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
三、柴油自备电站 1、概述
(1)简述设计依据及任务内容。 (2)燃料供应、水源、电源等外部条件。
(3)企业电力负荷特性、电站运行制度及站址选择。 2、柴油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的选择,并列出主要技术参数。 3、确定燃油系统及设备;柴油规格及质量指标,消耗量及其贮存量;柴油或废油处理系统及设备选择。
4、确定冷却系统,冷却水消耗量,水质指标及处理方法以及设备选择。
5、柴油机起动方式及设备选择。
6、柴油机的余热利用,环保措施及维修辅助设施说明。 四、空气压缩机站
1、用户对压缩空气使用特点、使用制度及消耗量,确定空气压缩机站的能力、数量及站址。
2、计算小时压缩空气消耗量,选择压缩机的型号、 台数、列出主要技术参数。
3、选择滤风器、后冷却器、油水分离器、消音器、油箱等辅助设备。
4、简述站内设备配置、检测,计量要求及安全措施。 五、制氧站
45
1、简述用户用氧量、用氧方式和制度、对氧气主要参数要求;制氧站的规模、供水水源、站址选择以及稀有气体利用的说明。
2、选择制氧、压氧主要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列出主要机:组的技术参数。
3.简述空压、空分、压氧、输送系统的工艺流程、检测、计量要求及安全措施。
六、煤气发生站 1、概述
(1)设计依据及任务内容。
(2)煤气的用户、用量,用户对煤气的压力、发热量、成份及供应连续性的要求。
(3)煤的供应来源及其气化指标。 (4)余热利用的说明。 2、设备选择及工艺流程
(1)选择煤气发生炉的型号、台数,列出其主要技术参数。 (2)选择净化、贮气、输送等辅助设施。 (3)筒述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指标。 3、上煤、除渣及污水处理 (1)煤质选择、制备及其消耗量。 (2)上煤和除渣系统及其设施。 (3)污水综合利用、处理及其设施。
4、检测、计量要求及安全措施 七、动力管网
1、简述管道种类、介质、负荷分布情况及有关参数。 2、动力管网输送系统,负荷的调节及其设施。
3、管道敷设方式及地沟、支架、检查井、伸缩井等的结构型式、管道的保温措施,冷凝水回收设施。
八、节能与能源设施管理
1、在各设计项目方案中达到的节能效益。 2、在各设计项目内容中具体采取的节能措施。 3、对能源设施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第二节 采暖通风
一、概述
1、简述企业各车间主要工艺设备散发的有害物的种类及危害程度;工艺生产对采暖通风及空调的有关要求;采取的暖通空调措施及其效果。
2、设计依据及采用有关标准的必要说明。 3、分析基础资料(气象水文资料等)。 二、采暖
1、综述建筑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
2、确定各车间采暖计算温度。列出各车间采暖耗热量盼计算结果。
46
3、确定采暖带热体及其参数,说明带热体的来源。 4、确定采暖系统的方式,选择采暖设备.,列出数量规格。 5、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坑口防冻和空气予热措施,选定设备型号、规格和数量计算。
三、通风
1、综述车间有害物的散发情况,确定消除有害物的措施。 2、确定通风系统;确定排除有害物的方式及计算每点风量;确定通风设备规格、型号和数量。
3、决定排风系统补风及补热措施;确定补风、补热设备。 四、除尘
1、综述车间工艺设备粉尘散发情况及性质。
2、阐述消除粉尘危害的综合措施(如物料加湿,设备密封或机械除尘等)。
3、确定除尘系统,决定除尘点风量,确定除尘系统设备规格、型号和数量。
4=确定水力除尘点,计算喷雾水量。 5=说明除尘系统收集粉尘的处理方式。
6、确定除尘排风的补热措施及确定设备规格、型号、和数量。 五、空调
1、简述生产工艺对空调的要求。空调房间围护结构热工特性。 2、列出空调负荷的计算结果。
3、说明冷、热水源的情况、确定空气处理方式。 4、确定空调系统,确定空调设备规格、型号和数量。 5、说明空调系统的消声减振以及防火措施。 六、冷饮设施及小型冷藏库
1、阐明设计依据或有关设计任务文件。
2、确定冷饮设施及小型冷藏库的内容;确定容量规模。 3、计算制冷负荷,确定制冷工艺流程;确定制冷设备规格、型号和数量。
七、制冷
1、列出用户负荷以及使用情况。
2、列出制冷所需的蒸汽、冷却水的来源及主要参数。 3、确定制冷系统的设备(包括冷冻水、冷却水系统)。 4、说明冷冻水箭网的隔热及敷设形式。 附表:
1、主要设备表; 2、劳动定员表; 3、主要基建材料表;
4、燃料、动力、热量、水量消耗表; 5概算或工程量表。(以上供汇总用)
47
附图:
1、锅炉房区域(包括贮煤棚、上煤、除灰等设施)布置图。(小型锅炉房可不出);
2、锅炉房设备配置图(小型锅炉房可不出); 3、锅炉房热力系统图(小型锅炉房可不出); 4、柴油自备电站设备配置图; 5、煤气发生站区域布置图; 6、煤气站工艺系统图; 7、煤气发生站设备配置图;
8、煤棚和运煤除灰设备配置图(可与锅炉房的系统合并); 9、氧气站工艺系统图; 10、氧气站设备配置甾; 11、压缩空气站设备配置图;
12、动力管蚓布置图(简单的可不出); 13、冷饮站配置图。制冷工艺流程图; 14、冷库配置图。制冷工艺流程图。
第十三章 机修、汽修及电修
第一节 机修
一、设汁依据。
二、确定企业机修设施的任务、设计原则、外部协作关系。 三、计算企业年备件需要量和工作量平衡(包括总量、内外协作量和自制量的分配)。
四、确定企业机修设施的体制、规模、装备水平及工厂组成和发展远景。
五、确定各车间组成、车间生产纲领、车同面积、工作制度、设备选择和计算、劳动定员。
六、论述厂址选择及交通位置。
七、论述辅助修理设施的组成;确定坑口修理站、坑木加工、皴钎、凿岩机、电机车、矿车等辅修设施的任务、设备选型、数量、工作制度、车间面积等。
八、对改扩建工程需扼要叙述现状及协作关系。 第二节 工程机械、汽车和机车、车辆修理
一、设计依据。
二、设计原则和外部协作关系。
三、确定工程机械、汽车、机车、车辆修理任务、规模和装备水平。
四、确定主要设备的检修周期、在修天数、检修工时等定额指标以及劳动定员。
五、确定各工程机械、汽车、机车、车辆保养修理的组织形式。 六、确定工作制度,计算年保养修理工作量和同时在修设备的
48
台数。
七、确定主要机修设备的选型及计算需要量。 八、确定各保养修理间组成,主要尺寸和场地。 第三节 轮胎翻新和修补车间
一、说明车间任务和车问组成。
二、说明工作制度与工人和设备的年时基数。 三、计算与选择主要没备。 四、确定车间面积。 第四节 油库
一、概述
1、库址,贮油品种,质量,年消耗量,供油压力及供油方式。2、油料来源,供给制度,内外部运输装卸方式。 二、油库设计
1、确定贮油周期和设计容量,选择油罐的型式,容积,个数。2、油库的工作制度。
3、油库的布置(包括油罐,装卸装置,油泵房及其它辅助设施)。4、油罐的加热,保温及安全防火设施。
5、供油系统和主要设备选择,油泵房的设备配置。
第五节 电修 一、概述:简述设计主要原则,企业内部各级电修的设置、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