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郑州市惠济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初步方案范文
3、缺乏文化概念的注入和经济的释放。 4、旅游辐射能力不强,产业带动不明显。 5、缺乏整体营销,旅游认知度低。
惠济区成立时间不长,以上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合理统筹、科学规划,就会很快解决,变劣势为优势。 三、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
1、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市场向休闲度假市场过渡; 2、由旅行社为主导的市场向散客自主旅游过渡; 3、由走马观花的消费方式向深度体验消费过渡; 4、由城市休闲市场向近郊和景区休闲度假过渡; 5、由城市商务会议向景区休闲商务会议过渡。
中国经济日益重视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将旅游作为拉动内需的有效手段,拟定国民休闲旅游计划,旅游产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二)河南省旅游市场现状
1、2002-2006年河南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亿人次,其中国内游客亿人次,占接待总量的;
2、河南旅游客源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而国内市场又以省内游客为主,外地客源规模持续增长。
(三)旅游市场规模预测
2005年河南省接待国内游客超过1亿人次,预计2010年将达到2亿人次。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周末假日旅游”的普及,郑州市300余万市民成为惠济区未来旅游的消费主力军。
(四)客源市场定位
核心市场:郑州市近800万居民及每年产生的200余万商务游客。
辅助市场:郑州市周边城市居民及知名景点和黄金旅游线路所带来的过境游客。 市场策略:近期以郑州本地及周边市场为主,中远期开拓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以及港澳台、日韩、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四、发展格局研判
惠济区位于郑州市近郊,处在郑汴洛黄金旅游线路的中心位置,在整个郑州市、中原城市群乃至河南省的旅游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及郑州市的相关旅游规划,惠济区应该重点发展以文化古荥、生态黄河、都市近郊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构筑郑州市环城游憩带上的重要节点。 五、目标与定位 (一)旅游发展目标
以创意为理念,以效益为核心,依托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地缘优势,着力发展现代高端休闲经济产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惠济区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建设郑州市旅游强区,并完成三个跨越:
近期(2010~2015年):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核心景区,完成由资源到产品的跨越;
中期(2016~2020年):形成规模效应,构建产品体系,完成由产品到产业的跨越;
远期(2021~2025年):塑造城市品牌,突出旅游目的地形象,完成由产业经济到城市发展的跨越。 (二)旅游发展定位 1、整体定位
郑州市休闲经济中心; 河南省高端度假基地;
国内外知名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2、产业定位
国民经济层面:先导型支柱产业; 城市发展层面:动力型朝阳产业; 社会效益层面:环保型和谐产业。 3、产品定位
高端休闲度假,即:
(1)以黄河为主要特色的休闲度假 (2)以文化为丰富内涵的休闲度假 (3)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休闲度假 (4)以健康快乐为目的的休闲度假 六、整体规划构想
一廊,两翼,五大板块,九个经济 (一)一廊
即:沿大河路(或北四环)分布的百里旅游文化长廊,形成惠济旅游的形象长廊和发展轴线。
三个支撑:古汉文化,惠济文化,黄河文化。 (二)两翼
即:分布在旅游文化长廊两侧的南部文化翼和北部生态翼。
1、南部文化翼:以文化为核心,以“火”为特色,突出创意概念,依托纪公庙、河南省体育中心、郑州市创意产业园三大核心项目,自西向东依次形成文化之火、健康之火和创意之火。 2、北部生态翼:以生态为核心,以“水”为内涵,突出效益理念,依托广武山(邙山)、黄河西滩、黄河东滩三大核心区域,自西向东依次形成文明之水、和谐之水和生态之水。 (三)五大板块 即:高端度假、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综合服务、生态观光五大板块,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五大旅游产业集群。 1、高端度假板块 规划思路:以“黄河-邙山-温泉”为资源依托,以黄河大观四季温泉度假区为核心,整合景区景点,把历史文化、山河景观与现代休闲度假概念结合,打造极品度假胜地,培育惠济旅游的核心拳头产品和产业集聚群。 景区景点:黄河大观四季温泉度假区,黄河风景名胜区,思念果岭山水,金顶植物园,新动物园,鹿鸣农庄。 2、文化体验板块 规划思路:以纪公庙为核心,突出“古庙、古城、古遗址、古民俗”的特色,打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汉代历史画卷和文化长廊,形成以文化与民俗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集群。 景区景点:纪公庙,城隍庙,汉代冶铁遗址,荥阳古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