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含答案)
六、创新题
24.某学生用一支底部有破洞的试管和一个广口瓶组装成制CO2的装置?如图所示?,在铜网上应盛放 ,广口瓶中应盛有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那么产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答 案
应用练习
一、1. C 2. B 3. A 4. C 5. C 6. D 7. A 8. C 9. A 10. D 11. B 12. B 13. D 14. B 15. C
二、16? ?1? C ?2? B ?3? D ?4? A
17? ②;③;①
19? CaCO3+2HCl=CaCl2+H2O+CO2↑;2Al+6HCl=2AlCl3+3H2↑ 20? MgO 21? 27∶16; 102
18. H2;N2;HCl;CaO;H2O;CuSO4;Cu(OH) 2;KClO3;FeCl2;CO;Fe2O3
三、22? 高锰酸钾可在较低温度下分解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而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23? ?1? O2+2Mg
2MgO ?2? Fe+2HCl=FeCl2+H2↑
四、24? ?1? B ?2? A ?3? C ?4? E装置中长颈漏斗没有浸在液面下,会导致生成的气体从这里逸出。
五、25? 解:固体剩余物中的钙元素应和3?6 g CaCO3中的钙元素质量相等。即
3?6 g×
M(Ca)×100%=3?6 g×40%×100%=1?44 g M(CaCO3)则剩余固体为
1.44g=2?5 g 57.6%生成CO2的质量为3?6 g-2?5 g=1?1 g 设生成1?1 g CO2时,生成CaO的质量为x, CaCO3
CaO+CO2?
56 44 x 1?1 g
4456= x=1.4 g 1.1gx答:剩余固体中氧化钙为1.4 g。
能力测试
一、1. A 2. B 3. D 4. D 5. B 6. A 7. D 8. C 9. C 10. C 二、11. AC 12. AD 13. C 14. C 15. AD 三、16? ①④⑤;⑥⑦;⑤⑥;②
17? 无;特殊气味;挥发;任意比;C2H5OH;酒精 18? H;CO和CO2;N2;H2+CuO19? ?1? Fe ?2? Fe2O3、CuO ?3? FeO 20? ?1? CO;CO2;C;CaCO3 ① C+CO2
2CO2 CO2
2CO
Cu+H2O
② 2CO+O2③ C+O2
④ Ca(OH)2+CO2=CaCO3↓+H2O ⑤ CaCO3+2HCl=CaCl2+H2O+CO2↑ 四、21? CO2;2NaOH+CO2=Na2CO3+H2O
22? ?1? H2O;Zn+2HCl=ZnCl2+H2?;H2+CuO?2? 吸收稀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干燥H2
?3? 排尽试管内空气,防止加热时,H2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m?CO2?=30 g-21?6 g=8?4 g 设被还原的CuO的质量为x C+2CuO
2Cu+CO2↑
2×80 44 x 8?4 g
Cu+H2O
五、23? 解: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减少的质量为产生的CO2质量。
16044= x=30?5 g 8.4gx答:有30?5 g CuO被还原。
六、24?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铁网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使制得的CO2不纯;Fe+2HCl=FeCl2+H2↑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A、D的化学式:A______,D______ (2)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答案】O2 HNO3或H2SO4 Ca(OH)2+Na2CO3=CaCO3↓+2NaOH 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所以C是碳酸钠,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所以F是水,A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氧气,氧气会转化成B,B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水会转化成E,E和碳酸钠会反应,所以E可以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都会与D反应,所以D可以是硫酸或硝酸,氧气和氢气会生成水,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和木炭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反应,水和氧化钙会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钠、氢氧化钙都会与硫酸反应,推出的A~F中都含有氧元素,推导合理。 【详解】
(1)由分析可得, A是O2,D是HNO3或H2SO4;
(2)通过推导可知C与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水通电生成氧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氧气和氢气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水和氧化钙会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和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点睛】
该题为图形推断,解题关键是从题干中找到突破点,而该题的切入点是C俗称纯碱,由此再结合题干和图形完成此题。
3.A~F是常见物质,A为食品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有同种金属元素,F为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F→E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aCO3 化合反应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分析】
由A~F是常见物质,A为食品干燥剂,可知A为CaO,根据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及转化关系图中A、B、C的转化关系,而反应B→C,可断定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可推断B、C分别为氢氧化钙、碳酸钙;再由C(碳酸钙)、D两种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可推断出D为二氧化碳;题中说明F为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根据关系图中D(二氧化碳)、F(单质)、E的转化关系,可以判断:F为单质碳,E为一氧化碳,代入检验。 【详解】
(1)根据分析,物质C的化学式为CaCO3。
(2)反应F→E,即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反应B→C,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CaCO3;化合反应; CO2+Ca(OH)2=CaCO3↓+H2O。 【点睛】
该题为图形推断,解题关键是,认真分析题干,找到突破点,而本题突破点是A为食品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有同种金属元素,可知A为CaO,由此再结合题干与图形进行分析。
4.A、B、C、D、E是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及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人体缺乏A元素会引起贫血,B溶液呈蓝色且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B和D含有相同的阴离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