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处理:给排水专业知识100问
当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和地质等自然情况;
材料、设备、电能和补给水的供应情况;
场地布置和施工条件;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施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89、冷却塔在厂区平面布置中的位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在寒冷地区冷却塔应布置在厂区主要建筑物记录天配电装置的冬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冷却塔应布置在储煤场等粉尘污染源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冷却塔应远离厂区内露天热源;
冷却塔之间或冷却塔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除应满足冷却塔的通风要求外,还应满足管、沟、道路、建筑物的防火和防爆要求。以及冷却塔和其他建筑物的施工和检修场地要求;
冷却塔的位置不应妨碍工业企业的扩建。
90、简述减低冷却塔噪音的措施有哪些?
答:机械通风冷却塔应选用降低噪音型的风机设备;
应改善配水和集水系统,降低淋水噪音;
冷却塔周围宜设置消音措施;
冷却塔的位置应远离对噪音敏感的区域。
91、简述淋水填料的型式和材料选择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塔型;循环水的水温和水质;填料的热力特性和阻力性能;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稳定性;填料的价格和供应情况;施工和检修方便;填料的支撑方式和结构。
92、冷却塔的配水系统设计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冷却塔的配水系统设计应满足在同一设计淋水密度区域内配水均匀、通风阻力小、能量消耗低和便于维修等要求,并应根据塔型、循环水质等条件按下列规定选择:
逆流式冷却塔宜采用管式或槽式结合的型式;当循环水含悬浮物和泥沙较多时宜采用槽式;
横流式冷却塔宜采用池式或管式;
小型机械通风逆流式冷却塔宜采用管式或螺旋布水器。
93、管式配水系统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配水干管起始断面设计流速宜为1. 0-1.5m/s,大型冷却塔此流速可适当提高;
利用支管使配水干管通成环网;
配水干管或压力配水槽的末端必要时应设通气孔及排污设施。
94、槽式配水系统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主水槽的起始断面设计流速采用0.8-1.2m/s;配水槽的起始断面设计流速采0.5-0.8m/s;
配水槽夏季的正常设计水深应大于溅水喷嘴内径的6倍,且不应小于0.15m;
配水槽的超高不应小于0.1m;在可能出现的超过设计水量工况下,配水槽不溢流;
配水槽断面净宽不应小于0.12m;
95、主、配水槽均宜水平设置,水槽连接处应圆滑,水流转弯角不大于90°配水池设计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池内水流平稳,夏季正常设计水深应大于溅水喷嘴内径或配水底孔直径的6倍;
池壁超高不宜小于0.1m;在可能出现大的超过设计水量工况下不应溢流;
池底宜水平设置;池顶宜设盖板或采取防止关照下滋生菌藻的措施。
96、冷却塔的集水池应符合哪些相关要求?
答:集水池的深度一般不大于2.0m。
集水池应有溢流,排空及排泥措施;
池壁的超高不小于0.3m;小型机械性通风冷却塔不得小于0.15m;
出水口应有拦污设施。
集水池周围应设回水台,其宽度为1.0-3.0m,坡度为3%-5%。
敷设在集水池内的进水管,应有防止当管道放空时浮管的措施。
97、冷却塔应包括哪些附属设施?
答:通向塔内的人孔;从地面通向塔内和塔顶的扶梯或爬梯;配水系统顶部的人行道和栏杆;塔顶的避雷保护装置和指示灯;运行监控的仪表。
98、简述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方案的选择考虑哪些因素?
答: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换热设备设计对污垢热阻值和腐蚀率的要求,结合下列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水源可供的水量及其水质;设计的浓缩倍数(对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法所要求的控制条件;旁流水和补充水的处理方式;药剂对环境的影响。
99、简述敞开式系统中热设备的循环冷却水侧流速和热流密度应符合那些规定?
答:管程循环冷却流速不应小于0.9m/s;壳程循环冷却水流速不应小于0.3m/s;热流密度不宜大于58.2kW/m2。
100、简述冷却水腐蚀控制中常用的缓蚀剂有哪些?
答:主要有如下几类缓蚀剂:
氧化膜型缓释剂:这类缓蚀剂直接或间接产生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阻止腐蚀和结垢;水中离子沉淀膜型缓蚀剂:这种缓蚀剂与溶解于水中的离子生成难溶盐或络合物,在金属表面上析出沉淀,形成防蚀膜。 金属离子沉淀膜型缓蚀剂:这种缓蚀剂是使金属活化溶解,并在金属离子浓度高的部位与缓蚀剂形成沉淀,产生致密的薄膜,缓蚀效果良好;吸附膜型缓蚀剂:这种有机缓蚀剂的分子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亲水基即极性能有效地吸附在洁净的金属表面上,而将疏水基团朝向水侧,阻碍水和溶解氧向金属扩散,以抑制腐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