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语文上册预习案
4.小结的结尾有何含义,那晚的戏好看吗?“好豆”和“好戏”究竟好在哪里?
5.概述本文中心:
五、完成导学练习 25
端午日 沈从文
预习目标:
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3、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预习重点:
1、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1、精彩的场面描写。 预习难点:
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面及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好一个场面。 学习过程:
一、搜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谈一谈,我国传统的节日有哪些? 二、谁能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三、读课文(自读、听读),思考:
1.迅速说出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风情?
2.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3.湘西的端午习俗有哪一种在我们家乡不曾有过?
四、研习课文
1.分析追鸭子的场面 a.亿鸭子活动设置的目的
b.参与追鸭的人员
c.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追鸭的场面
2.分析赛龙舟场面
a.体会课文从哪些方面来渲染节日赛龙舟的气氛
26
b.课文“划船的事??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从哪些方面来写赛龙舟场面?
c.体会实写、虚写在文章中的具体运用。如果你身历其境,亲眼目睹了这一精彩场面,你还可以产生哪些联想?有什么感受?
d.赛龙舟后得胜队有哪些奖励?你能说出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来参加此项活动吗?
3.生上台表演。刚才场面激烈不激烈?如果刚才是你们参加比赛,会不会胜利?为什么?
4.针对上述表演,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的效果。
五、总结课文主题及主要特点。
六、写作训练:
学校近期将组织广播操比赛,请运用虚实结合,下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好这一场面。
27
三 峡 郦道元
预习目标:
1.学习文中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预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了解三峡吗,谈谈对三峡这一景观的感受:
二、新课
(一)作者背景简介
(二)自由朗读,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弄清文意
阙( ) 嶂( ) 曦月( ) .
襄陵( ) 沿溯( ) 素湍绿潭( ) ...漱( ) 属引( ) 绝巘( ) ..
(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结合课文注解,试译课文,然后作汇报) 补充解释:
(三)整体把握课文结构,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试找出相关的语句。
1.写三峡两岸的 :
, , 。 , 。 , 。
2.写三峡的 :
, 。 , , , , , 。
3.写三峡的 景色: , , 。 , , , , 。 4.写三峡的 景象: , , 。 , , 。 :“ , !” 三、朗读
分段朗读,多体会,如何把握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熟读成诵。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