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
一、我能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12分)
mǐ cù cā chuāng bàn miàn diǎn rán ( ) ( ) ( ) ( ) yuán xiāo rán fàng luò tuó chōng yíng ( ) ( ) ( ) ( ) jiǎo huó nóng chóu hè sè shuǐ gāng ( ) ( ) ( ) ( ) 二、用横线标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6分)
万像更新( ) 灯火通霄( ) 捷然不同( ) 万不得己( ) 张灯结采( ) 各型各色( )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4分) 1.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 ) ..2.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 ( ) ..3.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 ) ..
4.“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 ..四、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12分) ( )然不同 万( )更新 张灯( )彩 两( )三( ) 毫不( )奇 行善积( ) 能歌善( ) 万不( )( )
1.快要过年了,大街两侧的商铺门口展览着各式各样的商品,特别是夜晚,全城各处( ),一派( )的气象。
2.小美是艺校的高材生,她冰雪聪明,( ),而且很热心,用她的话来说,上天赐予我生命,我就应该( ),回报社会。 五、句子广场。(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被”字句)
2.除夕真热闹。(改为反问句)
1
3.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吧。”(改为转述句) 4.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5.锅中的腊八粥沸腾了,发出响声。(改为拟人句)
六、默写填空。(4分)
1.( ),脉脉不得语。
2.《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 )。
3.《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
4.《寒食》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描写全城皆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诗句是( ) 七、回顾课文,完成练习。(11分)
1.《寒食》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写晚上的情景的诗句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你知道寒食节的哪些习俗?请至少举出三例。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迢迢”“皎皎”“纤纤”“礼
札”等。这些叠词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3.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和 两件事情,其中 略写, 写得特别详细,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
八、阅读(21分) (一)课内阅读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盖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2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1.文章开头说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是因为什么?(2分)
2.“叹气”既是在写 ,同时也是八儿的内心在叹气,他可能在想 。(2分)
3.八儿说他饿了,是真的吗?说说八儿当时内心的想法。(2分)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它的作用。(2分) 5.如果八儿吃腊八粥,会是什么样儿呢?请发挥想象写一写。(3分) (二)课外阅读
老北京春节如何吃(节选)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在今天,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当然不算是丰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马等,不仅是北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还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 “程序”是不会
3
少的。在饺子、年框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者”—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珑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当各式牵素大菜已备齐时,北京人还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条祖祭神为名的供品和传统食品,几乎全保留下来了,只是不那么引人注目。至于如今的春节,餐桌只能用“丰盛”一词所概括了什么川鲁大菜、生猛海鲜,都会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讲“新派”的人家还会到大饭馆里去“撮一顿”来喜迎新春呢!
1.读短文,说说老北京人过年吃的饺子有什么讲究。(3分) 2.在春节时,老北京人都会准备哪些美食?(4分)
3.很多传统的美食都被保留下来了,说说你最喜欢春节的哪种美食,并说明理由。(3分) 九、写作(20分) 题目:忘不了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写清楚节日中的风俗和故事。不少于400字。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