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上海市闵行区2017级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上海市闵行区2017级高三二模考试
语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憔悴损,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2)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句用典
抒情,杜甫《登楼》中与其手法相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有四位同学春游到一处景点,相约每人用古诗来表达对眼前秀美春光的欣喜
之情,下列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B.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C.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D.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戏曲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脉。毋庸讳言,其传承发展遇到了困境,观众逐步流失,市场慢慢萎缩,令人担忧。一些戏曲人士自恃正宗,不肯轻易改变,_____________
_________,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①在文化市场多元丰富的今天 ②否则看戏的观众会越来越少 ③让戏曲在文艺百花园中风采依旧 ④但相当多的观众觉得戏曲要与时俱进
⑤如何守正创新 A.③⑤①②④
D.④③②⑤①
B.⑤③①④②
C.④②①⑤③
二、阅 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与社会
王水雄
①网络空间因“网络游戏”而进一步拓展,人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格局随之而变,“游戏”越来越多地紧密地介入其中,形成“个人—游戏—社会”的关系链条,充实乃至部分替代传统的“个人—组织—社会”关系格局。人类生活呈现出“游戏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游戏化”这样两种相向而行的过程,在这里,游戏与娱乐、生存、生活乃至劳动的场景彼此镶嵌在一起。 ..
②“游戏的社会化”是指基于快捷的网络信息传播能力,过去只有“相聚”在特定时空中才能玩的游戏,现在可在远隔重洋的两人、数人乃至成百上千人之间玩起来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或通过游戏平台内置的系统,或通过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通信工具或软件加以沟通联系,甚至在不限于户内的特定空间中通过肢体动作进行虚拟的“身体接触”“仪式互动”,使得个人、游戏与社会之间通过现实与网络空间的交融与渗透。
③“社会的游戏化”指基于互联网平台、智能携带或穿戴式设备,人们的日常活动信息被多媒体化,更容易被“看见”,被相互比较,进而被纳入仪式性、比赛性或玩闹性表达和活动之中的过程。该过程能使相关社会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定程度的比赛感、紧张感。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微信运动”,在腾讯开发的类似计步数据库的公众账号中,用户通过关注微信运动公众号查看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也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运动量的PK或点赞。
④这两个日益明显的过程表明“游戏化社会”正在来临。其包含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许多涉及生存与发展的选择性、匹配性事务甚至劳动,被设置得像玩游戏一样。这样可减少事情原本具有的“神秘性”,增加公开性。第二,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