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停连讲义
讲 义
讲授人:贾蓁 授课时间:50分钟
参考教材:《中国播音学》作者:张颂
《播音导论教程》作者:姚喜双
课程名称: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之一——停连 授课方式:讲授、练习
教学目标:理解停连的作用和种类,掌握停连位置的划分和停连的表达
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是停连的作用、停连的位置和停连的方式。 教学难点:停连的位置划分和停连的方式。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都知道,播音主持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表情达意,就是给受众准确、生动的
传达信息。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停连是播音中最基本的一种外部技巧。因不同的停连方式,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请看一个很有名的例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不同的停连方式: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本来是留客人的天气,但是主人不想留客人);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应该是客人说的话,下雨天本应是留客的日子,主人留我不留啊?)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应该也是客人说的,下雨的日子应该留客人,所以主人留我不留?肯定留);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天雨了,应该留客人,那主人留不留我啊?主人不留我)。你看,这一句话由于不同的停连就能衍生出四种意思,可见停连对于正确表情达意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停连呢?
一.什么是停连
首先我们来看停连的定义。停连就是指在有声语言的流动中,声音的中断和连接。声音中断、休止的地方就是停顿;而那些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就叫连接。
1
二.停连的作用
1.停连,存在于有声语言之中,既是生理需要,也是心理需要。我们都知道,平时我们说话都不可能一口气说完,如果不停的说话既不符合人的生理需求也不符合心理需求,听话的人也不可能听明白。为此我们要正确的的停连。2.由于听觉有一听而过不便于记忆的局限性,因此有声语言的表达必须有自己的标点符号,那就是停连;正确的恰当的停连可以帮助听众尽快地听懂和理解信息,这正是我们播音员的再创造,以提高听众接受信息的效率。3.停连可以使语意明晰,逻辑严密,目的明确,内容完整,可以使传情更加生动。例如:中国政府代表、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临时代表侯志通▲今天上午在日内瓦关贸总协定总部▲向总协定总干事邓克尔博士递交了一份照会。(1.没有停连的读一遍,问学生听后什么感觉?从生理、心理;你听后记忆多少;语意明晰吗?方面感受2.按正确停连读一遍,问学生又有什么感觉?也是以上三方面)通过这个例子以充分说明停连的作用。那么面对一个句子如何确定停连位置呢?
三.怎样确定停连的位置
依据是播音员的生理,受众的心理,标点符号和逻辑关系。
停连既然是一项这么重要的外部技巧,确定停连位置的依据是播音员的生理,受众的心理,稿件的标点符号和稿件的逻辑关系。那围绕这四个依据我们现在具体来看看如何确定停连的位置。 1.要准确理解语言的意思。
每一篇作品都是有作者写作意图的。我们在播音再创造的过程中也要认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稿件的重点。(对于一篇作品,通过反复读来理解其中的含义;对于一篇文艺作品,不仅反复读还要知道作者写时的背景、作者的处境等,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语言意思,把握作品的原意。这些工作不能少!)
下面看例子:“过路人等不得在此穿行”。这句话正确理解为此处“不得穿行”,这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就是重点。根据正确的理解应该这样停连“过路人等∧不得在此穿行。”但是你如果没有认真弄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你就有可能处理为:过路人∧等不得∧在此穿行,那意思就变为“可穿行”,意思正好相反了。 所以要正确找出停连位置就必须准确理解作品的意思。
(听名家朗诵)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
2
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2.正确分析语句结构
语句结构最重要的是清楚稿件的内在逻辑关系,弄清楚语言的逻辑链条。对那些容易看懂书面语而不易让人听明白的长句子,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做好句子的结构分析。 例如“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唐代大诗人杜甫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诗篇。”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是呼应关系。其中“介绍”是呼应关系中的呼,那这个呼应关系中的应不是杜甫,而是诗篇。这一点特别应注意。这里“介绍”是谓语,“诗篇”是宾语,而“唐代大诗人杜甫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是宾语的定语。关系是:“介绍??诗篇”。因此,介绍后面要有一个较长的停顿,才能突显这种呼应关系。一定不要把这个停顿放在杜甫的后面。如在杜甫后面,这句话的呼应关系就会改变,就变为“杜甫揭露??暴敛”语意就显得破碎而且混乱。就没有表达正确语意。(怎么跟语法分析联系起来?) 3.恰当体会情景神态
有些语句,我们理解意思没错,语句结构也清楚了,但是按一般的词语关系来确定停连位置却仅仅可以使语意清楚,不发生错误,而不能使语句中所蕴含着的生动、丰富的情景神态得以充分的表达。我们在进行有声语言再创造的时候,为了描绘出生动的情景神态,把形象刻画的逼真传神,也可以运用停连的技巧。
例如:张大娘好像认不出他了,眯缝着眼睛边打量边试探着问:“你是王福吗?”在这句话中,需要在“你”或是“你是”后面安排一个判断性停连,才能表达出老人的那种边回忆、边判断、边询问的心理过程和情感神态。这在表达清楚的同时又使句子赋予了情感色彩。(这段写得好!) 4.合理处理标点符号
我们在播音中,要合理地处置标点符号。不能将停连与文字语言的标点符号完全等同起来。也就是说,在那些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我们根据需要也可能要连接;在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句子中间,我们根据需要也可能特意要停顿。因此停连与文字语言的标点符号不能完全等同起来。
像逗号、句号这些是文字语言的标点符号,停连则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因此,有声语言中的停连是以标点符号作为参考,并不是完全按照标点符号停连的。有声语言中停连的原则是标点符号是参考;语法关系是基础;表情达意是根本。
3
例如这句话:“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手机用户国,平均不到4人就有一部手机,∧年发短信数量,相当于世界上所有国家数量的总和。短信,∧更新着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娱乐方式,也带来与日俱增的∧烦恼:“灰色”、“ 黑色”、“黄色”垃圾短信肆虐,▲让人不胜其扰。” 这句话比较长,一口气读完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按照以上所讲的方法分析出这句话说明了短信的利与弊。怎样确定停连位置呢?我们一起来确定一下。(标出停连位置,然后先按标点停连读一遍,再按标出的停连符号读一遍。问学生哪个听起来更清楚?)再例如:“他们确定了‘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经营方针。”在这句话中的这两组顿号我们都应该把他们处理成声停气不断的连接号,这样才比较合理。从这些例子就说明了标点符号和停连的关系。因为受众在接受书面语言和有声语言的接收器不同(一个是耳,一个是眼),同一篇文章,眼看一遍和耳听一遍心理反应是不同的,理解的深度也是不同的。所以有声语言不能完全拘泥于书面语言的标点符号。有声语言为了更好的表情达意,应按照有声语言的停连规律,合理处置标点符号,打破标点符号的束缚。
以上是确定停连的位置确定方法。有声语言的停连有几种类型呢?
四.停连的分类
我们前面在讲停连位置时已经提到了几个停连的类型。你像“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唐代大诗人杜甫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诗篇。”这句话我们已经知道它是呼应关系,因此这句话中的停连就叫呼应性停连。还有“张大娘好像认不出他了,眯缝着眼睛边打量边试探着问:‘你是▲王福吗?’”这句话中停连就属于判断性停连。那么,我们一般把停连归纳成十种类型。他们是:呼应性停连、区分性停连、并列性停连、分合性停连、强调性停连、判断性停连、转换性停连、生理性停连、回味性停连、灵活性停连。当然,还有其他的停连,但是这几种是最基本和常见的。我们下面分别来看。 区分性停连
区分行停连包括的内容很多也比较灵活,稿件中短语之间、句子与句子、层与层、部分与部分之间都有区分性停连。
例如:中国政府代表、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临时代表侯志通▲今天上午在日内瓦关贸总协定总部▲向总协定总干事邓克尔博士递交了一份照会。 这个长句有63个字,中间只有一个顿号,修饰成分比较多。所以要求我们一定要区分好,播清楚谁,在哪儿,干什么。因此按上面作标记的区分性停连来处理就会明白的多。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