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航海学知识点
以?T、DecT、LATT为引数,从表中查得太阳半圆方位AT,其中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附表:附表主要是“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它们均按4年中有1闰年的规律排列的,所以每个附表中又分4个小表。查表引数是观测时的年、月、日,可查得世界时12h的太阳赤纬Dec和时差ET。使用附表一般不用内插。
(2)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的步骤 a.观测太阳罗方位CB,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b.根据观测日期从“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中查得太阳赤纬Dec和时差ET。 c.求观测时的视时LAT
LAT=LHA+ET=ZT?D?EW+ET
由于台湾海峡的平均经度为120?,所以上述求视时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LAT=ZT+ET
编表采用的视时是1~12小时,所以求得的视时应写成:
a ,m . LAT LAT?12h
LAT? p. m . LAT-12h LAT > 12h d.求计算方位Ac:
Ac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为“E”,下午为“W” 。
e.求罗经差:将Ac换算成圆周方位之后可求得罗经差?C=Ac-CB。
例题1:2000年3月21日,船时ZT0720,推算船位?c34?22?.2N,?c123?40?.4E, 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CB103?.5,求罗经差?C。
解:查《太阳方位表》求得时差ET=-7m.1≈-7m,太阳赤纬Dec=0?28?N
ZT 0720 21/3 ET -7
LAT Ac CB ?C
例题2:2000年10月20日,船时ZT1555,推算船位?c34?25?.0N,?c120?45?.0E, 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CB260?.5,求罗经差?C。
解:查《太阳方位表》求得时差ET=+15m.2≈+15m,太阳赤纬Dec=10?.5N≈11?N
ZT 1555 20/10 ET 15
LAT Ac CB ?C
1610 0410 95?.9
20/10 p.m NW
264?.1 260?.5 3?.6
0713 100?.6 103?.5 -2?.9
21/3 NE
应注意,上述两种求罗经差的方法是在特定条件下,考虑到特殊情况而近似得到的,不适合其它海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