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0:33:55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

(2013浙江文综,4分)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第1题。

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分布及空气运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雾霾天气一般在静风或无风、大气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图①中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此种情况下空气对流运动显著,雾霾最容易扩散。

(2013天津文综,8分)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下图,回答2~3题。

2.据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风暴潮的成因及等压线图的判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可以判断甲、丙、丁三地均吹离岸风,又根据题中所给材料“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可以判断甲、丙、丁三地均不是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乙地距低压中心近,且位于低压系统的东侧,吹向岸风,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

3.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 A.完善预警系统 C.修筑沿海堤坝

B.围海造田 D.建防护林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风暴潮的防御措施,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完善预警系统无法改变海水涌向陆地的情况;围海造田会加重风暴潮的危害;修筑沿海堤坝可以有效阻止海水涌向陆地,能有效抵御风暴潮;建防护林虽然对风暴潮有一定阻挡作用,但其效果不如修筑沿海堤坝明显。

(2013北京文综,4分)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解析:选B 本题以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大气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①会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减弱,②会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反射等削弱太阳辐射能力增加,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会减少;出现雾霾天气,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④在夜间会增加。

(2013天津文综,4分)读下图,回答第5题。

5.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上图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

6.(2013安徽文综,21分)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

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其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题,描述气压分布应主要从数值、弯曲方向和疏密状况三方面进行;从数值来说,图示区域气压的数值差异大,最高气压大于1 020 hPa,最低气压小于985 hPa,西南和东南部地区气压数值高,中北部地区气压数值低;从弯曲方向来看,图示区域等压线弯曲明显,高压中心出现在图示区域西部,低压中心出现在图示区域中北部;从疏密状况来看,图示区域中部偏北地区等压线分布密集,气压梯度力大。第(2)题,虚线范围内等压线比较密集,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风力大,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易形成沙尘暴;此前图示区域气温回升较快,近地面大气存在较强的上升气流,有利于沙尘抬升;受冷锋锋前干燥暖气团的影响,难有降水;偏西风风力强劲,有利于大范围沙尘暴的形成。

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

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2012天津文综,8分)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7~8题。

7.据上图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纬度地区的气温季节变化最明显。读图可知,图②中中纬度地区气温最高,图③中中纬度地区气温最低,因此图②表示第三季度(7、8、9三个月),图③表示第一季度(1、2、3三个月);第四季度(10、11、12三个月)时,中纬度地区受来自北方冷空气的影响,平均气温要低于第二季度(4、5、6三个月),可推知图①为第四季度,图④为第二季度。综上可知,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排序为③→④→②→①,故选C。

答案:C

8.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上图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

解析:读图可知,K城市位于印度半岛西南部,地处热带(全年气温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为雨季,降水丰富,冬季为旱季,降水量较少。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

答案:D

(2011全国文综,12分)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

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C.乙地比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D.丙地最稳定

解析:垂直方向上,温差越大,大气对流运动越强烈,大气越稳定。图中甲、乙、丙三地由地面距离高空2 500m高空范围内,垂直温差最小的是丙地,故丙地大气最稳定。

答案:D

10.正午前后( )

搜索更多关于: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 (2013浙江文综,4分)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第1题。 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分布及空气运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雾霾天气一般在静风或无风、大气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图①中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此种情况下空气对流运动显著,雾霾最容易扩散。 (2013天津文综,8分)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