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版)【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12考点3人口迁移(含解析)
考点三 人口迁移
1 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 国际人口迁移 迁移时间 19世纪以前 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特点 洋洲 欧洲变为迁入地,拉丁美洲变为迁出地,西亚、北非的石油输出国成为迁入地区 迁移特点 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 流向 由东部地区迁往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 ①由内地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②由农村迁往城市 方向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3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影响因素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迁移量增大,流向变化 20世纪8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中期以来 政策的影响 4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温馨提示】 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注意点
1.人口迁入多并不一定人口机械增长多
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机械增长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率,而人口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当人口迁移率大于零时,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当其小于零时,人口机械增长为负。
2.人口流动不一定就是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肯定是人口流动,但人口流动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是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并不一定都是经济因素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于东北。据此回答1~2题。
1.地理学中最适于用来解释华北人口迁移的概念是 ( ) A.交通易达性 C.经济区域专业化 答案 D
解析 华北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当时当地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体现出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2.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的人口金字塔最可能出现下列形式中的( )
B.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 D.环境人口容量变化
答案 A
解析 华北迁移人口主要以中青年男劳动力为主,因此东北地区人口金字塔中青年男劳动力比重较高,A图符合题意。
读图,回答3~4题。
3.时期一、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 A.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C.经济因素、经济因素 答案 B
解析 时期一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孩子上学,是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时期二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富裕的生活,是经济因素的影响。
4.我国东南沿海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
A.工人工资提高,劳动力成本提高 B.当地企业用工条件苛刻
C.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低,难以满足产业升级后的技术需求
D.新生代流动人口对工作要求高 答案 C
解析 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的需求。
[考法综述] 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影响因素是该考点的重点内容之一。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一般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农村迁往城市;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其考查方式或运用统计图或运用区域地图来考查人口移动特点。
命题法1 人口迁移的方向
典例1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1)~(2)题。
B.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社会因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