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探讨(李维福)
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探讨
李维福
摘要: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近年来国有企业党建比较热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实践中,国有企业政治优势有哪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国有企业政治优势怎么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本文拟结合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党组织 政治优势 核心竞争力 转化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是我国30多年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必须要坚持的重大原则。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实现做强做优、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目标的普遍追求。多年来,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第一的球墨铸管制造商、全国第一的军需保障服务商、中国唯一的应急救援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牵头者、世界500强、央企50强企业——新兴际华集团的核心企业,公司党委围绕如何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推进企业打造“全球最强最大的球墨铸铁管研发生产基地、特种钢管研发生产基地,及国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制造用钢及高等级建筑钢材生产基地”“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和思想保证,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一、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新兴铸管公司党委提出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课题,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落实中央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要求的需要。《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中央企业党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意见》(中办发﹝2013﹞5号文)系统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
1
方法,强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向核心竞争力转化。二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党建工作政治“核心”与生产经营“中心”“两心”变“一心”,拧成一股绳,不搞“两张皮”。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既要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主动学习吸纳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文化;但同时,也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实际,保持中国特色的政治优势,把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中国化、本地化。三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钢铁行业持续遭遇寒冬,虽然新兴铸管公司经济效益一直保持了行业前三名的水平,但与国际国内先进企业相比,与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做强做优,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目标相比,还存在“大而不强”、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公司治理管控能力不够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通过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系统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二、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转化动因
实现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充分认清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所在,分析找出其转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
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独特的优势,是党的政治优势在国有企业的延伸。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政治优势。我们党历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
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
分,更加注重政治性、导向性、科学性、渗透性、实践性、群众性、针
2
对性和时效性,坚持把握好党的政治思路,坚持党的大政方针,始终与党的思想溶为一体。特别是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树立形象、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党员教育、职工队伍建设等,注重引导人、鼓舞人、理解人、关心人的理念,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培育共同的企业精神,确立共同的发展愿景,成为企业综合竞争的软实力,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绩效、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理论政策优势。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理论政策优势不仅体现在它能把与时俱进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方法和市场化运行规律;而且体现在它能够作为载体保证企业在把握发展方向和性质、选择发展道路、获取发展机会等重大决策方面提供有力保障。从根本上说,理论政策优势既要求国有企业努力实现自身发展战略与国家战略目标的相统一,同时又为实现两者的统一提供了政治保证。
三是科学决策与监督保障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党组织作为政治组织介入企业的运作,其目的之一就是减少市场经济消极作用对企业的负面冲击。国有企业党组织通过参与企业“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为代表的企业生产经营重大事项,不仅可以对决策内容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审议,把好决策内容的政治关口,保证企业发展性质和方向,而且还可以在决策程序上支持董事会实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避免在重大问题上决策失误,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贪污腐败现象发生等。同时通过落实党内各项监督机制和措施提升企业民主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引领、保障和促进作用。
3
四是组织领导和党员队伍优势。国有企业党组织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分布广泛、严密完善、富有活力的工作体系和组织构架。大多数企业领导干部都是党员,大多数生产经营骨干都是党员;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也都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去开展工作。因此,基层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和保障。
(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可谓众说纷纭。杰伊·巴尼提出了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麦肯锡公司提出了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帕特尔和帕维特提出了基于技术观的核心竞争力,还有科学家提出基于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等。无论哪一种观点,比较一致看法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淀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难以被对手模仿和复制的核心能力,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凝聚力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全员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认同,有着上下一致的企业精神,有着长期形成的文化、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有着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正是因为企业发展战略和职工个人发展紧密相连,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价值同认、目标同向、思想同频、行动同步。
二是创新力和发展力。企业的生命力源于企业的创新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多年生产经营积累的基本经验、协作流程、销售经验和专业技能,这些为资本运营、战略发展、内部管理、技术应用研发提供了不断创新的保证。同时以创新力增强企业发展力,牢牢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全新的理论认知,创新的思路举措,崭新的实践成果,推动企业不断超越和发展。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