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

教育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0:13:52

相比,有何积极意义?

第八讲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职业概述

(一)教师的概念

广义上,反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被称为教师;狭义上,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时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概述

1.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关键作用;(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3.教师职业的发展:

(1)非职业化时期:长者为师。

(2)职业化阶段: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随学的出现而产生。西方最早的教师:智者派,古希腊三哲。东方最早的教师:吏师、“士”阶层、孔孟。

(3)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出现在法国。

(4)专业化阶段: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应被视为一种专业。我国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身份确认是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 (三)教师职业角色

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2.具体角色:(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3)示范者;(4)管理者;(5)父母、朋友;(6)研究者、学习者。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工作的复杂性、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独特的创造性、强烈的示范性、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劳动的间接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三、教师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道德素养:1.忠诚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专业知识素养: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2.精深的专业知识。透彻把握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内在的联系(懂、熟、化);3.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另外一种说法:1.本体性知识(对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该学科发展历史、趋势;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工具和方法);2.条件性知识(一般教

育知识;学科教育知识);3.实践性知识4.一般文化知识。

(三)专业能力素养: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3.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较高的教育机智;7.教育科研能力。 (四)教师的人格素养 善于理解学生、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热情、有责任心、仁慈友善;耐心周 到、有幽默感;乐于助人、合群合作;公平、客观等。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1.概念: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2.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如“科教兴国”的理想,“让每个学生都成才和成人”的理念等。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

(2)专业知识的拓展

首先是量的拓展,即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 其次是知识的质的深化,即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到知识的批判,再到知识的创新。

(3)专业能力的发展

①设计教学的能力;②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板书板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演示等的能力。③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如班级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外学习管理能力等。④教育教学交往能力。如理解他人能力、沟通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⑤教育教学机智,即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⑥反思能力,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状况正确评价的能力。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即教师对学生、对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⑧创新能力,如创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

(4)专业自我的形成

①自我形象的正确认知;②积极的自我体验;③正确的职业动机;④对职业状况的满意;⑤对理想的职业生涯的清晰认识;⑥对未来工作情境有较高的期望;⑦具有个体的教育哲学与教学模式。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教师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确立、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进入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职前接受教师教

育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任职1—3年,指向内容主要是如何在职业生活中“生存”下来。4.“任务关注”阶段,由关注“我能行吗”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行”;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关注专业发展。

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概念: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特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a.把个人意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b.正确看待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c.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甘于奉献、身先示范等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a.职业正义感;b.职业责任感;c.职业义务感;d.职业良心感;e.职业荣誉感;f.职业幸福感

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如持之以恒、知难而进等。 5.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如对工作精益求精,真诚不自欺等。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如作风严谨、仪表端正、举止文雅、勤劳简朴等。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基本途径:(1)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2)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1)加强理论学习;(2)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3)虚心学习他人先进事迹;(4)确立可行目标,不断反思,坚持不懈努力。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敬业奉献——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热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核心;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七、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特点)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的人,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的特点。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3.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1)人身权;(2)受教育权

2.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 (三)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

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四)我国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生理成熟期普遍提前;2.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5.心理问题增多。

八、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概述

1. 关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2)“学生中心”论(杜威);(3)“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论;(4)“双主体”论。

2.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3.对师生关系的多重理解:(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要求:(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2)建立教师威信;(3)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

2.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2)通过课外活动;(3)通过校外活动。

3.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方法:(1)转变学生角色;(2)转变教师角色;(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三)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考点强化:

单选:

1.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有( )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 )是调整教师与物质诱惑之间的道德规范。 A.爱岗敬业 B.廉洁教育 C.严谨治学 D.团结协作 3.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围绕( )而展开。 A.教书育人 B.人格示范 C.勤业奉献 D.德高身正 4.师德对教师的行为起着( )的作用。

A.规范和评价 B.监督与检查 C.丰富与完善 D.调节和教育 5.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表现为( )。

A.放任自流 B.教师权威 C.民主平等 D.学生自制

搜索更多关于: 教育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相比,有何积极意义? 第八讲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职业概述 (一)教师的概念 广义上,反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被称为教师;狭义上,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时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概述 1.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关键作用;(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3.教师职业的发展: (1)非职业化时期:长者为师。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