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下室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地下室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 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放线定位—浇捣砼垫层—防水施工—保护层—绑扎筏板、基础梁钢筋—支梁、筏板侧模—浇筑砼—砼养护—地下剪力墙、柱弹线—地下室剪力墙、柱钢筋 绑扎—地下室剪力墙、柱支模—地下室剪力墙、柱砼浇筑—绑扎楼板、梁钢筋—浇捣楼板、梁砼—砼养护—拆墙模板—墙防水层施工—砌砖保护—回填土。
二、 地下基础施工准备工作
1、 复核坑底坐标、标高、灌注桩位置、桩顶标高、基底标高,办理交
接手续;
2、 做好基坑排水降水和监测工作,施工期正值雨季,要加强对基坑的
位置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措施,例如对边坡进行加固,避免塌方,如发现现场有塌方,用砂包堆放处理,或采取其它措施处理;
3、 筏板的垫层底要先用打夯机将原土夯实,再铺碎石进行第二次的振
动和夯实;
三、 防水施工
1、 进场防水材料要有合格证,并取样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
施工。
2、 应先进行基层表面处理,剔除基层表面积灰和浮灰,洗刷泥浆等,
根据基层表面情况,再抹15-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不得有掉皮起砂和大于5MM的裂缝空鼓现象。
3、 防水施工,要在湿表面上施工,但不得在积明水的基面上涂刷,凡
是碰上雨天及五级以上的大风、烈日曝晒情况下不准施工。 4、 在进行大面积涂刷前,必须先做好排水口、阴阳转角,避雷引下线、
伸缩缝等薄弱部位的补强处理。施工次序先从砖胎模垂直面开始,然后再做平面部位,为保证垂直面的涂层厚度,可适当增加多涂层数,减少每遍用量,以防流淌,并满足厚度要求,为确保防水层的质量并使涂层均匀,在进行每遍涂刷时,要交替改变涂刷方向,先后搭搓应7.5CM。
5、 防水施工完成验收后,铺贴油毡保护隔离层,粘贴固定,上再浇捣
C15细石砼刚性保护层,施工时必须防止施工机具损坏油毡何护层和防水层,如有损坏现象,必须立即修复,再继续浇捣,以免留下渗漏隐患。
6、 待防水保护层达到一定强度后,清理干净,弹线复核后绑扎钢筋(地
下部分混凝土结构钢筋绑扎铁丝头应向内,不允许与模板接触)成型后自检。填写自检记录,单项验收报告,交业主和监理公司复核验收。 四.钢筋工程
1、 严格控制进场钢筋的验收制度,按规定进行各种钢筋的力学试验并
附有出厂合格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本工程施工现场场地不很宽裕,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每一施工阶段所
需钢筋要分批进场,随进随用。
3、 钢筋制作严格按钢筋放样图进行,放样图制作完毕必须送项目技术
负责人严格审核签字后方可下到班组进行施工。
4、 各接头的搭接方法、数量严格执行设计要求,钢筋成型后填写自检
记录、单项验收报告交监理公司验收。
5、 钢筋绑扎完成后,由班组及放样员进行自检,再由质量员及施工员
进行复核,全部符合要求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 筏板钢筋排距用Φ25钢筋撑脚固定,每米设置一个。 7、 筏板钢筋先扎下排钢筋,再扎筏板上排钢筋。
8、 剪力墙中的“S”拉筋有时间设计要求的按设计要求绑扎,图纸中
明确指出的,其间距为纵筋的2倍。
9、 剪力墙水平筋,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两端和中间用20#铁丝扎
牢。先纵筋后水平筋,水平筋分布按设计扎在内侧。
10、 墙、板钢筋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可相
隔交错绑扎,绑扎点的扎丝扣要成八字扣。
11、 遇到板、墙预留洞时,洞口四周加筋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设置。 12、 柱子钢筋插入底板内轴线位置必须正确,固定牢固、柱面钢筋对偏
出外围方盘控制线的钢筋进行纠偏。
13、 柱子纵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柱每边不多于四根在同一平面
上搭接,柱每边钢筋5-8根的两个平面上搭接,按设计要求错开。 14、 柱净高与截面长边之比≤4时全部加密箍筋。柱上下端与节点区箍
筋全加密,箍筋弯折135o平直部分10d。 15、 按抗震要求其封闭处弯钩按135o平直部分10d。
16、 柱箍筋封闭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随纵向错开。柱子钢筋绑扎完毕后按@1000高度设置砼保护层垫块。
17、 下层柱子钢筋露出楼面部分,用箍筋进行固定限位。 18、 剪力墙中暗柱、支柱其施工方法同上述。
19、 水平方向通长筋采用对焊与双面焊搭接,按设计要求错开搭接接
头。
五、模板工程 1、剪力墙模板
(1) 支内外模用木模,支撑用Φ48钢管及方木固定,坚固整齐,外
墙内模及剪力墙二侧模,采用Φ14螺杆固定墙厚度,每隔600MM设置一道,间距800MM,地下室外墙螺杆中间焊3MM厚钢板止水片一道。
(2) 外墙内模及剪力墙二侧模、柱四周侧模、支模及斜支撑在浇承
台时预埋Φ20—Φ25钢筋高出承台面70MM插入筏板内350MM做地锚。
(3) 剪力墙与筏板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筏板上50CM处,外剪力墙
水平施工缝设置成企口缝。
2、梁板模
(1)、梁模板采用木模板,底板模采用竹胶板。
(2)、当梁跨度大于4M时,按跨度1/1000—3/1000起拱。梁高度为>700时,用Φ14对拉螺杆进行加固。
(4) 模板的拼缝及平整度严格按优良标准执行,要求所有平板模表
面光滑平整,无毛糙现象。
(5) 顶模支撑采用钢管支撑,钢管间距70—80CM。搁栅采用80×
100方木,间距30-40CM,并互相错开接头,保证平台架子上有足够的强度。
(6) 模板支柱纵横方向的水平拉杆、剪力撑等均应按要求设置,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