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版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必记清单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 )( 热) ①熔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 )( 热) ( )( 热) ( )( 热) ( )( 热) 定义: 叫熔化。 ( )( 热) 晶体物质: 非晶体物质: 熔化图象: t/℃ t/℃
t/min t/min
_____的熔化图像 _____的熔化图像
熔化特点: 熔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点 :
熔化的条件:⑴ ⑵
②凝固 :
定义 :物质从 变成 叫凝固。 t/℃ 凝固图象: t/℃ t/min t/min
凝固特点: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 : 全部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
凝固的条件:⑴ ⑵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 义:物质从 变为 叫汽化。
蒸定 义: 叫蒸发。
发影响因素:⑴液体的 ;⑵液体的 ⑶液体表面 。
作 用:蒸发_____(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 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沸 点: 。
腾沸腾条件:⑴达到 。⑵继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化:定义:物质从 变为 叫液化。
方法:⑴ ;⑵ 。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
脑、钨。
②凝华 定义: 的过程, 热。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1、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质量不会因为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 (mg)等。换算关系是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3、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常用太平测量质量。常见的工具还有台秤、磅秤、电子秤等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1)放:称量前要把天平放置在________________上。 (2)拨:游码__________________,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指针指向右螺母向____移动。
(4)称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到___盘,法码放在_____盘,取法码时要用______。左物右砝。 (5)读数时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加上________________
5、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______表示,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和位置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状态有关。
2.密度公式:____________ 单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m3)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g/m3=_______g/cm3。 6、物体的密度的测量 (1)一般固体密度的测量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②向量筒中注入适良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系住固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和固体的体积V2;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固体的密度。
(2)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
①用烧杯装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记下倒入液体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m2 ,求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液体的密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