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高考政治地市高考模拟高考时政热点备考39题分类精选:3.《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

2017年高考政治地市高考模拟高考时政热点备考39题分类精选:3.《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7:25:00

三、《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诗词,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唤起了人们深藏心中的诗意,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在带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诗词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是年仅16岁的中学生,表现突出的陈更是工科博士。特别是家境贫寒的抗癌农民白茹云,是诗词支撑着她一路走来,活出自己的精彩,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正是这些普通人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诗词对塑造人生的重大作用,唤醒了观众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材料二:《中国诗诃大会》再一次掀起了“国学热”,带动了国学经典著作的热销。但有些家长不分良莠,把一些含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糟粕的东西,塞给孩子,强迫背诵,引起了社会有志之士的担忧。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能唤醒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10分)

(2)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家长做法的认识。(12分)

(3)爱国主义是中国古诗词永恒的主题之一。请你列举两句反映爱国情怀的古

典诗词。(4分)

答案:(1)中国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分)中国诗词以其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2分)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涵养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4分)《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分)

(2)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其实质是“扬弃”。(2分)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应当继承。(3分)国学经典中的糟粕,会毒害孩子的心灵,阻碍社会发展,必须予以剔除。(3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促进社会发展进步。(2分)家长不分良莠、不加辨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2分) (3)要求:必须是爱国主题;必须是古典诗词。每句2分,共4分。

资源库 WWW.ziyuanku.comWWW.ziyuanku.com WWW.ziyuanku.com WWW.ziyuanku.com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丁酉新春,央视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火爆荧屏。它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然而,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尴尬境地也不容忽视。如今,饱读诗书的人少了,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去提升文化素养的人少了,而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的人多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

2017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部署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求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何以能唤醒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当前传统文

化遭遇的尴尬。(12分)

(3)某校准备举行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的辩论赛,请你拟出两个辩题。要求每个辩题都要包含正反双方观点,每个辩题不超过40个字。(4分)

ziyuanku.com答案:(1)传统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诗词大会》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引发了共鸣;(4分)传统诗词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了人们的情操;(3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形式的创新激发了人们学习诗词的热情,有利于人们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3分)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在价值观念、知识构成、

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会不同。(4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面对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会对人的发展乃至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反,就会妨碍人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4分)我们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并不断推陈出新,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4分) (3)示例:(4分)

①正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传统文化是包袱。

②正方: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反方:传统文化制约着人的发展。

③正方:传统文化的社会作用不断增强;反方:传统文化的社会作用日渐式微。

资源%库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16岁女孩武亦姝凭借不俗的实力,在节目

第一环节中斩获了第二季开播以来的最高分,还在第二环节中频频说出流传度较低的诗词,她的诗词储备量达到了惊人的2000首。她所在的学校,非常重视古诗文教育的环境,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如开设传统文化社团,举办“品味经典 诵读经典”“古诗朗诵”,将古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方式让孩子通过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将如何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12分)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材料中学校创新古诗文学习所蕴含的道理。(10分)

(3)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我也想参加,请你为我备战下届比赛提出方法论建议。(4分,至少两点)

答案:(1)①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古诗文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古诗文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3分) ②立足社会实践,创新古诗文的学习方式,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3分) 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3分)④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

化自信,自觉承担古诗文传承与创新的责任。(3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该校坚持从学生实践出发,创新教育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3分)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该校重视古诗文教育的环境,创新教育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师时代魅力。(2分) ③实践决定认识。该校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古诗文的魅力,推动古诗文的发展,提升学生素养。(3分) ④人的认识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该校教育中重视古诗文教育的环境,创新教学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赋予古诗文新的时代内涵。(2分)

(3)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②注重量的积累。③树立创新意识。④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导。(答出2点即可)

4.阅渎材料,回答问题。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2017年春节,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广受关注,这些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掀起了一股“古诗词热”,广大人民群众在节目中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文化品位,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大提高,表现出参与面广,参与主体多,参与形式载体多样的特点,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说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作用。(10分)

(2)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如何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l2分)

(3)假如你所在学校要举行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为活动写两条标语。(要求:每条限20个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4分)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国诗词大会》可以潜移默化地唤起国人对中华文化的礼敬,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②《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独特的形式传播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大众传媒具有沟通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央视举办的电视文化节目利于文化的传播交流。④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领略到中国诗词之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对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信心。(回答其中四点可得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自身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②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积极吸收、保留、改造传统文化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作为中华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做到“古今今用”,“推陈出新”。③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寻找新思路。(每点3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三、《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诗词,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唤起了人们深藏心中的诗意,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在带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诗词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是年仅16岁的中学生,表现突出的陈更是工科博士。特别是家境贫寒的抗癌农民白茹云,是诗词支撑着她一路走来,活出自己的精彩,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正是这些普通人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诗词对塑造人生的重大作用,唤醒了观众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材料二:《中国诗诃大会》再一次掀起了“国学热”,带动了国学经典著作的热销。但有些家长不分良莠,把一些含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糟粕的东西,塞给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