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教育研究(3正文)

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教育研究(3正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2 10:17:59

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三是安排丰富的人文活动。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选择的活动要符合当代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主题演讲比赛、学雷锋活动、爱心活动、读书比赛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愉悦学生身心,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增强其自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激发其家乡情、报国志,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

6.结合专业特点,拓展教育空间

(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专业课内容中的人文因素

专业课中也处处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如科学家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职业领域中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另外专业课中需要培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同时也要追求真善美。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努力实现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还有更重要的素质目标。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职业操守、奉献精神等等。都需要在专业课教学中完成。专业课也不是纯粹的技能课,学生在领会概念、定理、培养技能的同时思维受到了训练、身心受到了陶冶,意志品质得到了加强。

(2)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专业课的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中职正在倡导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要求创建立体课堂、开放课堂。强调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教学组织形式与工作形式对接,教学工作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让学生在思中学,辩中学,演中学,练中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用科学家的真实研究经历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真理的精神,养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四)渗透地域文化,创新教育途径和方法

随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沿革,应追溯到夏商周之前的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里,他制耒耜,植五谷,结束了人类社会的游猎生活状态,开创了文明之先河。三里岗冷皮埡新时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有石斧、石刀、石镰、石箭镞及彩绘蛋壳黑陶等,说明这一历史推断的合理性,它与汉水流域的屈家岭遗址属同一文化类型。

随州历史,最早见于《左传》记载:“随于上古为列山氏。”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山是也。”虞舜尧时,随州境内就已有古厉国存

37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

西周至春秋,随州地域有随、厉、唐、贰、平林五国,史称“汉东诸国随为大”。战国末,楚灭随国建随县,随县属荆州南阳郡,秦汉因之。晋设随郡,领随县、厥西县、平林县、邓县、蔡阳县。

1.炎帝文化

炎帝神农的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勤劳勇敢富于发明创作精神。炎帝神农文化石中华民族最早由狩猎采集阶段转向农业定居阶段的文化。《白虎通》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周易·系辞下传》中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农部落时代,不仅首创农业,还制作陶器、纺织、发明医药、煮盐、首作琵琶、首创集市贸易等,炎帝文化是我国历史上最富有发明创造精神的。

二是无私奉献人定胜天的拼搏精神。炎帝神农氏我国最早发明中草药医学的奠基者。《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为了防止部落成员因伤病而减员,炎帝神农冒着生命危险,遍尝百草水泉,为民疗疾,最后因误食断肠草而倒在湖南棂县。炎帝神农的伟大的实践和献身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三是兼蓄并容的开放精神。炎帝时代是迁徙向定居的转变时期。一方面畜牧游猎的生活尚存,另一方面,农耕定居的生产正在进行,同时又每年外出尝百草,寻医问药,这种兼蓄并容的开放精神,也逐渐演绎成中华民族良好的开放胸怀。

2.编钟文化

擂鼓墩编钟的面世,国内外为之震惊。武汉音乐学院原院长童忠良教授在美国讲学时评价:随州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炎黄文化、音乐文化的最高成果[28]。美国纽约大学教授E.C.麦克伦在美国有影响的《社会生物工程》杂志上撰文称“曾侯乙编钟是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观”[29]。

良好的音乐性能 全套编钟最具科学价值的就是“一钟两音”,在编钟的鼓部分别有一个正鼓音和一个侧鼓音,相距三度音程。美国物理学声学权威人士麦克伦惊叹地评价:“曾侯乙钟及其排列方法、命名系统和调律都显示出‘结构’上的成熟。复杂的律制与高超的工艺都超过了我们迄今对古代音乐世界一切东西的猜想,不仅其制造的技术

38

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水平,而且在哲学以及音乐学上所获得的成就都使我们高度钦佩。同是处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却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堪与之媲美的具有音乐价值的工艺品,虽然我们一向习惯于崇拜古希腊。”曾侯乙编钟所保留的文字资料极为丰富,是考古发掘中罕见的。在钟体、钟架及钟的挂钩上都刻有铭文,大都为错金,长的达90余字,短的也有三五字,总计3755字,其中编钟上的铭文有2828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乐律,其中以乐律方面的铭文最多。钟铭所见律名28个,阶名66个,包括了十二个半音的全部基本称谓及其异名。

精湛的铸造技术 编钟的铸造可以说代表了战国早期的最高铸造水平,它用高纯铜、铅、锡原料铸成,这表明当时金属冶炼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编钟件件都采用了组合陶范铸造技术以中层第三组的甬钟为例,一件钟的每一个枚就得用两块范。一件钟有36个枚,就得用72块范。除甬为铸接外,全钟一次铸成,共需136块陶范。为了使铸出来的钟达到美观,纹饰清晰,钟壁厚薄符合设计要求,将这么多范拼合在一起,浇铸时每一块范都不错位,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值得注意的是,陶范的制作,每块都需要经过设计、选料、混碾、筑制、雕刻、焙烧、烘干等工序,每道工序都会影响陶范的质量,如没有精湛的技艺是很难成功的。

3.民间文化

随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灿烂,民间文学艺术绚丽多姿,浩如烟海。它们有些已见

诸于书刊的记载,有些尚广泛流传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宗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

民间音乐 随州民间音乐分民间声乐、器乐两类。随州民歌以歌词内容划分为传统民歌和革命民歌两大类。传统民歌以歌曲内容、形式以及歌者的特定环境、地点而区分为上十种,如号子、山歌、田歌、灯歌、风俗歌、儿歌、小调、生活音调。革命民歌分为革命历史民歌和新民歌两种。歌词内容,多为歌颂和暴露两个方面。器乐中常见的是唢呐和响乐班。

民间舞蹈 随州俗称“玩艺儿”,泛指民间文艺。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斗争生活,同本地区的民族、人民生活、历史、风俗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艺术形式之一。清同治《随州志·风俗》载:“上元(即正月十五)前三日,剪纸为灯,缀以五彩;或架彩横棚于衢,而垂灯其下;或藏诗谜以试推测;或聚族为龙灯,或披锦为狮猊,咸鼓吹导之。自十三夜、十四夜为试灯,十五夜为正灯,檀板度曲,

39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箫鼓相答,火树互角,卜夜为欢,至十九日为止。”可见随州历史上春节灯会民间歌舞活动之盛况。随州境内流传的民间舞蹈,共有二十余种,如独木桥、独角兽、独龙杠、采莲船、旱车、狮子、龙灯、高跷、平台、莲湘、腰鼓、秧歌、采茶舞、蚌壳精、拉犟驴、老背少等。

民间曲艺 随州民间曲艺,过去多是那些以乞讨为生的民间艺人行艺时演唱,具有随州特点的民间曲艺品种有:随州大鼓、义阳大鼓、随州道情、打锣鼓、皮影。

民间美术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包括书法、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鹿鹤、尊盘等历史文物,其造型之精巧,工艺之精湛,亦堪称造型艺术的稀世珍品。古往今来的匠师、艺人和民间巧手们,在楚文化的传承和影响下,孕育出随州民间出随州民间美术的独特风格。

民间文学 又叫口头文学,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在劳动和生活中口口相传的、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一种文艺创作。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并且具有很高的思想、科学和艺术价值;历代文学家、科学家和一切有识之士,无不从中吸取滋养,故谓之为“作家的乳娘”。随州的民间文学分为散文体和韵文体两类。散文体可分为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等。韵文体有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民间叙事诗等。

4.红色文化

随州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打响,当时起义队伍总人数达3000人,其中有300多名市随县人,占十分之一。在组织起义的领导者中有鄂军二标统领林翼支、二标二营管带赵成武、十标三营管带彭纪麟、九标一营督队官方孝纯等都是随州人,甚至起草起义文告和制作起义旗帜的也是随州人谢石钦等人。辛亥革命不仅反映了随州人才的整齐和强大,更重要的是体现了随州人的理想追求和革命精神。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州的工农革命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曾都区柳林镇白云寺前,立有1927年“随县第十四区二、七、八、九乡农民自卫军击匪阵亡烈士纪念碑”,是我国罕见的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农民运动文物。广水市东南的七里冲柴家岗,是1927年8月成立的东乡红军司令部遗址。曾都区吴山镇三眼桥建有历史纪念碑坊,纪念1928年2月在财神庙武装暴动中牺牲的中国工农革命军鄂北总队随县独立大队的烈士。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州是鄂豫边苏区的一部分,是国民政府抗战第五战

4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三是安排丰富的人文活动。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选择的活动要符合当代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主题演讲比赛、学雷锋活动、爱心活动、读书比赛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愉悦学生身心,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增强其自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激发其家乡情、报国志,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 6.结合专业特点,拓展教育空间 (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专业课内容中的人文因素 专业课中也处处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如科学家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职业领域中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另外专业课中需要培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同时也要追求真善美。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努力实现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还有更重要的素质目标。如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