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题库(2)

心理学题库(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5:09:28

学校利用评“三好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发挥()的作用。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期待的内驱力 答案:B

需要是指( )。

(A)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B)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环境条件的欲求。 (C)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D)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答案]A

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A、有意义接受 B、认知结构 C、建构主义 D、联结 答案:C

人们在骑自行车时,眼、耳、手、脚并用,这是(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换 答案:C

心理过程应包括以下( )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答案:D

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是( )。

A.马斯洛 B.冯特 C.皮亚杰 D.霍尔 答案:B

A、有意义接受 B、认知结构 C、建构主义 D、联结

二、多选题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研究法 D、实验法 [答案]ABCD

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哪两种( )

A、共同特质 B、个人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答案]AB

思维具有哪些特征( )

A、概括性 B、恒常性 C、稳定性 D、间接性 [答案]AD

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哪两种( )

A、共同特质 B、个人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答案]CD

知觉具有哪些特性(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ABCD

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

A、激活功能 B、引导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整功能 [答案]ABCD

注意具有哪些特征(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答案]ABCD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

A、迁移的作用 B、原型启发 C、定势的作用 D、情结与动机 [答案]ABCD

在皮亚杰看来,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成熟 B、自然经验 C、社会经验 D、平衡化 [答案]ABCD

三·填空题

( )也称操作技能,是个体借助于骨骼、肌肉的运动来实现的完善化、自动化的肢体活动方式。

答案:动作技能

“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 )的依存性。 [答案]生存环境

人们在( )、( )、( )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个性。 [答案]气质 能力 性格

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 )和( )。 [答案]心理倾向 心理特点

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行动,人们的这种活动叫做( )。

[答案]意志行为

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 [答案]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 )、( )( )、、( )、( )。 [答案]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心理测验法 活动产品分析法

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 )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答案]冯特

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 )的能动的反映。 [答案]客观现实

现代科学表明:( )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 )的机能。 [答案]脑 人脑

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 )。 [答案]

心理状态

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的那些心理活动,通常称之为( )。 [答案]心理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部( )。 [答案]认知过程

按照个体心理活动是否外露,可以将性格分为( )、( )。 [答案]内向型 外向型

有意想象有两种形式,即( )和( )。 [答案]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根据想象上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 )和( )。 [答案]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

表象是( )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大脑以( )的心理形式表现客观事物的过程。

[答案]表征 形象性

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是个体对( )的刺激的( )。感觉是认知活动的起

点,通过感觉,个体可以获得客观事物具体的、特殊的信息。 [答案]直接作用于感官 觉察

根据注意的( )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 ),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答案]目的性 意志努力

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 )和( )。前者是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质,后者是许多人(同一群体或阶级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质。 [答案]独特特质 共同特质

巴甫洛夫发现,大脑皮层的基本神经过程有( )、( )和( )三种基本特性。根据这三种特性可以将个体的神经活动分为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 [答案]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

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以将需要分为( )、( )。 [答案]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答案]马斯洛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 )、( )和( )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完成。

[答案]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动机的动力作用具体表现为动机的( )、( )、维持和调整功能。 [答案]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动机是( )并( )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答案]引起 维持

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与( )的含义基本相同;狭义的认知与( )的含义基本相同。 [答案]认识 记忆

表象既有( ),又有(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被人们看作知觉与思维相联系的桥梁。 [答案]直观性 概括性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 )进行加工,产生( )的过程。 [答案]表象 新形象

知觉是个体将( )信息组织成( )的过程。 [答案]感觉 有意义的整体

搜索更多关于: 心理学题库(2)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学校利用评“三好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发挥()的作用。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期待的内驱力 答案:B 需要是指( )。 (A)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B)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环境条件的欲求。 (C)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D)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答案]A 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A、有意义接受 B、认知结构 C、建构主义 D、联结 答案:C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