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
耗量,负荷特性以及一级负荷的确定和数量(分期建设时应分期说明)。
二、电源
根据地区电嘲情况,对可能的供电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可引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中的有关规定,并作必要的补充)如建设自发电,应说明其依据和任务,发电厂性质和位置,装机容量和台数,系统接线和哄电电压等设计原则。
三、供电系统
1、供电系统的构成和接线原则,、对一级负荷的供电方式、供电系统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运行方式,必要时应说明系统电压降和电压波动的计算结果。
2、各级配电电压的确定及其依据,必要时应说明技术经济比较结果。
3、主要变压器型式、容量及台数的确定。
4、供电系统分期建设的原则,基建与生产结合的考虑。 四、功率因数
1、企监茸然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值,电力部门要求的数值以及补偿后达到的数值。
2、确定功率因数补偿方式、地点及容量。 五、短路电流计算
列出电力部门提供的近期和远期短路容量和系统阻抗的有关数
41
据,用表格形式列出企业供电系统中各有关短路点上最大及最小运行方式下不同故障种类的短路数据(包括近期和远期)。
六、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确定供电系统中各元件的继电保护方式以及自动装置、远动装置等在系统中的采用,一般应进行保护整定计算,并校验保护配合情况及保护装置与自动装置间的配合情况。
七、电工积算仪表计量
1、企业对外支付电费的计费计量办法或有关规定,积算仪表的装设位置、类型、数量及装置的精确等级。
2、企业对计划用电、成本核算、定额管理以及无功电力分配等所需积算仪表的装设位置、类型、数量及装置的精确等级。
3、民用设施装设积算仪表的设计原则。
八、总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所及井下总变电所(必要时应分项、分节论述)
1、所址选择:筒述所址选择原则。
2、阐明变.(配)电所,、总容量,服务范围,本期建设规模、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的安装原则。
3、变(配)电所的结构及配置:变(配)电所占地面积、配置原则、采用的结构型式及室内外布置情况。
4、变(配)电力设备的操作及自用电:简述保护和操作电源种类及电压选择的依据,阐明。电力设备操作方式和信号设施、自用
电负荷及配电方式。
5、变(配)电所主要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6、调度通信:确定与区域变电所约调度通信设施的方式。 九、车间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及露天移动变电所:一变电所位置选择;变压器型式、容量及台数;变电所服务对象及设备选择,必要时说明变电所的防护安全措施。
十、牵引网络及牵引变电所
1、采用电气机车的型号、台数、运输方式及范围;牵引.变电所位置、数量及供电范围。
2、牵引变电所容量、电流的确定;整流设备的选择(台数、容量及运行方式的确定)。
3、牵引网络的电气计算:导线型号,截面的选择及电压降计算结果。
4、短路电流计算及设备选择:简述短路电流计算结果,选择设备及保护设施。
5、牵引网路架设:牵引网路在坑内外架设方式、高度及杆塔材料。
十一、大型电动机:主要大型电动机的电压,型式,供电装置,起动控制方式的选择,并根据允许电压降校验起动电压。
十二、输电线路
1、企业内外部输配电线路(包括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选用导
42
线截面和型号的原则。路径选择及敷设方式
2、简述电压损失及电缆热稳定计算的结果 3、确定线路设计的气象条件。
4、简述杆塔和桥架等材料及结构型式的选择及其依据。 5、对重冰区所采用的熔冰措施及设备 十三、过电压保护及接地措施:
1、电力设备和架空线路能防雷保护、操作过电压保护及接地措施。
2、建筑物和构筑物防雷保护及接地措施。 十四、对特殊环境的对策
对地处高海拔、海浜、污秽、腐蚀、湿热及地震烈度为7级以上等特殊环境,如何考虑加强电气设备和架空线路绝缘等防污、防腐、防潮、防霉、防震等措施。 第三节 电力传动
一、简述企业规模,一主要车间工艺流程及环境特点。 二、确定主要工艺设备传动电动机类型,传动方式,起动控制方式。必要时提出依据和论证。
三、根据主要车间工艺流程特点,确定配电和控制方式,必要时提出依据和论证。
四、对需要调速传动的设备,确定调速范围、调速方案的原则及根据。
五、简述与主机成套供应的电控设备的特点以及其他一般车间用电设备的配电和控制方式。
六、根据用电设备类型、工作制度、负荷性质和容量大小、车间环境特征及工艺设备配置情况等确定主要生产车间的配电方式以及电缆导线的敷设方式。
七、选择主要配电设备和控制设备型式,确定配电室和控制室位置。
第四节 电气照明
一、确定主要厂房和主要场所照度标准、光源:供电电源,照明方式及控制原则,并根据环境条件确定灯型。
二、确定事故照明的设置原则及供电方式。 三、特殊场所的照明方式及灯型选择。 第五节 电信
一、确定对外通信方式及中继线对数,.电话站站址、制式及容量,确定调度系统。
二、阐明设置电视共用天线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广播系统、电声系统等的原则及设备选型。 第六节 铁路信号
一、确定车站联锁设备类型、电路制式,轨道电路类型、信号楼数量和位置。
43
二、确定区间闭塞设备类型、轨道电路类型。 三、主要设备的选择及数量。 第七节 自动化仪表
一、筒述生产工艺主要环节,工艺设备特点、任务、内容及设计方案。
二、简述仪表选型和装备水平等设计原则。
三、主要控制、检测点以及复杂调节系统的选用说明。 四、集中与分散控制方式,仪表室位置与建筑面积的确定。 五、供电、供气方式及容量的确定。 六、仪表维修车间(或维修室)
根据仪表台件和屏、台、箱的数量确定维修总量,定员维修车间的建筑面积及其位置。
第八节 计算机及微型机(可以在应用的车间中分述)
一、采用计算机及微型机用于生产管理和实时控制方面的功能及其效益。
二、机型的选择及必要的扩充说明。
三、硬件系统构成(必要时附图)及软件系统说明。 第九节 节电措施
简述供配电电压选择、系统接线、运行方式、设备选型、无功电力补偿、控制方式以及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能达到节电目的
的主要项目措施及其效益。 第十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设计基础资料和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孩 二、设计中采用的新产品、新技术的依据以及尚需安排揽试验研究项目。 附表:
1、负荷计算及变电器选择表; 2、短路电流计算系统图及计算成果表; 3、电话用户表; 4、主要设备表; 5、劳动定员表; 6、主要基建材料表;
7、概算或工程量表。 (4~7项供汇总用) 附图:
1、总供电系统图;
2、企业电力负荷分布及矿区线路平面图;矿区外部输配电线路平面图;
3、总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所、车问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及自备发电厂等平断面布置图(根据规模确定是否附图);
4、主要工艺流程控制检测原则系统图;
44
5、电信系统图:大型电话站或其它通信设施平断面;布置图(根据规模确定是否附图);
6、铁路信号系统图:大型信号楼的平面布置图; 7、其它必要的附图。
第十二章 热力及采暖通风
第一节 热力
一、概述:
1、设计所包括的项目及其任务。 2、设计原则和依据。 二、锅炉房
1、确定企业生产、暖通及生活设施供热负荷。 2、确定供热介质、参数及用热特性。
3、计算和选择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并列出其型号、规格及主要参数。
4、确定燃料品种、消耗量以及贮存、输送和燃烧方式。 5、确定给水及水处理系统及其设备,并列出其型号、规格。 6、确定出渣量及出渣方式。
7、确定除尘系统及其设备以及必要的环保措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