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享学摄影技巧的教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 - 图文
摄影,有的人想要把某一个画面的瞬间记录下来; 摄影,有的人喜欢把某一些真实的事情拍摄分享;
摄影..........在现在这个年代,越来越多人喜欢玩摄影,走在旅游的路上,总会看到有的人用手机拍照、有的人用专业单反相机拍照.........
以下,在线学摄影——“行摄摄友会”的摄友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摄影教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内容仅供参考)。本内容选节转自《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材》
第一课:摄影家的眼力
p25
一幅好照片的三项基本原则:
1) 主题(主体)鲜明,可以表达一段故事情节。主体必须明确,毫不含糊,能让任何人一眼看出来。 2) 能将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3) 画面简洁。只包括有利于将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排除或压缩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p26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除了主体清晰,还应能够表达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思想。 p35
欣赏一幅摄影作品时,思考:
1) 本照片的主题是什么?它表达的普遍意义是什么? 2) 拍摄者是如何将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
3) 为了简化画面,突出主体,拍摄者做了些什么?有哪些取舍?
-------------------------------------------------------------------
第二课:照相机和镜头
p55
光圈档位:f1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6 每档是后一档进光量的两倍
规律:每档光圈数值是其左边第二档数值的大约两倍 p60
镜头焦距与成像大小成正比:如100mm镜头与50mm镜头在同样距离拍摄被摄物,最后的成像中,用100mm镜头拍摄的被摄物是用50mm镜头拍摄的被摄物大小的2倍。
p62
50mm镜头常被称作标准镜头,因为其成像视野与人眼视野能清晰成像的范围相近。
但50mm镜头并不是安装在任何相机上都是“标准”的,还取决于胶片(感光元件)大小,底片越大,产生覆盖“标准”影响的镜头的焦距越长。对于35mm胶片(感光元件),50mm通常被认为是标准的。
p63
不同焦距镜头的视角大小:
p64
为了得到清晰影像,快门速度起码应当小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如50mm镜头,快门速度应不大于1/50。 为了得到锐度足够的影像,建议快门速度应当小于镜头焦距的两倍的倒数。如50mm镜头,快门速度不大于1/100。 p63
远摄增距镜的倍数:倍数即成像大小的倍数。2倍的远摄增距镜,可将成像大小加倍。50mm的镜头前加远摄增距镜,成像大小相当于100mm的镜头(但成像质量不如100mm镜头)。 p65
变焦镜头成像质量不如同焦距的定焦镜头。 p66
变焦镜头对焦时可将焦距先调至最大,影像被放大更容易清晰对焦,对焦完成后再将焦距调整到需要的值,不会失焦。
变焦镜头对焦完成后,在按下快门的瞬间调整焦距,会得到特殊效果(但很多相机不支持在拍摄的同时变焦):
p69
微距镜头的复制比率:1:1的微距镜头表示成像和实物大小比例为1:1;1:3表示成像是实物大小的1/3。
微距镜头:复制比率1:1.2~1:2 近距镜头:复制比率1:2~1:4 p71
被摄物体越近,透视畸变越强烈。
广角镜头畸变更明显是因为通常用广角镜头拍摄时离被摄物体更近。比如用广角镜头拍摄肖像,要使肖像占满画幅,必须比较短焦距的镜头更接近被摄人,因此所得的透视畸变也更强烈。 使用各种焦距的镜头在同一距离拍摄被摄物体,理论上透视畸变应当相同。
p74
从透视畸变可接受程度的角度考虑,85mm~135mm的镜头适合作为拍摄常规肖像的镜头。(???) 更大焦距的镜头虽然透视畸变更小,但呈现出来的人物面部的“扁平化”也不讨喜。 p76
线性畸变:现实中平行的线条在成像中不平行了。
消除线性畸变的方法:让胶片(感光原件)的平面与被摄物体的正面保持平行。
例:仰拍或俯拍高楼会产生线性畸变,高楼原本平行的纵向线条会显得不再平行。正对大楼可消除这种畸变。 p90
长镜头压缩透视畸变。在不希望透视效果“抢风头”的情况下,使用长镜头压缩透视效果,将注意力从透视效果上引开,引向希望被关注的内容。 p93
在一些特定的角度,使用长镜头压缩透视,可以减少被摄物体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感。
-------------------------------------------------------------------
第三课:如何使用照相机
p102
单镜头反光(单反/SLR)取景器的取景原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