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范围:七上 七下第一单元 七上课外古诗词十首 名著《西游记》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加油!
温馨提示:1、请在答案卷上填写好班级、姓名、座号、考场及座位号; 2、请保持书写认真、工整、卷面整洁、美观。 一、积累与应用(15分)
1、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如梦令》) (3)半亩方塘一鉴开, 。(朱熹《观书有感》)
(4)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次北固山下》中富含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句子是:“ , ”。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思念和关切的一句是 , 。
(9)《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根据文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5分)
每个季节,湄洲岛的滩涂都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韵:风光旖旎的海bīn( )沙滩、.潮起潮落的海上人家、日出日落的霞光束影,构成了一幅幅和xié( )美丽的画卷;整个海岸线在光影中变幻着丰富的色彩与优美的韵律,浑然天成地造就了大自然的涂鸦大作,这种壮观的海景极具视觉冲击力,令人感受到大自然无穷无尽的魅( )力,这里是理想的.摄影胜地,让众多无数的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字注音。(3分)
①海bīn( ) ②和xié( ) ③魅( )力 .
(2)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二、阅读(57分)
1
(一) 阅读《虽有嘉肴》,完成3—7题(16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虽有嘉肴( ) (2)虽有至道( ) ..(3)不知其善也( ) (4)然后能自强也( )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5、本文隐藏着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学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分)
(二)阅读《人类可以冬眠吗》,完成8--10题(10分)
①据科学调查,实际上,所有的动物在冬天都会由于低温的影响,变得不爱动弹。因为这时的食物非常缺乏,而身体又需要保存热量。
②在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会降到极低,它的新陈代谢、氧气需求和呼吸也会大大减少。不过,大部分动物都不会一直这样沉睡下去。它们会偶尔起来上个厕所、吃一些食物,或者伸展一下身体,来保证肌肉不会萎缩。
③有记录表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类也能够进入冬眠一样的状态。2006年10月,一位日本人在攀爬雪山时失踪,24天后才被救援人员发现。他被发现的时候,医生确定他身体的新陈代谢已经处于停滞状态。但他确实只是“睡着了”,经过治疗,成功地复苏过来。 ④还有一名掉入冰水中的挪威滑雪者,当时他已没有了心跳和呼吸,体温下降到了13.8℃,但经过抢救,他仍然成功苏醒和复原。可见,人类自身还是具备冬眠的“潜力”的。 ⑤人们还发现,当受伤的人进入冬眠状态后,就像被麻醉了一样。不但感觉不到疼痛,而且还可以减少出血,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目前,医生们已经可以用各种急救设备来降低病人的体温,以便外科医生能更顺利地为他们进行手术。 ⑥但是,让人类“冬眠”的计划还很复杂。
⑦首先,咱们人不像动物,天冷了,咱们只要穿上厚衣服就可以照常活动了,就不需要窝在被窝里睡大觉了。久而久之,人类的冬眠“潜能”也就慢慢“退化”了。其次,单纯地用低温来让人冬眠其实是不行的。因为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内的细胞就会被破坏,体内的血液和其他液体也会开始凝固,这一“睡”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2
⑧所以,现在用来使人进入冬眠状态的手段,实际跟麻醉差不多,需要使用一定的药物,而到目前为止,这种办法只能使体型较小一些的动物进入冬眠。对体型较大的动物来说,药量小了不起作用,药量大的话又极容易引发危险。
⑨至今科学家们还未能成功地在猪、羊等动物身上实现“人工冬眠”。现在人类对冬眠技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太空旅行方面。为了飞往更遥远的星球,宇航员需要暂时进入一种休眠状态,以便在沉睡中度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漫长时间。否则,到达那些陌生星球的,只能是机器人了。因此,人类仍然在继续努力探索冬眠的秘密,争取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 7、在冬眠时,动物呈现出怎样的生理特征?(2分)
8、让人类“冬眠”计划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两个方面?目前,用来使人进入冬眠状态技术手段取得怎样的进展?(6分)
表现:(1)
(2) 进展: 9、人类探索冬眠技术有什么现实意义?(2)
(三)阅读《让我看着你》,完成11—15题 (21分)
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②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③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④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
⑤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她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
3
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⑥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 .. ⑦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
⑧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10、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时间:某一天 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 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 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结合具体语境,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
“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方式”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三个方面即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