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处理:给排水专业知识100问
当原水含铁量低于6.0mg/L、含锰量低于1.5mg/L时,可采用:
原水曝气——单级过滤。
当原水含铁量或含锰量超过上述数值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必要时可采用:原水曝气——一级过滤——二级过滤。
当除铁受硅酸盐影响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必要时可采用:
原水曝气——一级过滤——曝气——二级过滤。
71、曝气装置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常用的曝气方法有哪些?
答:曝气装置应根据原水水质、是否需去除二氧化碳以及充氧程度的要求选定。可采用跌水、淋水、喷水、射流曝气、压缩空气、板条式曝气塔、接触式曝气塔或叶轮式表面曝气装置曝气。
72、当采用跌水装置时,其主要参数值如何确定?
答:采用跌水装置时,跌水级数可采用1~3级,每级跌水高度为0.5~1.0m,单宽流量为20~50m3/(m?h)。
73、当采用淋水装置( 穿孔管或莲蓬头 )时,其主要参数值如何确定?
答:采用淋水装置 ( 穿孔管或莲蓬头 ) 时,孔眼直径可采用4~8mm,孔眼流速为1.5~2.5m/s,安装高度为1.5~2.5m。当采用莲蓬头时,每个莲蓬头的服务面积为1.0~1.5m2。
74、当采用接触式曝气装置时,其填料层参数值如何确定?
答:采用接触式曝气塔时,填料层层数可为1~3层,填料采用30~50mm粒径的焦炭块或矿渣,每层填料厚度为300~400mm,层间净距不宜小于 600mm。
75、当采用叶轮表面曝气装置时,其主要参数值是多少?
答:采用叶轮表面曝气装置时,曝气池容积可按20~40min处理水量计算,叶轮直径与池长边或直径之比可为1:6~1:8,叶轮外缘线速度可为4~6m/s。
76、除铁、除锰滤池的滤料宜采用什么材料?滤料参数值为多少?
答:除铁、除锰滤池的滤料宜采用天然锰砂或石英砂等。除铁、除锰滤池滤料的粒径:石英砂宜为dmin=0.5mm,dmax=1.2mm;锰砂宜为dmin=0.6mm,dmax=1.2~2.0mm;厚度宜为800~1200mm;滤速宜为5~7m/h。
77、饮用水除氟常采用哪些方法?
答:饮用水除氟可采用混凝沉淀法、活性氧化铝吸附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
78、简述水的软化处理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基于溶度积原理:加入某些药剂,把钙、镁离子转变成难溶化合物使之沉淀析出,又称水的药剂软化法或沉淀软化法。
基于离子交换原理:利用某些离子交换剂具有的阳离子与水中钙、镁离子进行交换,达到软化的目的,又称离子交换法。
基于电渗析原理: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通过离子的迁移,在进行水的局部除盐的同时,达到软化目的。
79、简述水厂厂址确定中应注意的事项?
答:给水系统布局合理;不受洪水威胁;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有便于远期发展控制用地的条件;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少拆迁,不占或少占农田;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80、水厂生产构筑物的布置有哪些要求?
答:高程布置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条件,力求流程通畅、能耗降低、土方平衡。
在满足各构筑物和管线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水厂各构筑物应紧凑布置。寒冷地区生产构筑物应尽量集中布置。
生产构筑物间连接管道的布置,宜水流顺直、避免迂回。
81、简述水厂内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道路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水厂宜设置环行道路;大型水厂可设双车道,中、小型水厂可设单车道;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3.5m,双车道为6m,支道和车间引道不小于3m;车行道尽头处和材料装卸处应根据需要设置回车道;车行道转弯半径6~10m;人行道路的宽度为1.5~2.0m。
86、排水池调节容积应如何确定?
答:当排水池只调节滤池反冲洗废水时,调节容积宜按大于滤池最大一次反冲洗水量确定;
当排水池处调节滤池反冲洗废水外,还接纳和调节浓缩池上清液时,其容积还应包括接纳上清夜所需调节容积。
87、当调节池废水用水泵排出时,排水泵的设置应符合那些相关要求?
答:排水泵的容量应根据反冲洗废水和浓缩池上清液等的排放情况,按最不利工况确定;
当排水泵出水回流至水厂时,其流量应尽量可能连续、均匀;
排水泵台数不宜少于2台,并设置备用泵。
88、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类型应如何选择?
答: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类型选择,应根据生产工艺对循环水的水量、水温、水质和供水系统的运行方式等要求选择,并结合以下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