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山大学《细胞生物学》-王金发老师-比较题汇总

中山大学《细胞生物学》-王金发老师-比较题汇总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4/30 16:16:24

IP3和DAG都是第二信使。蛋白激酶C被DAG或者钙离子激活后,将一个磷酸基团转运给靶蛋白的丝氨酸 / 苏氨酸残基。

3. 酪氨酸蛋白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答案)

答:两种激酶都是将磷酸基团转移给靶蛋白,但是转移给靶蛋白上的不同的氨基酸残基。酪氨酸蛋白激酶是使靶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丝氨酸 / 苏氨酸特蛋白激酶是使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磷酸化。

1. 比较Ⅰ型内含子与Ⅱ型内含子在结构与剪接上有什么不同(答案)

答:I型内含子转录后可以形成9个由碱基配对形成的特定二级结构,分别命名为P1至P9,P1和P7是保守的。I型内含子具有自我剪接的功能,在剪接反应中,要有一种鸟嘌呤核苷(含有游离的3'-OH)G-OH。G首先结合到内含子的5'端,当线性的内含子成为环状时,其3'端可以距离5'端15个核苷酸以外,从而将原来的5'端和15个碱基(或以上)的节段(包括G)切除出去。这种自我剪接,是由RNA的特定序列的核酸内切酶的活性所催化。

II型内含子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的一类内含子,它的剪接位点类似于核编码结构基因的内含子,并同样遵从GT--AG规律。剪接机理同核内含子的剪接相似,也要形成一个套索的中间体,通过形成5'-2'键将要剪接的位点靠近到一 起。但是,II型内含子的剪接又不完全与核内含子的剪接相同,它具有自我剪接的功能,不需要剪接体和snRNA的参与,也不需要ATP供能。从结构上看,II型内含子的6个结构域可形成发夹环, 结构域5与6之间只间隔3个碱基,结构域6参与转酯作用。

-可编辑修改-

2. 上游启动子与内部启动子(答案)

答:DNA上的启动子区是转录起始前RNA聚合酶识别的一段碱基序列。大多数基因的启动子区在编码区的上游,不过,对于由RNA聚合酶III转录的基因,启动子通常在转录起始点的下游,例如5S核糖体RNA的基因,RNA聚合酶结合在转录起始位点的下游即DNA编码区内。

3. 反义RNA与核酶(答案)

答:反义RNA是指与mRNA互补的RNA分子, 也包括与其他RNA互补的RNA分子。由于核糖体不能翻译双链的RNA,所以反义RNA与mRNA特异性的互补结合, 即抑制了该mRNA的翻译。通过反义RNA控制mRNA的翻译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最早是在E.coli 的产肠杆菌素的Col E1中发现的,许多实验证明在真核生物中也存在反义RNA。近几年来通过人工合成反义RNA的基因, 并将其导入细胞内转录成反义RNA, 即能抑制某特定基因的表达,阻断该基因的功能, 有助于了解该基因对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作用。

核酶一词用于描述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即化学本质是核糖核酸(RNA), 却具有酶的催化功能。核酶的作用底物可以是不同的分子, 有些作用底物就是同一RNA分子中的某些部位。核酶的功能很多,有的能够切割RNA, 有的能够切割DNA, 有些还具有RNA 连接酶、磷酸酶等活性。与蛋白质酶相比,核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催化酶。

反义RNA中具有催化作用的就是核酶。

-可编辑修改-

1. 比较引导序列与信号序列有什么不同?(答案)

答: 无论是在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还是在膜结合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它们的转运都是由信号引导的,这种信号一般存在于蛋白质的N-端,这就是蛋白质的定位信号。由于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与膜结合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的运输信号不同导致运输机制的不同,为了便于区别它们,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统称为导向信号(targeting signal),或导向序列(targeting sequence),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transit peptide),或导肽(leading peptide)。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signal peptide)。在不需要特别区分时,可将它们统称为信号序列或信号肽。虽然转运到细胞核中的蛋白质也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由于此类蛋白的运输机制特别,所以将这些蛋白中的定位引导序列称为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

2. 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外膜(答案)

答:这两种膜均包围着线粒体,但它们在结构、功能和来源的每一个方面都不同。外膜对一般大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都是高度通透的(因为有孔蛋白);内膜对大多数细胞的分子都不通透。外膜的脂类构成与细胞质膜相似,但内膜脂类的构成具有更多细菌质膜的特征,线粒体被相信是从细菌进化而来的。外膜与脂肪酸、色氨酸和肾上腺素(以及其它物质)的代谢有关,并且识别要运进线粒体的蛋白质。内膜与电子传递和ATP合成有关。

3. 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答案)

-可编辑修改-

答:这两个术语都描述了由ADP+ Pi 合成ATP。在底物水平磷酸化中,磷酸基团与一供体以共价键相连,然后当磷酸基团被转移给ATP时此键断裂。在氧化磷酸化中,没有磷酸基的供体, ATP合酶利用ADP和游离的无机磷合成ATP,使用由质子梯度而来的能量。术语“氧化”是指建立质子梯度的能量来源,例如,在电子转移链中用有机物对氧的还原。

4. 化学梯度和电子梯度(chemical electrical gradient)(答案)

答:化学梯度建立在区间两侧的浓度差上,以及扩散减小浓度差的趋势。电位梯度是由于区间两侧的电荷分布建立的,如同电荷互相排斥一样。质子在线粒体内膜两侧的分布是由于这两种梯度的作用。

1. 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和循环式光合磷酸化(答案)

答: 在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中电子从H2O移动到NADP+,产生一质子梯度用于合成ATP。此过程需要两个光系统,PSII和PSI,两次提高光的能量。在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中,从叶绿素流出的电子不是被水中产生的电子所取代,而是由同样从叶绿素中流出的电子循环再回到叶绿素。此过程只需要一个光系统,PSI。在起点处提升叶绿素中来的电子的能量被用于产生一质子梯度(如同在非循环光合磷酸化中一样),然后又被用于产生ATP。

2. 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答案)

答:这些细胞类型是C4植物特有的,用于在空间上分开ATP合成与NADP+的还原过程和

-可编辑修改-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 IP3和DAG都是第二信使。蛋白激酶C被DAG或者钙离子激活后,将一个磷酸基团转运给靶蛋白的丝氨酸 / 苏氨酸残基。 3. 酪氨酸蛋白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答案) 答:两种激酶都是将磷酸基团转移给靶蛋白,但是转移给靶蛋白上的不同的氨基酸残基。酪氨酸蛋白激酶是使靶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丝氨酸 / 苏氨酸特蛋白激酶是使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磷酸化。 1. 比较Ⅰ型内含子与Ⅱ型内含子在结构与剪接上有什么不同(答案) 答:I型内含子转录后可以形成9个由碱基配对形成的特定二级结构,分别命名为P1至P9,P1和P7是保守的。I型内含子具有自我剪接的功能,在剪接反应中,要有一种鸟嘌呤核苷(含有游离的3'-OH)G-OH。G首先结合到内含子的5'端,当线性的内含子成为环状时,其3'端可以距离5'端15个核苷酸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