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用机场建设项目跑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基槽开挖完毕后,首先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项目部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在全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3、混凝土浇筑
沟槽检验合格后,先用木桩每10米一处钉好模板位置,挂好横断面线及纵断面线,即可按线立模,浇筑混凝土工艺要严格执行技术及文件的施工技术要求。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注意天气预报,不宜在雨天浇筑混凝土。在天气多变季节施工,为防不测,应有足够的抽水设备和防雨物质。对所有机具包括混凝土输送泵、振动器(棒)经检验试运转正常,并准备一旦出现故障的应急措施,保证人力、物力、材料均能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4、沉降缝的设置
根据施工段长度以20m-50m分段浇筑并以10m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宽度为3cm,使用沥青木板,内侧填塞M7.5水泥砂浆,深度为10cm。 5、养护
每浇筑好一段,待混凝土初凝后,用湿草帘覆盖定时洒水养护,覆盖养户7~14d。养护期间避免外力碰撞、振动或承重。
4.1.3山皮石基层施工 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 → 测量放样 → 自卸汽车运输 → 推土机摊铺、粗平 → 压路机碾压找平 → 精平 → 振动压路机碾压 → 验收 2、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对山皮石进行检验,材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2cm,粒径2~12cm的山皮石质量大于50%,含泥量小于8~15%,不均匀系数Cu≥5,曲率系数Cc=1~3。为保证山皮石粒径不超过12cm,在山皮石购买地对超粒径的山皮石进行破碎。
检查原地面是否经过复压、复检,地基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有关控制桩标记是否完好,人工辅助工具、机具是否到位,施工人员是否组织到位。 3、测量放样
根据布设的测量控制网,在已验收后的垫层上布设双向控制桩,形成20m×20m的控制网,遇到弯道处再进行加密,用红油漆标记出压实后的标高和虚铺标高。松铺系数松铺系数一般取1.30,具体数值根据试施工确定,山皮石厚度不得小于20cm。摊铺宽度为道槽、道肩宽度加0.8m。 4、山皮石运输
山皮石垫层采用5吨自卸汽车运输,根据施工计划进度安排及本标段的工程量,拟配备30台自卸汽车,运输时必须要注意对已原垫层做好保护,绝对不允许用重型汽车运料,机械不得在同一条路线上行驶,严禁超速行驶、急刹车。
根据摊铺用量计算卸车间距,卸料按梅花形布料,由专人负责指挥。 3.4、摊铺 山皮石由汽车从码头运至施工现场后,采用挖土机平整以及人工配合摊铺,碾压平整后用瓜米石嵌缝填平,但必须注意在垫层与基层之间严禁出现瓜米石夹层。
摊铺时,设3~5人的配合摊铺小组,配备一辆装有合格的混合料的小车,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处理集料不均现象。对于粒径大于12cm的,用人工或机械进行破碎。 5、碾压
碾压应按先轻后重、先路边后路中、先慢后快和轮迹重叠的原则。碾压时,配合人员跟班作业,碾压轮横向错半轮。压路机行走速度为1.5~1.7km/h,密实度增大后,可适当增大碾压速度。往返一次为一遍,采用YZ-18压路机静压2遍,找出不平整处,用人工补平,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5~6遍,最后采用YZ-18压路机静压2遍,直到密实。 达到规定遍数后,由施工人员查看,若18吨压路机轮迹比较明显,继续碾压直到没有轮迹为止,压实度合格后,静压一遍成活。
碾压过程中要求满幅碾压,不得漏压,各部位碾压次数应相同。在各类管线边角处,认真指挥操作压路机,不得破坏成品。边角处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由人工夯实。严禁压路机在已成型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刹车,防止破坏成品。在各施工段端头4~5m范围内,压路机沿道面横坡由低向高适当横向碾压,以防止纵向伸张。 6、验收
山皮石垫层碾压成型后,应立即组织验收,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山皮石垫层每10000m2作为1个验收段。
质量要求:山皮石垫层的含泥量控制在8~15%,材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2cm,粒径2~12cm的山皮石质量大于50%,不均匀系数Cu≥5,曲率系数Cc=1~3。压实后山皮石垫
层的干容重不得小于2.05g/cm3,山皮石垫层的表面高程应按设计道面分块高程和混凝土面层、基层的厚度计算确定,成形后的山皮石垫层的表面高程和平整度应满足《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MH5014-2002)对道面土基的要求,即高程允许偏差+10mm,-20mm;平整度用3米直尺检查最大间隙不大于20mm。 道面基层、底基层、垫层与道肩山皮石冲击碾压层之间的空隙用山皮石垫层材料压实后的干容重不得小于1.95g/cm3。
7、山皮石垫层试施工试施工的目:验证、调整、确定山皮石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检验运输、摊铺、碾压等计划投放设备的可靠性;检验山皮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及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适当;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验证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试施工的要求:
①所有运输、摊铺、碾压、试验和测量设备都已准备就绪。 ②确立施工组织和人员,保证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③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拟定方案进行,达到工艺性试验的目的;试验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特别是工艺性试验所需的各项参数。
④遵守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做到安全无事故。 试验计划: 试验段拟选定在B滑P235~P237+20之间,面积约为100×25m2
。 原材料及成品的检测项目、质量标准、检查要求按照相关施工技术规程的要求执行。
试验段施工小结: 4.1.4石砌排水沟施工 1、施工放样
排水沟工程分段施工,分段放样,根据路基中线及护坡道高程放出两侧坡角线,再根据边沟流水高程坡比及护坡道宽度,放出排水沟中线及边线,线位设好以后请监理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2、施工方法 (1)、 护坡道碾压
在放好坡脚以后按护坡道高程将护坡道及边沟位置推平,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以防止护坡道沉降。 (2)、 沟槽开挖
护坡道碾压以后,放好边沟沟底沟沿边线,并用白灰在地上画出,利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械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开挖至距设计尺寸10~15cm时,改以人工挖掘。人工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沟底及坡面原土层,不允许超挖。开挖清理完毕后,然后请监理检验。 (3)、 片石砌筑
沟槽检验合格后,先用木桩每10米一处钉好砌石位置,挂好横断面线及纵断面线,即可按线砌筑,砌筑工艺要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及招标文件的施工技术要求。 3、材料要求
(1)、石料选用厚度不小于15cm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片状石料,石料质地强韧、密实,无风化剥落、裂纹和结构缺陷,表面清洁无污染。
(2)、砂浆使用强制式拌和机现场拌和,材料使用中(粗)砂, 且为河砂,过%考/%筛后机拌3~5min后使用。砂浆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稠度;在拌和3~5h使用完毕;运输过程或存贮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砂浆,砌筑前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3)、施工现场不堆放不合格材料,废弃的材料及时清理出场。 4、沟体片石砌筑
排水沟采用挤浆法分层砌筑每分层高度10~15cm(2层卧片石)分层与分层间的砌筑砌缝应致找平,各工作层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较的片石使用于下层且面朝下,砌筑时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尖锐突出部分敲除,竖缝较宽时,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砌缝宽度不于2cm,砌筑过程中要注意选用较、较平整的石块为外露面和坡顶、边口,石块使用时应洒水湿润,若表面有泥土、水锈先冲洗干净,尤其下层砌及角隅石不能偏小,砂浆要饱满,石缝以砂浆和小碎石充填,片石不能竖立使用,石料挤浆要符合要求,不能紧贴无砂浆,宽度要一致,不能有假缝,当分几段同时砌筑时,相邻高差不于1.2m,各段水平砌缝一致。砌筑中的三角缝不得于20mm;各工作缝相互错开。若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要将石块提起,将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重铺砌在新砂浆上。在砂浆凝固前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若不能及时勾缝,则将砌缝砂浆刮深20mm为以后勾缝做准备。所有缝隙均应填满砂浆。 5、沉降缝的设置
根据施工段长度以20m-50m分段砌筑并以10m~15m设置沉降缝,沉降缝用沥青麻絮或其它防水材料填充。 6、勾缝及养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