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4-15-1上社政试卷样本
14-15学年第第一学期九年级月测考试试卷(社会卷)
(温馨提示: 满分100分,限时100分钟。所有答案必须使用蓝黑色钢笔或水笔答在答题卷上。请看清题目,仔细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读右边的《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表》, 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英 美 德 法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D.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被摧垮的帝国主义是( )
A.俄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德国 3.美国在1917年4月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主要原因有( )
①协约国的成败与美国利益相关 ②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危害较大 ③参战得到美国国内的一致支持④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霸权的需要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即列强的掠夺和侵略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5.关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B.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C. 彻底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这一体系没能够维持下去 6.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竞相对清政府提供贷款,目的是为了( )
①攫取高额回扣和利息 ②长期把持中国海关 ③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④扩大在华势力 A. 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某一历史网站上展开了关于“辛亥革命”的大讨论,下面四个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辛亥革命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8.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现象的叙述,不正确是( ) A.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北洋军阀控制各省政权 C. 思想文化一度繁荣 D.北京政府更迭频繁 9.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 A.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B.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C. 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D.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
10、与物质生活的变化相比,思想观念的变化显得更艰难,更深刻。下列变化中属于思想观念变化的有( )
①科举考试被废除,现代教育制度开始确立②清代官服演变成中山装 ③对地位高的人称“先生”④妇女在教育、新闻、政治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④
1
11.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
A.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B.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C. 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 D.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
12.史学界认为,1917年是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一年,主要依据是这一年( ) A.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B.诞生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俄国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斯大林模式”弊病的是( )
A.片面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B.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 C.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 D.注意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14.与以往资本主义政府的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 A.促进了社会发展 B.国家对金融的干预
C.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15.孙中山、凯末尔、甘地思想的共同点是( )
A. 都以建立独立共和国为目标 B.都具有反宗教的世俗主义思想 C. 都以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 D.都主张向苏俄学习
16.某校九年级(1)班小利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有( )www-2-1-cnjy-com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②它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给20世纪初期的中国革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辛亥革命爆发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出现 18.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新”主要体现在 ( ) A.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B.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C.释放了被捕学生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 ①维新思想一百日维新 ②三民主义一五四运动
③“民主?‘科学”一新文化运动 ④马克思主义一中共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多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 )2·1·c·n·j·y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二、非选择题( 共60分。)
21.材料一:1870~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14分)
2
项 国 家 目 187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位次 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量位次 英国 1 3 3350万 1 法国 2 4 1060万 2 美国 3 1 30万 5 德国 4 2 290万 4 1913年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及位次
材料二:“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
材料三: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 国家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军费开支增长率 270% 110% 80% 19%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力量对比变化导致了哪次战争的爆发?(2分)在这场战争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怎样的要求?(2分)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德国提出这样的要求?(2分)依据材料三指出,德国为实现上述要求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今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战争是人类的伤痛,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未来世界的美好祝福。(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22.玉林市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决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知识回顾
(1)辛亥革命100周年是哪一个?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哪个省?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3分) 【探究二】资料收集:以下是三位同学收集到的资料。
乙:⑤1914年,北京普通民众“至今剪辫子者甚稀” ⑥“自强”、“求富”
丙:⑦“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 ⑧“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探究三】分析整理
3
(2)诸认直分析以卜收集到的瓷料,选择最恰当的三项填入下表相应位置,并写出结论。 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思想观念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探究四】探究体会
(3)材料⑤对研究辛亥革命有何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3、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一篇《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订正。(10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12年3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天津,并逐渐开始独揽大权。1913年,袁世凯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此后,他下令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约法》,公布《大总统选举法》。为了恢复帝制,获得德国的支持,袁世凯接受了对中国权益损害严重且设计范围深广的“二十一条”。1915年底,袁世凯改国号中华帝国,宣布接受帝制,定1916年为天宝元年。复辟帝制遭到了各阶层人士的群起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21教育网
1)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一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向美国人民表示:“我们对未来并不失望,因为美国人民并没有失望??让我明确地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1)材料中的美国总统是指谁?(2分)
4
相关资料(填序号)(3分) 结论(3分) ④
(2)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什么?(2分)
(3)这位总统是在什么背景下说这段话的?他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措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他的措施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怎样的作用?(6分)
25. 材料一:小强高兴地对父母说:“今天是我的节日。”他接着说:“191 9年,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街头,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进行了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小强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3分)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1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第一本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21教育网
(2)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4分)
(3)上面三个人物是哪次会议的参加者?(2分)有利于这次大会召开的国际条件是什么?(2分)这次大会有何历史意义?(2分)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