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库及答案整理版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库及答案整理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9:21:01

1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R 14.“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W

15.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购买支出。R 16.财政赤字成为西方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普遍现象。R 四、概念联线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税收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3.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5.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6.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7.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8.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9.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10.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第十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2.利率越低()D.实际货币需求量越多,而货币流通速度越慢 3.在下列选项中不是M1组成部分的是()C.定期存款 4.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M1

6.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B.中央银行

7.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B.公开市场业务 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C.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

9.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它的意图是()D.降低利息率水平 11.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12.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C.增加贷款 13.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减少和利率提高 14.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C.降低再贴现率

15.在哪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停止实行收缩货币供给量的政策()B.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 16.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C.减少,利率上升 二、多项选择题

1.居民和企业持有货币的动机的选项有()B.交易动机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 2.依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A.利率降低C.投资和总需求增加 3.货币需求大小与()A.收入成正方向变动C.利率成反向变动 4.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

A.制定货币政策B.发行货币D.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E.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

5.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A.降低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降低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 6.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变动成了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信号()A.再贴现率下降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D.再贴现率上升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

7.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C.降低存款准备率D.降低再贴现率 8.资本证券是指()B.股票C.债券 三、判断题

1.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W

2.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RR

3.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W

5.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货币分类标准应该归入M1之中。W 6.存款乘数就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之比。W 7.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W 8.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R 9.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W

10.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的提高。R

11.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W 12.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W

13.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W 14.相机抉择的实质是灵活地运用各种经济政策。R 四、概念联线

1.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2.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3.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4.派生存款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5.存款乘数案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6.货币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7.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

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第十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国际收支赤字时,一般来说要使用调整策略()C.增加出口 2.一个国家顺差过多,表明()C.通货膨胀

3.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则是()D.复式记帐原理

4.如果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A.增加 5.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即() A.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6.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C.I+G+X=S+T+M 7.美元贬值将会()A.有利于美国出口不利于进口 8.如果经常项目上出现赤字,()D.出口小于进口

9.影响各国之间经济开放程度较小的因素是()A.边际消费倾向 11.与对外贸易乘数无关的因素是()D.边际效率倾向

12.如果一国经济起先处于内外均衡状况,现在出口额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能出现的情况A.出现过度需求,引起国内通货膨胀 13.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B.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 14.一般来说,外贸乘数比投资乘数要()B.小

15.进口边际倾向的上升()A.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减少

16.与封闭经济相比,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财政政策作用将()B.更小,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变小 17.出口需求弹性大的产品是()A.工业品

19.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B.利率水平

2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减少100万元税收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C. 400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主要有()A.商品贸易收支B.劳务收支C.国际间单方面转移支付 2.组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有()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D.错误与遗漏项目E.官方储备项目

3.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正确的说法是()A.亚当斯密研究了绝对优势原理C.李嘉图研究了相对优势原理 4.资源禀赋理论与相对优势理论的差别是强调()B.一般均衡理论D.比较优势 5.影响进口的直接因素是()A.初始进口B.边际进口倾向C.国民收入 6.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A.边际消费倾向提高E.汇率下降

7.要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要()A.提高边际消费倾向D.降低边际进口倾向 三、判断题

1.外汇储备增加会减少一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W

2.如果进口大于出口(逆差),说明漏出大于注入,会使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减少。R 3.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外汇不足的办法是减少出口,或者增加进口。W

4.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相关关系,提高国内利率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本国,从而有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R 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包括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R 6.国际收支平衡表不设错误和遗漏项目也是平衡的。W 7.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R

8.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并非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W 9.人力资本理论虽然没有解释列昂惕夫之谜,但发展了资源禀赋理论(H-O模型)。W 10.当边际消费倾向等于边际进口倾向时,乘数为零。W 11.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W

12.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高,则国外通货膨胀对本国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就越R 13.进口是国民经济的注入因素,出口是漏出因素。W

14.由于进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所以净出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减函数。W 15.国际通货的多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R 16.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进口增加,不利于出口。W 17.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W

18.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R 四、概念联线

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2.汇率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3.固定汇率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4.浮动汇率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5.绝对优势原理是指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就具有绝对优势

6.相对优势原理是指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其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

7.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

搜索更多关于: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库及答案整理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R 14.“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W 15.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购买支出。R 16.财政赤字成为西方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普遍现象。R 四、概念联线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税收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3.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5.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