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He-Ne激光器谐振腔调整及纵横模观测1
实验一 He-Ne激光器谐振腔调整及纵横模观测
相对一般光源,激光具有单色性好的特点,也就是说,它具有非常窄的谱线宽度。这样窄的谱线,不是受激辐射后自然形成的,而是受激辐射经过谐振腔等多种机制的作用和相互干涉后形成的。所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离散的、稳定的又很精细的谱线就是激光器的模。每个模对应一种稳定的电磁场分布,即具有一定的光频率。相邻两个模的光频率相差很小,我们用分辨率比较高的分光仪器可以观测到每个模。当从与光输出的方向平行(纵向)和垂直(横向)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观测和分析每个模时,发现又分别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因此,为方便每个模又相应称作纵模和横模。
在激光器的生产与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先知道激光器的模式状况,如精密测量、全息技术等工作需要基横模输出的激光器,而激光稳频和激光测距等不仅要求基横模,而且要求单纵模运行的激光器。因此,模式分析是激光器的一项基本而又重要的性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激光器的模式结构,加深对模式概念的理解。 2.通过测试分析,掌握模式分析的基本方法。
3.对本实验使用的分光仪器——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了解其原理、性能,学会正确使用。 二、实验原理
1.激光器模的形成
我们知道,激光器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增益介质、谐振腔和激励能源。如果用某种激励方式,在介质的某一对能级间形成粒子数反转分布,由于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的作用,将有一定频率的光波产生,在腔内传播,并被增益介质逐渐
增强、放大,如图2-1所示。实际上,由于能级总有一定的宽度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增益介质的增益有一个频率分布,如图2-2所示,
图中G(?)为光的增益系数。只有频
率落在这个范围内的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光强才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放大。但只有单程放大,还不足以产
生激光,要产生激光还需要有谐振腔对其进行光学反馈,使光在多次往返传播中
图 2-1 粒子数反转分布 形成稳定、持续的振荡。形成持续振
荡
的条件是,光在谐振腔内往返一周的
光程差应是波长的整数倍,即
2?L?q?q
(2-1)
式中,?为折射率,对气体?≈1;L为腔长;q为正整数。这正是光波相干的极大条件,满足此条件的光将获得极大增强。每一个q对应纵向一种稳定的电磁场分布,叫作一个纵模,q称作纵模序数。q是一个很大的数,通常我们不
需要知道它的数值,而关心的是有几个不同的q值,即激光器有几个不同的纵模。从(2-1)式中,我们还看出,这也是驻波形成的条件,腔内的纵模是以驻波形式存在的,q值反映的恰是驻波波腹的数目,纵模的频率为
图 2-2 光的增益曲线
?q?qc2?L
(2-2)
同样,一般我们不去求它,而关心的是相邻两个纵模的频率间隔
???q?1?c2?L?c2L
(2-3)
从(2-3)式中看出,相邻纵模频率间隔和激光器的腔长成反比,即腔越长,相邻纵模频率间隔越小,满足振荡条件的纵模个数越多;相反,腔越短,相邻纵模频率间隔越大,在同样的增益曲线范围内,纵模个数就越少。因而用缩短腔长的办法是获得单纵模运行激光器的方法之一。
光波在腔内往返振荡时,一方面有增益,使光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多种损耗,使光强减弱,如介质的吸收损耗、散射损耗、镜面的透射损耗、放电
毛细管的衍射损耗等。所以,不仅要满足谐振条件,还需要增益大于各种损耗的总和,才能形成持续振荡,有激光输出。如图2-3所示,有五个纵模满足谐振条件,其中有两个纵模的增益小于损耗,所以,有三个纵模形成持续振荡。对于纵模的观测,由于
q值很大,相邻纵模频率差异很小,一般的分光仪器无法分辨,必须使用精度较高的检测仪器才能观测到。
谐振腔对光多次反馈,在纵向形
成不同的场分布,那么对横向是否也会产
图 2-3 纵模和纵模间隔 生影响呢?回答是肯定的,这是因为
光每经过放电毛细管反馈一次,就相当于一
次衍射,多次反复衍射,就在横向形成了一个或多个稳定的衍射光斑。每一个衍射光斑对应一种稳定的横向电磁场分布,称为一个横模。图2-4中,给出了几种常见的基本横模光斑图样。我们所看到的复杂的光斑则是这些基本光斑的叠加。激光的模式用TEMmnq来表示,其中,m、n为横模的标记,q为纵模的标记。m是沿X 轴场强为零的节点数,n是沿Y 轴场强为零的节点数。
图 2-4 常见的横模光斑图
前面已知,不同的纵模对应不同的频率,那么同一个纵模序数内的不同横模又如何呢?同样,不同的横模也对应不同的频率。横模序数越大,频率越高。通常我们也不需要求出横模频率,我们关心的是不同横模间的频率差。经推导得
???m??n1??2??c?1LL???(?m??n)arccos?(1?)(1?)??2?L??R1R2????? (2-4)
其中,?m、?n分别表示X、Y方向上横模模序差,R1、R2为谐振腔的两个反射镜的曲率半径,相邻的横模频率间隔为
???m??n?11??2??1LL??????q?1?arccos?(1?)(1?)??R1R2???????
(2-5)
从上式中还可看出,相邻的横模频率间隔与相邻的纵模频率间隔的比值是一个分数,如图2-5所示。分数的大小由激光器的腔长和曲率半径决定,腔长与曲率半径的比值越大,分数值越大。当腔长等于曲率半径时(L?R1?R2),分数值达到极大,即横模间隔是纵模间隔的1/2,横模序数相差为2的谱线频率正好与纵模序数相差为1的谱线频率简并。
图 2-5 纵模、横模的分布
激光器中能产生的横模个数,除前述增益因素外,还与放电毛细管的粗细,内部损耗等因素有关。一般说来,放电毛细管直径越大,可能出现的横模个数就越多。序数越高的横模,其衍射损耗越大,形成稳定的振荡就越困难,但激光器输出光中横模的强弱绝不能仅从衍射损耗一个因素考虑,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是在模式分析实验中,辨认哪一个是高阶横模时易出错的地方。因为,仅从光的强弱来判断横模阶数的高低,即认为光最强的谱线一定是基横模,这是不对的,而应根据高阶横模具有高频率来确定。
横模频率间隔的测量同纵模频率间隔的测量一样,需借助展现的频谱图进行计算。但阶数m和n无法仅从频谱图上确定,因为频谱图上只能看到有几个不同的m?n,可以测出m?n的差值,然而不同的m或n可对应相同的m?n,在频谱图上则是相同的,因此要确定m和n各是多少,还需结合激光器输出的光斑图形进行判断。当我们对光斑进行观察时,看到的是全部横模的叠加图,即图2-4中几个单一态光斑图形的组合。当只有一个横模时,很容易辨认。如果横模个数比较多,或基横模很强,掩盖了其它横模,或某高阶模太弱,都会给分辨带来一定的难度。但由于我们有频谱图,知道了横模的个数及彼此强度上的大致关系,就可缩小考虑的范围,从而能准确地确定出每个横横的m和n值。
2.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
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是一种分辨率很高的分光仪器,它已成为激光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测量设备。本实验就是通过它将彼此频率差异甚小(几十至几百MHz),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