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2答案
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有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有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的表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3、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资本家除了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以外,还用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个别企业工人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劳动强度等于在一个工作日中劳动支出增加了,是变相的延长工作日。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这就是说,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生产。
4、什么是生产成本?什么是利润率? 答:(1)生产成本
商品价值:w = c +v +m
定义: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商品价值:w = k + m 结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合称为生产成本后,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便称为利润。 商品价值:w = k +p
利润率: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p'=m/C=m/(c+v)。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但二者有区别:
A、二者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则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B、二者在量上也有区别,剩余价值率总是大于利润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