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版)分析化学复习题(精华版)
C:pH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 D: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大。 3.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D )。 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B:EDTA-M配合物的颜色; C:指示剂-M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B的颜色。 4.Fe3+、Al3+对铬黑T有(D )。
A:僵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沉淀作用; D:封闭作用 5.某溶液含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加入三乙醇胺,pH调至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定的是( C )离子的含量。
A:Ca2+; B:Mg2+; C:Ca2+、Mg2+; D:Ca2+、Mg2+、Fe3+、Al3+。 6.在硫酸-磷酸介质中,用0.1000mol·L-1的K2Cr2O7溶液滴定0.1mol·L-1的Fe2+溶液。等量点的电位为0.86V,因此,滴定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B )。 A:邻二氮菲-亚铁(ψ°=1.06V); B:二苯胺磺酸钠(ψ°=0.84V); C:二苯胺(ψ°=0.76V); D:KMnO4。 7.可用于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
A:做对照试验; B:做空白试验; C:校准仪器; 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8.下列有关莫尔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 由于卤化银沉淀吸附被滴定的卤素离子而使 终点提前; B:AgI对I-的吸附比AgBr对Br-的吸附严重;
C:S2-、Ca2+等离子的存在会干扰莫尔法测定卤素离子; D:莫尔法既可用AgNO3滴定卤素离子,也可用NaCl滴定Ag+。 9.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决定于溶液中 ( D )的浓度。
A:Hg22+; B:Hg2Cl2; C:Hg; D:Cl-。 10.用同一HCl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同的NaOH和NH3·H2O溶液,消耗HCl溶液的体积相等,则NaOH和NH3·H2O两溶液的( B )相等。 A:C(OH-); B:物质的量浓度; C:pKb; D:电离度。
11.某三元酸(pKa1=2、pKa2=6、pKa3=1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等量点,应选用( C )做指示剂。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溴甲酚绿。
12.光度法测定中若使用了复合光,就会偏离郎伯-比尔定律,其原因是(C )。
A:光强太弱; B:光强太强; C:不同波长的光,ε不同; D:颜色不同。
13.NaOH标准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后,用来滴定弱酸。如用酚酞做指示剂,测定结果将(A )。 A:偏高; B:偏低; C:没影响; D:偏高还是偏低无法确定。 14.下列测定值有效数字三位的是( C )。
A:1×103; B:2×10-3; C:101; D:pKa=7.60。 15.某学生称取0.5003g铵盐试样,用甲醛法测定其中氨的含量。滴定时耗用18.30mL浓度为0.280mol·L-1的NaOH溶液,应取(B )作为化验报告。
A:w(NH3)=17%; B:w(NH3)=17.4%; C:w(NH3)=17.44%; D:w(NH3)=17.442%。 判断题 2 1.吸光光度法中,显色剂的用量要通过实验来确定。(√ )
2.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可用量筒量取水,配成一定体积的溶液,再进行标定。(√) 3.有效数字只有最后一位是不确定的。(√ )
4.在定量分析中,为了获取高的精密度,应该舍弃平行测定中出现的一切可疑值。(╳ ) 5.溶液呈现的颜色与它吸收的光的颜色是一致的。(╳ ) 6.碱式滴定管可以装碱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 ) 7.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滴定开始前。(╳ ) 8.吸光光度法,吸光度越大,测量的相对误差就越小。(╳ ) 9.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10.滴定管每次读数都应准确至0.001mL。(╳ )
1.5.86×106 + 2.8×103 - 1.71×104 = 5.842×106(╳ ) 2.HCl滴定NaOH,用酚酞作指示剂。其终点误差是正值。(╳ )
3.甲醛法测铵盐中的含氮量。必须在滴定前中和试样中的游离酸,不然将产生正误差。(√ ) 4.溶液对光的吸收越大,则透过光就越小。所以,吸光度与透光度的倒数成正比。(╳ ) 5.滴定分析法的准确度比仪器分析法高,所以,其测定灵敏也比仪器分析法高。(╳ ) 6.做对照试验,可减少由于试剂不纯而引起的误差。(√ ) 7.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
8.可用酸碱滴定法中的返滴定法测定NaAc的含量。即先加入过量的HCl标准溶液,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HCl。(╳ )已知HAc的Ka=1.8×10-5. 9.在法扬司法中,通常在被滴定剂中加糊精或淀粉。(√ ) 10.由于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很高,所以,在配位滴定中,可不考虑酸度的影(.╳ )
填空题
2
1.配位滴定法直接滴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是 K f ?≥108 ;连续滴定M、N金属离子的条件是 Kf1 ?/Kf2 ?≥106.
2.吸光光度法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是 λmax 和____吸收曲线__;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是A=abc . 3.偶然误差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是(1)绝对值相等的正负随机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2) 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大误差出现的机会少.
4.配位滴定的直接滴定法中,其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__指示剂的颜色和EDTA-M颜色混合的颜色。
6. 标定Na2S2O3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重铬酸钾 ;采用的测定方式是__滴定碘法__,加入过量KI的作用是 酸钾反应完全及使I2反应成I3- 示剂是 淀粉 . 8.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在无离子水中浸泡24h以上,目的是(1)使不对称电位趋于最小并达稳定 ,(2)____活化电极。
9.碘量法测定铜时,由于CuI 强烈吸附 I2,使测定结果 偏低 (偏高、偏低),所以,在接近终点时,加入KSCN,其作用是 使碘化亚铜转化为硫氰化亚铜。
10.用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时,加入盐酸羟胺,其作用是 将Fe3+还原成Fe ,加入NaAc溶液的作用是 缓冲剂 .
1.某混合碱先用HCl滴定至酚酞变色,耗去V1毫升,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定至变色,又耗去V2毫升。已知V1 3.间接碘量法常以 淀粉 为指示剂,其加入的适宜时间是 临近终点。 4.莫尔法测定NH4Cl中的Cl-时,若pH>7.5,则会引起 [Ag(NH3)2]+ 的形成,使测定结果偏 高 。 5.佛尔哈德法既可直接测定___Ag+_____离子,又可间接测定各种_卤素 _ 离子。 6.佛尔哈德法中消除AgCl沉淀转化为AgSCN的方法是___沉淀分离____ 或 加有机试剂保护 。 7.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结构是由(1) 内参比电极 ;(2) 内参比溶液 ;(3)电极薄膜 三部分组成的。 8.间接碘量法测定Cu2+,除了加入过量的KI外,还加入了KSCN。若KSCN与KI同时加入,会使测定结果 偏低。 9.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较高,置信区间就较_大_______。 10.间接碘量法的基本反应式是_I2+2S2O32-=2I-+S4O62-______,反应介质要求___pH<9____,如酸度太高,则____S2O32-分解_____。 11.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部分是_光源_、单色器 、比色皿、 检测器 及_显示系统________。国产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是__棱镜__________,检测器元件是_光电管________。 12.为了降低测量误差,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值范围是A=0.2~0.8 ______,吸光度值为_A=0.434___时误差最小。 1. 粗铵盐1.000g,加过量KOH溶液,加热,蒸出的NH3吸收在50.00毫升c(HCl)=0.05000mol?L-1标 准盐酸溶液中,过量的酸用c(NaOH)=0.04500 mol?L-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2.31mL回滴至终点,计算样品中w(NH3)。已知M(NH3)=17.03g?mol-1 解: 计算题2 2. 标定KMnO4浓度时,称取基准物Na2C2O40.2014g,溶解后,在H2SO4介质中,用KMnO4溶液20.78mL滴定至终点。求c(KMnO4)。已知M(Na2C2O4)=134.0 g·mol-1。 解: 3. 称取基准物NaCl 0.1537g,溶解后加入30.00毫升AgNO3溶液,过量的Ag+需用6.50毫升NH4SCN溶液回滴。已知25.00毫升AgNO3溶液与25.50毫升NH4SCN溶液完全作用,计算c(AgNO3)和c(NH4SCN)。已知M(NaCl)=58.45 g·mol-1。 解:方程1:25c(AgNO3)=25.5c(NH4SCN) 方程2:0.1537/58.45 + 0.0065 c(NH4SCN)=0.03 c(AgNO3) c(AgNO3)=0.1113 mol?L-1 c(NH4SCN)=0.1091 mol?L-1 4. 称取2.50g钢样,溶于酸后,使其中的锰氧化成高锰酸根,在容量瓶中将溶液稀释至100mL。稀释后的溶液在波长525nm处,用2.0cm厚度的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0.620,已知高锰酸根离子在波长525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2235 L·mol-1·cm-1,计算钢样中锰的质量分数。已知M(Mn) = 54.94 g·mol-1 解: 1.某钢样含镍约0.12%,用丁二酮肟光度法进行测定。试样溶解后转入100毫升容量瓶中,显色,再加水稀释至刻度。在470nm处用1cm比色皿测量。如希望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试样多少克?已知ε=1.3×104L·mol-1·cm-1;M(Ni)=58.7g·mol-1 解: 2.将纯KMnO4和K2Cr2O7的混合物0.2400g与过量KI在酸性介质中反应,析出的I2以0.200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终点时耗去30.00mL。求混合物中KMnO4的质量。 已知:M(KMnO4)=158.0; MK2Cr2O7)=294.2。 解: 6n(Cr2O72-)+5n(MnO4-)=n(S2O32-) 5m(MnO4-)÷M(MnO4-)+6×[0.24- m(MnO4-)]÷M(Cr2O72-) =C(S2O32-)V(S2O32-) 5m(MnO4-)÷158.0+6×[0.24- m(MnO4-)]÷294.2 =0.2000×0.03000m(MnO4-)=0.09813g 3.称取含氟矿样0.5000g,溶解,在弱碱性介质中加入0.1000mol·L-1的Ca2+标准溶液50.00毫升,将CaF2 沉淀过滤,收集滤液和洗涤液,然后在pH=10.00时,用0.05000mol·L-1的EDTA返滴定过量的Ca2+,消耗20.00毫升。计算试样中氟的百分含量。已知M(F)=19.00。 解: 4. 称取K2CO3 试样0.5000g,溶解后用c(HCl)=0.1064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27.31mL滴定至反应完全。试计算试样中K2O的百分含量。已知M(K2O)=94.20 g·mol-1。 解:K2CO3 + 2HCl = 2KCl + CO2 + H2O △n (K2O) = Δn (K2CO3) = 1/2△n (HCl) 2w(K2O) = C(HCl)·V(HCl)·M(K2O)÷m w(K2O) = 0.1064 mol·L-1×0.02731L×94.20g·mol-1÷(2×0.5000g) =0.2737=27.37% 判断题3 1、滴定分析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C )。 A. 滴定时有溶液溅出 B.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测不准 C. 试剂含少量被测离子 D. 砝码读错 2、欲测定某样品中S的含量,由四人分别进行测定,试样取样量都是2.2克,四人报告如下,哪个报告是合理的?( C ) A. 2.085% B. 23.08% C. 2.1% D. 2.09% 3、按照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是5位有效数字的是( A ) A. 213.64 + 4.402 + 0.3244 B. c(OH-) = 0.00095mol·L-1,求pH。 D. 4.402 + 0.3244 4、下列物质的溶液,不能用0.1000 mol·L-1 NaOH直接滴定的是( D )。 A. HAc(Kθa =1.8×10-5) B. 苹果酸(Kθa1=3.9×10-4,Kθa2 =7.8×10-6) C. HCOOH(Kθa =1.8×10-4) D. NH4Cl (NH3的Kθb=1.77×10-5) 5、标定HCl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B ) A. 重铬酸钾 B. 硼砂 C. 邻苯二甲酸氢钾 D. 碳酸钙 E. 草酸 6、莫尔法测定Cl-时,若酸度过高,则( D ) A. 终点提前 B. AgCl沉淀不完全 C. 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D AgCl沉淀对Cl-的吸附能力增强 7、用配位滴定法测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是( A )。 A. lgc·K' ≥6 B. lg c·Kθ ≥6 C. c·K' ≥10-8 D. lgc·K' ≥8 8、EDTA滴定Zn2+的最高酸度pH = 4.0,最低酸度pH = 6.4,指示剂XO在pH > 6时呈红色,pH < 6时呈黄色;而Zn-XO呈红色。当以XO作指示剂用EDTA滴定Zn2+ 的适宜酸度是( D )。 A. pH>4.0 B. pH<6.0 C. 4.0 9、EDTA测定水样中Ca2+、Mg2+含量时,以铬黑T作指示剂,为消除水中少量Fe3+、Al3+ 对铬黑T的封闭作用,应加入的试剂是( B )。 A. 抗坏血酸 B. 三乙醇胺 C. KCN D. H3PO4 10、间接碘量法测定铜时,加入过量KI的作用是( D )。 A. 还原剂 B. 沉淀剂、配位剂 C. 氧化剂 D. 还原剂、沉淀剂和配位剂 11、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铜时,要用( B )调节溶液的酸度。 A. HCl B. H2SO4 C. HNO3 D. H3PO4 12、Zn2+-双硫腙-CHCl3溶液为紫红色,其吸收最大的光的颜色为( D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