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五金加工车间施工方案
12~14cm;振动器须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50~100mm;先浇中间墙体,后浇外侧墙体,注意模板湿润。
(2)梁板:浇筑时注意悬挑构件的混凝土浇筑(确保负弯矩筋保护层);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严格控制混凝土标高;先浇筑中间部位梁板,后浇筑外侧,且滞后墙柱混凝土不应超过2小时;平台混凝土不应堆得太高;注意模内杂物清理和模板湿润。
(3)楼梯:楼梯与墙板间应用钢丝网隔开;浇筑时应与墙体浇筑基本保持一致。
(4)楼梯混凝土浇筑:须从下往上放混凝土并振捣,采用塔吊放混凝土,注意振捣和找平,找平时须埋置预埋铁件。楼梯的抹面必须认真,把散落下来的混凝土和石子清除干净,做到清晰、整齐、表面平整。 5、混凝土浇筑平面与立面布置: (1)平面布置:
混凝土浇筑平面布置以建筑物的后浇带为分格,按自然分段进行逐一浇筑。
(2)立面布置:上部结构:采用塔吊加料斗专进行垂直运输浇筑。 6、混凝土浇筑指挥体系:
应组建混凝土浇筑指挥体系,由项目副经理担任现场总指挥,其他人员配备齐全。
7、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浇筑必须严格按规范操作,避免漏振过振现象,混凝土浇筑前应准备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详细技术交底,现场振捣应有专职人员监督实施和指导,振捣人员须有多年的振捣实践经验。
8、混凝土的找平:
混凝土的找平非常重要,控制得好,即可以节约成本,较好地控制楼面荷载,而且增加楼地面混凝土表面与面层的粘接,防止空鼓等质量通病的发生。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楼地面标高反映到柱筋上,找平时拉对角线和水平线进行控制,混凝土找槎毛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用刮尽刮平。槎毛时如有浮浆,应将浮浆剔除。
9、混凝土配合比、材质控制及原材料检测:
混凝土浇筑前自拌混凝土应有详细的混凝土试配报告。砂、石含泥量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碎石要求为级配良好、粒径为5~31.5mm的花岗石。砂为含泥量低的中粗砂,并且不夹杂螺壳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物质。水泥不得采用过期或刚出炉的水泥,重点检测水泥的安定性。外加剂供应商必须是信誉良好、技术力量雄厚的国家重点生产厂家。所有混凝土组成材料(除水外)均须经过材料复试并合格。
10、混凝土的养护:
(1)由于本期工程主体结构主要在夏雨季施工,混凝土养护非常重要。本期工程采用木模施工,而不采用钢模,降低模板传热系数,以保护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开展。
(2)采用塑料薄膜及草袋进行表面养护,防止温差太大和下雨。塑料薄膜及草袋的厚度和层数须根据当时气温计算确定。
11、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及坍落度的测定:
(1)为加强施工进度,除按规范要求制作各种抗压、抗渗试块外,尚须制作测定混凝土早期强度的试块(如3天、7天、14天强度),以便为拆模提供依据。
(2)混凝土浇筑时应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测,以便为控制混凝土质量提供依据。
12、计量工具检测与校核:
无沦是搅拌站还是现场自拌系统,计量系统如计算机、磅称等均需经过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3、施工缝留置:
(1)楼梯:施工缝留置在楼面以上三个踏步(按层高及楼梯段板斜长而定),混凝土上侧面应与楼梯底板垂直。
(2) 梁板:一般不留置施工段,特殊情况下应留在离跨中1/6跨处。 6-5基础及主体工程砖砌体施工方案
6-6-1施工原则
严格按《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具体实施细则详见砖筑工程作业指导书。
6-6-2拉结筋的设置
1、每500mm左右设置一道拉结筋,同时考虑与砌块模数同步。拉结筋长度和形式按图纸和规范,拉结筋规格为Φ6。
2、砖墙转角处和交叉处、门窗两侧、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均须按要求设置拉结筋。
6-6-3特殊部位的处理 1、墙根的处理:
(1)必须将墙根杂物、浮浆清凿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
(2)外墙、卫生间及其它防水要求较高的部位做一道15~20mm高防水细石混凝土,其混凝土标号C20。或按图纸和新规范要求操作。
2、门窗洞口的处理:
(1)所有窗台处均需盖一排实心丁砖并用水泥砂浆找平20mm,图纸要求则按图纸要求施工。
(2)铝合金门窗侧尚需预埋混凝土块,@500mm,下侧离地300mm,上侧离顶180mm(均为中心距)。
3、墙身、墙顶的处理:
(1)砖墙每班砌砖高度不得超过1.8米。
(2)墙顶砌一排丁砖,丁砖上侧斜砌实心砖(角度大于45度或垂直),砂浆须饱满。
4、墙体钢管洞及其它小洞的处理:
(1)为防止渗水,外墙小洞必须进行防渗处理。 (2)用细石混凝土对内外两侧进行封堵。 (3)用细石混凝土封堵后第二天尚须灌浆处理。 (4)内墙小洞用碎砖封堵密实即可。 5、构造柱的做法:
(1)构造柱处须砌成马牙槎,即柱、构造柱分成两种截面。小截面宽度为柱截面宽度,大截面宽度为柱截面宽度加半砖长度。
(2)大截面与小截面高度均为300mm左右,并符合模数。 (3)每一个大小截面均须有拉结筋与砖墙连接。 6、外墙的砖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