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中级教程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单片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51系列单片机在片内集成了哪些主要逻辑功能都件?各个逻辑部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80C51系列单片机在片内集成了以下主要逻辑功能部件及分别有如下的主要功能: (l)CPU(中央处理器):8位
功能:中央处理器由中央控制器与运算器一起构成。中央控制器是识别指令并根据指令性质控制计算机各组成部件进行工作的部件。 (2)片内RAM:128B
功能:在单片机中,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来存储程序在运行期间的工作变量和数据,所以称为数据存储器。一般在单片机内部设置一定容量(64B至256B)的RAM。这样小容量的数据存储器以高速RAM的形式集成在单片机内以加快单片机运行的速度。同时这种结构的RAM还可以使存储器的功耗下降很多。 (3)特殊功能寄存器:21个
功能:特殊功能寄存器(SFR)是80C51单片机中各功能部件所对应的寄存器用以存放相应功能部件的控制命令、状态或数据的区域。这是80C51系列单片机中最有特色的部分。现在所有80C51系列功能的增加和扩展几乎都是通过增加特殊功能寄存器(SFR)来达到的。 80C51系列单片机设有128B内部数据RAM结构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空间区。除程序计数器PC和4个通用工作寄存器组外其余所有的寄存器都在这个地址空间之内。 (4)程序存储器:4KB
功能:80C51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经调试正确的应用程序和表格之类的固定常数。由于采用16位的程序计数器PC和16位的地址总线,因而其可扩展的地址空间为64KB,而且这64KB地址空间是连续、统一的。 (5)并行I/O口:8位4个
功能:为了满足“面向控制”实际应用的需要,80C51系列单片机提供了数量多、功能强、使用灵活的并行I/O口。80C51系列单片机的并行I/O口不仅可灵活地选作输人或输出,而且还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它既是I/O口又是系统总线或是控制信号线等,从而为扩展外部存储器和I/O接口提供了方便,大大拓宽了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6)串行接口:全双工1个
功能:全双工串行I/O口提供了与某些终端设备进行串行通信或者和一些特殊功能的器件相连的能力;甚至可用多个单片机相连构成多机系统使单片机的功能更强和应用更广。 (7)定时器/计数器:16位2个
功能:在单片机的实际应用中定时器/计数器提供精确的定时或者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为了减少软件开销和提高单片机的实时控制能力,因而均在单片机内部设置定时器/计数器电路通过中断实现定时/计数的自动处理。 (8)片内时钟电路:1个
功能:计算机的整个工作是在时钟信号的驱动下按照严格的时序有规律地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执行各种操作的。各种计算机均有自己的固定时序和定时电路。同样80C51系列单片机内部也设有定时电路只须外接振荡元件即可工作。外接振荡元件一般选用晶体振荡器或用价廉的RC振荡器,也可用外部时钟源作振荡元件。近来也有的单片机将振荡元件也集成在芯片内部,这样不仅大大缩小了单片机的体积同时也方便了使用。
2.2: 80C51系列单片机有哪些信号需要芯片引脚以第二功能的方式提供?
答:
第一功能 第二功能 串行口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中断
P3.2 INT0 外部中断0 P3.3 INT1 外部中断1 定时器/计数器
P3.4 T0定时器/计数器0的外部输入 P3.5 T1定时器/计数器1的外部输入 数据存储器选通
P3.6 WR外部存储器写选通低电平有效输出
P3.7 RD外部存储器读选通低电平有效输出
定时器/计数器
P1.0 T2定时器T2的计数端 P1.1 T2EX定时器T2的外部输入端
2.3: 程序计数器(PC)作为不可寻址寄存器有哪些特点?地址指针DPTR有哪些特点?与程存计数器(PC)有何异同?
答:
(1)程序计数器(PC)作为不可寻址寄存器的特点:
程序计数器PC是中央控制器申最基本的寄存器是一个独立的计数器,存放着下一条将程序存储器中取出的指令的地址。 程序计数器PC变化的轨迹决定程序的流程。程序计数器
的宽度决定了程序存储器可以寻址的范围。 程序计数器PC的基本工作方式有:
①程序计数器PC自动加1。这是最基本的工作方式也是这个专用寄存器被称为计数器的原因。
②执行条件或无条件转移指令时程序计数器将被置入新的数值,程序的流向发生变化。变化的方式有下列几种:带符号的相对跳转SJMP、短跳转AJMP、长跳转LJMP及JMP@A+DPTR等。
③在执行调用指令或响应中断时:
●PC的现行值即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送入堆栈加以保护;
●将子程序的入口地址或者中断矢量地址送入PC程序流向发生变化执行子程序或中断服务程序;
●子程序或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毕遇到返回指令RET或RETI时将栈顶的内容送到PC寄存器中,程序流程又返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执行。 (2)地址指针DPTR的特点:
地址指针DPTR的特点是它作为片外数据存储器寻址用的地址寄存器(间接寻址)。 (3)地址指针DPTR与程序计数器PC的异同 ①相同之处:
●两者都是与地址有关的、16位的寄存器。其中PC与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有关,而DPTR与数据存储器的地址有关。
●作为地址寄存器使用时PC与DPTR都是通过P0和P2口(作为16位地址总线)输出的。但是PC的输出与ALE及PSEN有关,DPTR的输出则与ALE、RD及WR相联系。 ②不同之处:
●PC只能作为16位寄存器对待,由于有自动加1的功能故又称为计数器; DPTR可以作为16位寄存器对待,也可以作为两个8位寄存器对待。
●PC是不可以访问的,有自己独特的变化方式,它的变化轨迹决定了程序执行的流程; DPTR是可以访问的,如MOV DPTR,#XXXXH INC DPTP
2.4: 80C51存储器在结拘上有何特点?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各有哪几种地址空间?访问片内RAM和片外RAM的指今格式有何区别?
答:
(1)80C51存储器在结构上的特点:
80C51采用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截然分开、分别寻址的哈佛(Harvard) 结构。 (2)在物理上和逻辑上的地址空间:
①在物理上设有4个存储器空间:片内程序存储器、片外程序存储器、片内数据存储器、 片外数据存储器。
②在逻辑上有3个存储器地址空间:片内、片外统一的64KB程序存储器地址空间,片内256B(或384B)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片外64KB的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 (3)访问片内RAM和片外RAM的指令格式 访问片内RAM采用MOV格式; 访问片外RAM采用MOVX格式。
2.5: 80C51单片机的EA信号有何功能?在使用80C31时EA信号引脚应如何处理?
答:
(1)80C51单片机的EA信号的功能:
EA为片外程序存储器访问允许信号低电平有效;在编程时,其上施加21V的编程电压。 EA引脚接高电平时,程序从片内程序存储器开始执行,即访问片内存储器; EA引脚接低电平时,迫使系统全部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程序。 (2)在使用80C31时,EA信号引脚的处理方法:
因为80C31没有片内的程序存储器,所以在使用它时必定要有外部的程序存储器EA信号引脚应接低电平。
2.6: 片内RAM低128单元划分为哪三个主要部分?各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l)工作寄存器组(00H~lFH)
这是一个用寄存器直接寻址的区域,内部数据RAM区的0~31(00H~lFH),共32个单元。它是4个通用工作寄存器组,每个组包含8个8位寄存器,编号为R0~R7。 (2)位寻址区(20H~2FH)
从内部数据RAM区的32~47(20H~2FH)的16个字节单元,共包含128位,是可位寻址的RAM区。这16个字节单元既可进行字节寻址,又可实现位寻址。 (3)字节寻址区(30H~7FH)
从内部数据RAM区的48~127(30H~7FH),共80个字节单元,可以采用间接字节寻址的方法访问。
2.7: 80C51设有 4个通用工作寄存器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用?如何实现工作寄存器现场保护?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