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2.4烘干用煤
灵石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质好,发热量高。已探明地质储量59亿t,工业储量30亿t,完全能满足该项目供应。煤炭由汽车运输进厂,本项目年需用量1.094万吨。
3.3供电
厂区现有一座35KV降压站。本工程电源可靠。本项目总装机容量3911.09kW,其中10 kV高压容量2400kW,380V低压容量1511.09 kW。
3.4供水
该公司现有深井一口,出水量可达700~1200m3/d,可满足建厂生产及生活用水要求。项目建成后,生产线全线日耗水量(未预计水量按15%计)50.58m3/d,可满足本项目的用水要求。工厂用水主要为设备冷却水,循环使用,供水设备使用无塔供水器。
3.5气象、地震烈度、工程地质条件
3.5.1气象
该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短促凉爽,冬季少雪,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偏少,干燥多风。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
年平均气温 10.5℃ 年平均最低气温 3℃ 极端最高气温 39.4℃ 极端最低气温 -25℃ 年平均降雨量 620.9 mm 日最大降雨量 90.6mm
年降雨天数 50天 主导风向 西北风 年最大风速 25m/s 空气相对湿度 55% 年蒸发量 1930.5mm 年无霜期 200天
3.5.2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1)》,及山西省抗震办公室、山西省测绘局1993年颁发的《山西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1:1000000),本项目所在区域属八度区,因此新建建筑物按八度地震烈度处理。
3.5.3工程地质
经初步勘察,地质基本情况如下:
拟建场地未发现影响建筑物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1)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9.8-10.2m,静止水位埋深2.8-3.2m,属承压水,
可不考虑水土的腐蚀性。
(2)拟建场地地基不具液化性,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3)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4)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
分组为第一组。
(5)拟建场地标准冻结深度约0.8米。
地形、地貌及沉积环境,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从地貌上看,属冲洪积地貌 .地层岩性由上至下主要为:
第一层:耕土,以粉土为主,褐色,含云母、煤屑、植物根,结构松散,层底埋深为0.2m,属基础开挖范围。
第二层:粉土,一般厚度4.4-5.0m,呈褐色、含云母、煤屑、铁氧化物等,中等压缩性,中密状,无光泽,干强度低,低韧性。承载力115KPa。
第三层::粉土,一般厚度6.2-7.7m ,呈褐色、含云母、煤屑、铁氧化物等,
中等压缩性,中密状,无光泽,干强度低,低韧性。承载力180KPa。
第四层:粉土:勘察未穿透该层,呈褐色、黄褐色,从硬塑到坚硬,含砾砂,承载力215KPa。
工程建设时,在平整场地后,根据工艺布置及建构筑物基础埋深要求将第三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对于生产线中的均化库高集中荷载建构筑物,宜作地基处理满足使用要求。
3.6辅助设施
该项目利用现有辅助设施即可满足建设工程要求。
3.7机电修及外部协作条件
项目拟建厂址位于灵石县厦门镇,厂区紧邻大运二级路,交通快捷,通讯便利,另外灵石县是山西省重工业基地之一,有众多的大型机加工企业,工业基础好,机械制造(修造)业设施配套,因此该项目在机电修方面具有良好的外协条件。
第四章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1生产规模、生产方法及产品方案
本项目为配套现有日产15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水泥粉磨生产线建设工程。该项目利用原有机立窑生产线的一台φ2.2×8m高产高细水泥磨,并改造原机立窑生产线的生料粉磨车间建设一台φ2.4×13m高产高细水泥磨;同时新建一套由一台φ3.2×13m 高产高细磨配套一台120/45辊压机组成的水泥粉磨系统。
上述水泥粉磨系统年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77.76万吨(其中P.S32.5强度等级水泥46.656万吨,P.S42.5强度等级水泥31.104万吨.)。水泥袋散比例为7:3。
4.2原燃材料
如“建设条件”章所述,本项目所使用的熟料、矿渣、石膏、煤在质量和供应量上均满足生产要求。
4.3配料及物料平衡
4.3.1配料方案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品种及各种原料的成分决定水泥配合比如下:
种类 P.S32.5 P.S42.5 熟料% 55 63 石膏% 5 5 矿渣% 40 32 4.3.2物料平衡
根据本项目各种原料配合比,并以下列条件进行物料平衡计算,详见物料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