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高月考试题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职高语文试卷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缠绞(jiǎo) 柔滑(huá) 精致(zhì) 气喘(chuǎn) ....B包裹(guǒ) 晌午(shàng) 告辞(cí) 脱缰(jiāng) ...C菱角(léng) 怨恨(yuàn) 穿梭(suō) 监视(jiān) ....D吆喝(yāo) 抵挡(dǎng) 凫水(fù) 横样子(héng)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佳肴 惆帐 鲈鱼 晚餐 B赔偿 颈项 润湿 请柬 C矫媚 捡省 衣褶 陶醉 D玫瑰 难堪 烦闷 犹豫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俟我于城隅 等待 B夫子哂之 微笑 ..C假舟楫者 凭借 D以吾一日长乎尔 高 ..4.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揣测 瑞雪 惴惴不安 水流湍急 B、客人 恪守 洛阳纸贵 束之高阁 ........C、录用 俸禄 绿林好汉 碌碌无为 D、弹劾 隔阂 刻不容缓 言简意赅 ........5.下列句子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开掘生活的笔找到了,那五彩缤纷的生活就会不绝如缕地向你倾泻出来。 ....B.他虽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坚守党的秘密。 ....
C.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短篇小说集,顶多有一两篇还算差强人意。 ....D.一位普通的六旬市民,凭匹夫之勇,抓住了一个小偷。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计算机最初一批设计者表达年份时简单地使用了二位数字,从而造成了______世界的“千年难题”。
②这片昔日沉寂的原野上,现在_______有了一群牦牛,怎不叫人高兴呢?。 ③熟人都知道,他对人是十分热心的,_________不大容易看得出来。
④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个别企业、个人借改革之机大肆______国家财产。
A.困扰 果然 只是 侵蚀 B.困惑 居然 但是 侵蚀 C.困扰 居然 只是 侵吞 D.困惑 果然 但是 侵吞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B“出来吧,你们!”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C小船活像离开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D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您家父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他老人家就行了。 ..
B.犬女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舍弟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
9. 选出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3分) (1)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业,而闻者彰(清楚) .(2)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深水) .(3)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辆) .(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追求) .(5) 用心一也(使用) .
(6) 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7) 假舆马者(车) .
(8) 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
A.(1)(2)(3)(4)(5) B.(5)(6)(7)(8)(1) C.(1)(2)(6)(7)(8) D.(2)(3)(5)(7)(8)
10.对下列各句表达方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②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 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③威海,你可知道,冰心曾为你流过多少泪! ④他恰好存着这么一笔款子,预备买一杆猎枪。
A. ①抒情 ②记叙 ③议论 ④描写 B. ①抒情 ②描写 ③议论 ④记叙
C. ①议论 ②描写 ③抒情 ④记叙 D. ①议论 ②记叙 ③抒情 ④描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A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 (破旧、破烂、陈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B她跟最 (亲密、亲切、亲爱)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分别是 、 、
3. 名句填空
(1)己所不欲, 。
(2).君子生非异也, 。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5).故不积跬步, 。 4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荀子(约前313~前238) 后期赵国人,古代著名的 ,先秦时期 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的著作收在《 》里,《劝学》的“劝”的意思是 。
第Ⅱ卷
三诗歌鉴赏(每空2分,共8分)
客 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于领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5请描绘首联所写草堂外的景象
。“但见”二字透露出诗人
的心情。
6颈联写的内容是 ;“无兼味”、“只旧醅”表达
了诗人对客人怎样的感情?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共14分)
关于父亲的故事(节选)
范春歌
①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年校园翻建校舍。下课后趴在教室的走廊上观看工人们忙碌地盖房子,成为我在枯燥的校园生活中最开心的事。班上的同学渐渐注意到,工程队里有一位满身泥浆的工匠常常来到教室外面,趴在窗台上专注地打量我们,后来又发现,他热切的目光似乎只盯着前排座位上的一个女孩子。还有人发现,他还悄悄地给她手里塞过两个热气腾腾的包子。
②这个发现使全班轰动了,大家纷纷询问那个女孩子,工匠是她家什么人?女孩红着脸说,那是她家的一个老街坊,她继而恼怒地埋怨道“这个人实在讨嫌!”声称将让她的已经参加工作的哥哥来教训他。大家觉得这个事情很严重,很快就报告了老师,但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消息更令人吃惊,那位浑身泥浆的男人是她的父亲,她的父亲很晚才有了她这个女儿,
这次随工程队到学校来盖房子,不知有多高兴。每天上班,单位发两个肉包子做早餐,他自己舍不得吃,天冷担心包子凉了,总是揣在怀里偷偷地塞给她,为了多看一眼女儿上课时的情景,常常从脚手架上溜下来躲在窗口张望,为这没少挨领导的训。但她却担心同学们知道父亲是个建筑工太掉分。
③工程依然进行着。有一天,同学们正在走廊上玩耍,工匠突然跑过来大声叫喊着他女儿的名字,这个女同学的脸色骤然变得铁青,转身就跑。工匠在后面追,她停下来冲着他直跺脚:“你给我滚!”工匠仿佛遭到雷击似的呆在原地,两行泪水从他水泥般青灰的脸上滑下来。稍顷,他扬起了手,我们以为接下来将会是一个响亮的耳光从女孩的脸上响起。但是,响亮的声音却发自父亲的脸上,他用手猛地搧向了自己。老师恰恰从走廊上经过,也被这一幕骇住了,当她扶住这位已经踉踉跄跄的工匠时,工匠哭道:“我在大伙面前丢人了,我丢人是因为我生出这样的女儿!”
④那天女孩没有上课,跟她父亲回家了,父亲找女儿就是来告诉她,母亲突然发病。 ⑤不知为什么,那年翻修校园的工期特别长。工匠再也没有出现在校园里,女孩也是如此,她一个学期没有念完就休学了。有一次,我在街上偶然遇见了工匠,他仍然在帮别人盖房子,但人显得非常苍老,虽然身上没有背一块砖,但腰却佝偻着,仿佛背负着一幢水泥楼似的。
⑥儿女对父亲的伤害是最沉重的,也最彻底,它可以让人们眼前一个大山般坚强的男人轰然倒下。同样的道理,儿女的爱和尊重,能让一个被视为草芥的父亲像山一般挺立。 7.作者描述这段故事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和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使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1)她继而恼怒地埋怨道:“这个人实在讨嫌!” 描写(1分)
(2)为了多看一眼女儿上课时的情景,常常从脚手架上溜下来躲在窗口张望,没少挨
领导的训。 描写(1分)
8.这则故事展示了一位吃苦耐劳、悉心照顾女儿的慈父形象。从哪些细节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女儿的关爱?至少列出两点。你觉得这样的关爱对吗? (6分)
9.第⑤段中工匠“虽然身上没有背一块砖,但腰却佝偻着,仿佛背负着一幢水泥楼似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分)
10.作者为什么说“儿女对父亲的伤害是最沉重的,也最彻底”?(3分)
五.阅读与表达能力训练(8分,每题4分)
11.仿照下面句子格式续写一个与之构成连贯的排比句。
如果你是一棵树,就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12.根据下面提示,仿写句子。
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海对山说: 。
六.作文(45分)
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一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
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立意自定②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题目自拟 ④ 不准抄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