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大联考】【四川(新课标Ⅲ)】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全国大联考】【四川(新课标Ⅲ)】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8 14:01:01

有①CH3OH(l)+O2(g)= CO2(g)+2H2O(l) △H1=-726.5 kJ/mol,②H2(g)+ H2=-285.5 kJ/mol,③CO(g)+ 反应CO(g)+2H2(g)

1O2(g)= H2O(l) △21O2(g)= CO2(g) △H3=-283.0 k J/mol, 根据盖斯定律,由③+②×2-①得2CH3OH(l) △H=-283.0 k J/mol+(-285.5 kJ/mol)×2-(-726.5 kJ/mol)=

-127.5 kJ/mol,即x= -127.5 kJ/mol;为提高合成甲醇反应的选择性,关键因素是催化剂或提高催化剂的

(2.0?0.8)mol1.00L选择性;(2)①该化学反应0~10 min的平均速率v(H2)= =0.12 mol/(L·min);N点10min衡常数K 的自然对数)如图二,请分析1nK 随T呈现上述变化趋势的原因是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p或lnKp)减小;(3) ①利用NaOH 干燥甲醇时,温度控制不当会有甲酸盐和H2生成,其反应方程式为CH3OH+ NaOH 电子产生氧气,电极反应式为2CO32--4e-==2CO2↑+O2↑。

10.BaCl2可用于电子、仪表等工业。以毒重石(主要成分BaCO3,含少量CaCO3、MgSO4、Fe2O3、SiO2等

杂质)为原料,模拟工业提取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HCOONa+ 2H2 ↑;②阳极CO32-失

已知:(1)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 (2)离子浓度小于至1×10-5认为沉淀完全。

开始沉淀时的pH Ca2+ 11.9 Mg2+ 9.1 Fe3+ 1.9 完全沉淀时的pH 13.9 11.0 3.7 (1)滤渣I的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

(2)加入NaOH溶液后所得滤液III中,含有的Mg2+浓度为_____;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aCl2母液中除了含有Ba+、Cl-外,还含有大量的______(填离子符号)。有人从“绿色化学”角度设想将

“母液”沿虚线进行循环使用,请分析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是否可行,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渣III是结石的主要成分,现将滤渣III 经过洗涤干燥后在有氧环境下进行热重分析,取146.0g灼

烧,所得参数如下表。

溫度(℃) 质量(g) 常温 146.0 190?200 128.0 470?480 100.0 滤渣III 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200~47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SiO2、BaSO4 玻璃棒、烧杯、漏斗 1.0×10-8 mol/L 防止生成BaC2O4 Na+ 不可行 母液中

的NaCl 浓度会越来越大,最终产品纯度降低 CaC2O4·H2O 2CaC2O4+O2

2CaCO3+2CO2

【解析】毒重石(主要成分BaCO3,含少量CaCO3、MgSO4、Fe2O3、SiO2等杂质)加入盐酸溶解,生成氯化

钙、氯化镁、氯化钡和氯化铁,且少量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滤渣Ⅰ为SiO2、BaSO4;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12.5,铁离子、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进入滤渣Ⅱ,滤液为氯化钡和氯化钙,加入草酸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即滤渣Ⅲ为草酸钙;滤液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钡晶体。(1)滤渣I的成分为SiO2、BaSO4,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2)镁离子完全沉淀的pH=11,则Ksp[Mg(OH)2] =c(Mg2+)c2(OH-)=10-5? (10-3)2=1.0×10-11,当pH=12.5时,c(OH-)=10-1.5mol/L,Ksp[Mg(OH)2] =c(Mg2+)c2(OH-)=c(Mg2+)? (10-1.5)2=1.0×10-11,加入NaOH溶液后所得滤液III中,含有的Mg2+浓度为1.0×10-8 mol/L;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其原因是防止生成BaC2O4 ;(3)BaCl2母液中除了含有Ba+、Cl-外,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故还含有大量的Na+。有人从“绿色化学”角度设想将“母液”沿虚线进行循环使用,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不可行,因为母液中的NaCl 浓度会越来越大,最终产品纯度降低;(4)根据上面分析可知,滤渣III 的成分是CaC2O4·H2O;根据CaC2O4和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46、100,200~470℃时发生反应生成物为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2O4+O2

2CaCO3+2CO2。

11.[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硒化锌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Se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元素锌、硫和硒第一

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Na2SeO3分子中Se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H2SeO4的酸性比H2SeO3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下列与SeO3互为等电子体的有____(填序号)。

A.CO32- B.NO3- C.NCl3 D.SO32-

(4)硒化锌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图中X和Y点所堆积的原子均为_____(填元素符号);该晶胞中硒原子

所处空隙类型为______________(填“立方体”、“正四面体”或正八面体”),该种空隙的填充率为____________;若该晶胞密度为pg·cm-3,硒化锌的摩尔质量为Mg·mol-1。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晶胞参数a 为_____nm。

S sp3 H2SeO4的非羟基氧比H2SeO3多(或H2SeO4中

【答案】 第四周期IIB族

Se 的化合价更高) 平面三角形 AB Zn 正四面体 50%

×107

【解析】(1) Zn的原子序数是30,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由电子排布式可知该元素为第

四周期ⅡB族;Se的原子核外有34个电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其核外电子分4层排布,最外层为

电子排布为4s24p4,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锌金属性较强,第一电离能较小,

S的非金属性强于As,第一电离能最大,即元素锌、硫和硒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S;(2)Na2SeO3分子中Se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6?2=4,所以Se杂化方式为sp3杂化;H2SeO4的非羟基氧比H2SeO3多(或2H2SeO4中Se 的化合价更高),故H2SeO4的酸性比H2SeO3强;(3)SeO3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Se原子上无孤电子对,故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等电子体要求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所以与Se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为CO32-或NO3-等,答案选AB;(4)硒化锌的晶胞结构中原子个数比

为1:1,其中Se原子4个,若X和Y点所堆积的原子均为Zn原子,则8?11?6??4,符合;则82图中X和Y点所堆积的原子均为Zn原子;根据图中原子位置可知,该晶胞中硒原子所处空隙类型为正四面体,该种空隙的填充率为50%;若该晶胞密度为pg·cm-3,硒化锌的摩尔质量为Mg·mol-1。用

4M4Mm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根据ρ?,所以V=,则晶胞的边长为??NAVV34M4Mcm=3×107 nm。 ?NA?NA12.[化学一有机化学基础] 防晒剂(M)CH3O

CH=CHCOOCH2CH2CH2CH3的合成路线如下,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1)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2)

(1)M中醚键是一种极其稳定的化学键,除此之外还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有_____种吸收峰;物质B的名称______________。

(3)C 的结构简式______;D→E转化过程中第①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V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IV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也是合成阿司匹林(

)的原料,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任写出一种 )。x$kw

A.苯环上有3 个取代基 B.仅属于酯类,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每摩该物质反应时最多能生成4molAg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有①CH3OH(l)+O2(g)= CO2(g)+2H2O(l) △H1=-726.5 kJ/mol,②H2(g)+ H2=-285.5 kJ/mol,③CO(g)+ 反应CO(g)+2H2(g)1O2(g)= H2O(l) △21O2(g)= CO2(g) △H3=-283.0 k J/mol, 根据盖斯定律,由③+②×2-①得2CH3OH(l) △H=-283.0 k J/mol+(-285.5 kJ/mol)×2-(-726.5 kJ/mol)= -127.5 kJ/mol,即x= -127.5 kJ/mol;为提高合成甲醇反应的选择性,关键因素是催化剂或提高催化剂的(2.0?0.8)mol1.00L选择性;(2)①该化学反应0~10 min的平均速率v(H2)= =0.12 mol/(L·min);N点10min衡常数K 的自然对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