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乡淮北市介绍
市名:淮北 别称:相城
省份:安徽省 人口:200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3.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10万人。
淮北市是安徽省的省辖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经济区腹心,市辖一县三区。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纺织、酿酒(口子酒)、建材等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年产原煤3000多万吨,电力装机容量210万千瓦,是中国能源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塌陷土地复垦示范区。淮北矿产颇丰、品种繁多,其中以煤为最,远景储量350亿吨,工业储量80亿吨;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是国家和安徽省重要的粮、棉、畜禽、蚕桑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山水相依、风光迷人,相山森林公园、老龙脊森林公园以及奇石、古树、繁花、古刹和塌陷湖泊,让人们在碧水青山新城之间领略着一份诗情画意的和谐。淮北市以原煤为动力的坑口发电,是华东电网的主力军之一,总装机容量已达95万KW。总装机容量120万KW的淮北第二发电厂已经建成发电。
淮北市现有24对大型现代化矿井,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年洗原煤能力1100万吨,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的五大煤炭基地之一。
矿产资源:淮北矿产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目前,已发现
矿产56种,矿产地488处,其中大型矿产地20处,中型矿产地13处,小型矿点455处。在查明储量的16种矿产中,煤、铁、铜、金、水泥用灰岩、高岭土储量分别居全省第2、4、6、2、6、1位。其中,煤炭资源最具优势,远景储量350亿吨,工业储量80亿吨。淮北矿区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分布广泛、矿床规模较大、综合效益凸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和精煤生产基地。
历史文化:淮北源远流长,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早期,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约4000年前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在现淮北市市府所在地相山建城。公元前二
十一世纪,商汤十一世祖相土曾迁都于此。2500多年前,宋共公瑕将宋国国都由河南睢阳迁此,历90年。在此后的1000多年间,历代王朝先后在此设郡或县,为古相城繁荣时期。
据初步考察,计有200余处文物点,重要的文化遗址有石山孜等14处。 始建于约公元前200年的临涣土城为全国唯一现存的镇级土城墙。在出土文物中,汉画像石的品位之高,数量之多,为中国少有的几个城市之一。
淮北自古人杰地灵,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春秋时期的政治家蹇叔(约公元前628-前560年);两汉之交的大哲学家、经学家桓谭(公元前24-公元56年);三国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史称“竹林七贤”之一稽康(公元223-262年);中国现代雕塑大师刘开渠(公元1904-1993年)。
相灵叠翠
清·李心锐 峥嵘凌碧落,山势聚相灵。雨洗螺痕翠,云穿鸟道青。 秋烟团古寺,老树锁孤亭。乘月来峰顶,扪天欲摘星。
工业生产 淮北煤炭具有煤层厚度大、含煤系数高、储量丰富、煤种齐全、质量优良和距地表浅易于开采的特点,可供炼焦、冶金、化工和动力之用。此外,铁、铜、金、银、钻、镍等金属矿藏储量也很丰富。铁矿,且伴有金、银、钾、钻等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石灰石、大理石和耐火粘土的储量亦相当可观。石灰岩遍布低山丘陵,其理化指标较好,不仅为生活用瓷、工业用瓷和釉面砖提供上乘的原料,还可用作塑料、橡胶填料和造纸涂料。大量的煤歼石,可用来发电。煤歼石和发电过后的粉煤灰,可供开发氢氧化铝、氧化铝、玻璃微珠等化工产品。淮北市地处三省要害,交通十分便
利,现已成为安徽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符夹、青阜两条铁路贯通境内。符夹线北连陇海,南接津浦,有直快列车直达上海。青阜线则经阜阳、淮南直通省府合肥,远达皖南重镇芜湖。通过这两条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公路四通八达,现有六条国道、省道穿过市内。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又开通了淮北至曲阜、泰安、连云港、南京等几十个城市的远程班车。青龙山河港已通航,并正在扩建小不久的将来,从青龙山发出的船只将经新沛河、洪泽湖直通淮河、长江。这将大大便利淮北与江淮、江南地区的物资交流,有力地促进淮北市经济的腾飞
淮北市矿产资源丰富,以煤为最,地质储量百亿吨,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是中国十大煤炭出口基地之一,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淮北市的印染、纺织产品远销欧美非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安徽省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基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