竖井衬砌、竖井金结安装等工程项目。故今年主汛期采取导流洞过流。我部防汛重点为防止项目部大门口的涵管桥堵塞及漫水,防洪标准设计为20年一遇。 2.2.2 工程存在的主要防洪安全问题
根据我项目部汛前对本施工区度汛隐患排查,度汛安全隐患如下: 项目部生活区交通桥为涵管桥,山洪爆发卷带树木杂草等可能造成交通桥堵塞进而抬高水位,对生活区及周边居民及农田造成淹没冲毁。
应对措施:涵管桥设置水位警戒标志,水位达到2米时,使用砂袋将涵管桥两岸加高1.2米,保证洪水在河道内流淌;水位达到3米时,使用挖掘机将桥两岸开泄洪槽,再使用砂袋加高河堤,保证洪峰通过;水位达到3.5米以上,且水位继续升高,将涵管桥直接拆除。 3.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
根据本工程汛期施工特点及汛情预测预报,结合现场查勘及隐患排查结果分析,2015年度汛期因双峡湖水库导流洞施工可能造成双叉河流域的汛情危害:
1 若出现集中强降雨,上游流域山洪冲刷夹带大量树木根渣等漂浮物堵塞生活区交通桥涵管而导致水位抬升,冲毁周边农田及房屋;
- 2 -
2 由于当地居民及施工附属设施、办公生活区沿河两岸布置,若出现超标洪水,河道行洪能力不满足需求,会造成交通中断、通讯中断、救援渠道中断、人员溺亡、房屋冲毁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4 防汛预警级别和应急响应等级
根据降雨强度和可能引发的灾害,防汛预警分一般(蓝色)、较重(橙色)、严重(黄色)、特别严重(红色)等四个预警级别。与此相对应,应急响应也分为Ⅳ级应急响应、Ⅲ级应急响应、Ⅱ级应急响应和Ⅰ级应急响应等四个应急响应等级。
4.1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4.1.1 预警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1.2 项目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各施工作业面采取适当措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并及时检查排水系统,做好排险准备。 4.2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4.2.1 预警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2.2 安全环保部要做好强降雨路段交通管制或引导工作,要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地下洞室施工作业,转移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到安全场所,充分做好河道疏通、堤防加固加高工作。 4.3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4.3.1 预警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3.2 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所有施工作业,对于危险地带的施工人员及居民采取专门措施疏散、安置相关人员到紧急避难场所,在部署救灾抢险的同时要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4.4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4.4.1 预警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4.2 项目部防汛指挥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做好
- 3 -
各类突发性灾害的全面防范和危险区人员的撤离工作。 5. 险情监测与报告 5.1 险情监测和巡查
5.1.1 汛前由项目部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设立专门险情监测组,由侯刚同志负责,各施工作业队协调配合;负责日常巡视、检查,对各施工区域、生活生产区、中转料场、下游居民区等部位定点巡查,严查涉及度汛安全各种隐患并及时上报指挥小组,及时整改治理。
5.1.2 与朝天区水务局防汛办公室建立联系渠道,通过互联网、电话等信息平台及时了解气象、水文等防汛信息,提前进行预防、监测。
5.1.3 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对河道水位加密监测,如实记录水位、流量的实测情况,及时向防汛指挥领导小组报告汛情。 5.2 险情上报与通报
险情监测组巡视中发现险情,第一时间通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险情级别,确定预警区域、级别,按照权限向公司、监理、业主及地方政府等上级指挥部汇报险情,并部署实施排险抢险工作。
当险情升级超出控制范围时,除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外,还应准确客观地向社会发布险情灾情,响应外部救援。 6.组织体系
施工期间防洪渡汛主要采取加强设备及人员投入,建立资金保障,按期完成各阶段目标,其措施如下: 6.1指挥领导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洪领导小组,下设防洪办公室,负责防洪的日常工作,组织防洪突击队,随时做好防洪抢险。
组成成员如下: 队长:陈勇 副队长:张自华
队员:石陈军、侯刚、赵艳、杨雪林、李万林、龚辉
职责:接到洪水灾害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协调指挥各小组进行抢险,发生人员伤亡时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协助抢险。 6.2 抢险机构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