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改进-人教下十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改进
一、 使用教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 二、 实验仪器
自制教具:微型试剂瓶、注射器、橡皮塞、大头钉、塑料瓶(软) 氢氧化钠固体、二氧化碳气体若干瓶、稀硫酸、镊子、100ml烧杯等 三、 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
用一套自制装置从两个角度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即一方面反应物的消耗、另一方面生成物的存在,实验仪器均来源于生活(微型试剂瓶、塑料瓶、注射器、 橡皮塞、大头钉),而且还可以反复利用,充分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操作原理简单、成本低、现象明显、趣味性强,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新知。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从学生的疑问中生成本堂实验探究课,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从验证碳酸钠的存在和二氧化碳消耗产生压强差两个角度进行设计,变不可见的实验现象为可见。最后教师整合实验,演示创新实验装置,激发学生思维。 五、 实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次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到验证化学反应发生的两个维度(一、证明反应物的消耗;二、验证生成物的存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实验、优化实验。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品质,同时培养学科核心素 六、实验教学内容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进行一次实验设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即碳酸根离子证明生成物碳酸钠存在,压强差证明反应物二氧化碳消耗。进行实验发现问题,二次实验设计解决问题,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更加直观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最后教师讲解创新装置并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创设实验情境:请两位同学分别同时向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产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思考,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二)学生小组实验探究: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变不可见实验现象为可见
(三)教师演示创新装置:利用一套自制装置从两个角度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强对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的理解
(四)归纳与总结:整理设计实验方案和练习题中有关该知识点的装置,增强学生对反应原理的理解
八、实验效果评价
(一)教师用一套装置从两个角度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塑料瓶变瘪程度逐渐加深后又重新鼓起来,瞬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强对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理解。所用材料均来 源于生活,而且可以反复利用,充分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
(二)本实验探究课,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生本观,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为高中学习氨气性质、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等类似实验的探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