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下半年北京市通州区区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和答案(Word版-可编辑)

2019年下半年北京市通州区区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和答案(Word版-可编辑)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4:14:38

34. 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时,小强连接了如图27所示的电路,R1和R2是两只定值电阻,电源使用的是稳压电源。通过实验发现,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小强猜想:在并联电路中,且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若支路越多,就会将干路电流分成更多份,会使得同一支路上的电流就越小。为了纠正他的错误观点,请你利用图27现有器材,再添加一个定值电阻R3和若干导线,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强的想法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可作图辅助说明)和预期实验结果(证据)。(3分) 35. 小明用如图28所示实验装置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无关系”。 (5分) (1)下面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请你把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一端装有定滑轮的平直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28所示组装器材。

将材质相同,底面积是36cm2正方体木块A叠放在底面积是16cm2正方体木块B 上,调整定滑轮支架的倾斜角度,将正方体木块B相连的细线绷直后与长木板表 面平行,并在表格中记入木块B和木块A的底面积。

②将细线的另一端与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相连,沿着竖直向上的方向缓慢 (选填

“匀速”或“加速”)拉弹簧测力计,在向上拉动的过程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并记入 表格。

③再将 ,调整定滑轮支架的倾斜角度,将正 方体木块 (选填“A”或“B”)相连的细线绷直后与长木板表面平行,仿照 步骤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记录。 ④根据f = F算出两次的滑动摩擦力的值,记入表格。 (2)小明研究该问题应该控制的变量是 。 (3)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数据 S/cm2 F/N f/N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阅读《月球漫步》回答第36题。

月球漫步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围绕太阳轨道运行的同时,月球也在围绕着地球旋转。地球和月球的环境大不相同,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风,表面积大约是地球的1/14,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

2018-2019年的中国上演了一出“嫦娥”登月大戏,和以往不同,嫦娥这次登陆地在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电磁环境非常干净,无法直接接收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在登月之前,

9

N 16 0.4 0.4 36 0.4 0.4 A B 图28

从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先要发射一颗中继卫星保障通讯。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的“开路先锋”鹊桥中继星发射升空。12月8日,“嫦娥”开始奔月之旅。12月30日8时5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预定的月球背面着陆准备轨道。

2019年1月3日早上,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km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探测器的速度从相对月球1.7km/s逐步下降。在8km到6km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m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在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 10时26分,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 11时40分,着陆器获取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

15时7分,工作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鹊桥”中继星向嫦娥四号发送指令,释放巡视器“玉兔二号”,随即展开探测工作。

2019年2月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嫦娥四号着陆点 命名为“天河基地”。 图29是科学家们为本次登月绘制的一张 “全家福”。

36.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四号着陆地被命名为 。

(2)假如月球和地球可以认为是一个密度均匀的球体,根据文中对月球和地球基本数据的

对比描述,可知月球的密度相比地球要 (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3)嫦娥四号在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在反推发动机的作用下缓速垂直下降。这个下降

过程,若使用巨大的降落伞是 ( 选填“也有可能”或“不可能”)完成的。 (4)嫦娥四号传回地球的电磁信号通过的路径是:嫦娥四号 地球。

五、计算题(共7分,36题3分、37题4分)

37.如图30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的阻值为40Ω。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

数为0.2A;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求:(1)R2的阻值。

(2)S1、S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38. 如图31甲所示,将一个边长为2cm的正方体物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A物体的密度是

4×103kg/m3。(g取10N/kg)求:

10

图29

R1 R2 S1 图30

S2 A (1)正方体物块A的重力;

(2)若在A的正中央放一个边长6cm,重2N的正方体物块B,如图31乙所示,求B对

A的压强。

图31

A

A B

通州区2019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

2019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

题2分)

1 D 2 A 3 D 4 B 5 D 6 C 7 C 8 C 9 B 10 A 11 B 12 D 13 D 14 B 15 C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

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三、实验解答题(共39分,21~23、25、28、31、33每小题各2分,24小题1分,26、27、

29、30、34每小题各3分,32小题4分,35小题5分)

21. 2.80或2.8 22. 20 23.66 24. 连通器 25.闭合开关,向右滑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26. 30 61.6 1.03×103 27.(1)97 (2)低于(3)不变 28. 325 响度 29.(1)左 (2)小灯泡断路(或小灯泡左接线柱接触不良,或连接小灯泡与开关之间的

导线断路) (3)1

11

16 CD 17 BC 18 ACD 19 AB 20 AB 30.(1)棋子B (2)透过玻璃板 (3)虚 31. (0.5V/Ω)R+2V

32 (1)电阻 (2)温度计升高的温度(3)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 (4)电流表 33. 沙包投掷的距离与所使用的橡皮筋根数有关吗? 34. 实验步骤:

(1)将R1和R2两只电阻连成并联电路,将电流表串联在R1支路测量其电流,闭合开关,

将电流表示数记为I1; (2)再将R1、R2和R3连成并联电路,将电流表同样串联在R1支路测量其电流,闭合开关,

将电流表示数记为I2。

现象:I1=I2 所以,小强的结论是错误的。

35. (1)②匀速 ③ 木块B放在木块A上 A (2)材料、粗糙程度及压力 (3)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6.(1)天河基地(2)小一些(3)不可能 (4)鹊桥中继星 五、计算题(共7分,37题3分、38题4分)

37.(1)U=I1R1=0.2A×40Ω = 8V I2=I-I1=0.6A-0.2A=0.4A R2=U/I2=8V/0.4A=20Ω (2)P=UI=8V×0.6A=4.8W

38. (1)VA=aA3=(2cm)3=8cm3 =8×10-6m3

GA=mAg=ρAVAg=4×103kg/m3×8×10-6m3×10N/kg=0.32N

(2)SA=aA2=(2cm)2=4cm2=4×10-4m2 p=FB/SA=2N/4×10-4m2=5000Pa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4. 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时,小强连接了如图27所示的电路,R1和R2是两只定值电阻,电源使用的是稳压电源。通过实验发现,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小强猜想:在并联电路中,且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若支路越多,就会将干路电流分成更多份,会使得同一支路上的电流就越小。为了纠正他的错误观点,请你利用图27现有器材,再添加一个定值电阻R3和若干导线,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强的想法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可作图辅助说明)和预期实验结果(证据)。(3分) 35. 小明用如图28所示实验装置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无关系”。 (5分) (1)下面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请你把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一端装有定滑轮的平直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28所示组装器材。 将材质相同,底面积是36cm2正方体木块A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