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马世琦老师站桩八式 - 图文

马世琦老师站桩八式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2:49:57

关于静坐:

静坐,是我国传统养生学中的宝贵遗产。通过静坐,可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如今,这古老的东方文化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强身健体的静坐养生热正在风靡全球。

我国自古以来,凡导引、打坐、吐纳、行气、按跷、气功等,都离不开静坐,其鼻祖很可能是远古时代的著名养生家彭祖,以后传入儒家。据《列仙传》载述:“彭祖,殿大夫也。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8OO多岁当然是极为夸张的传说,但他肯定是位高龄老寿星,这是无疑的。

不光是佛家与道家主张静坐,以求顿悟,古代儒家也重视静坐,认为“静能生慧。”并把静坐定为理学的必修课,甚至要求弟子们通过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以明理。宋代大儒朱熹告诫弟子:“当静坐涵养时,主要体察思绎道理。”

实践证明,静坐对脑力劳动者防治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高血压、冠心病及排除心理障碍等,均有良好的作用。近来还有研究表明,静坐还有增强消化功能、耐寒能力及润泽肌肤的美容功效。

练习静坐,当推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郭沫若1914年留学日本,由于学习紧张,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彻夜不眠,整天没精打采,多方医治无效、1915年一次偶然

机会在旧书店中购得我国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全集》,内有“静坐”一章,郭沫若便每天照本练习,两周后便出现奇迹:整夜酣然入睡,头昏、心悸消失,记忆力恢复正常,顽疾竟获痊愈。

附:讲座笔记

今天我们在厚朴中毉学堂讲传统文化中养生的内容。静坐、站桩,一静一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静坐是文练,站桩是武练。

1,古人曰:“静坐悟道,其觉在通。”“悟”,有个竖心,要把心竖起来,是在本底的意识层面感悟,感悟这个“道”,感悟生命规律。“通”,应是“精”、“气”、“神”三方面的内容的通达。当然,三者是兼容的。“精”,可以理解为“形”,在有形的层面。“气”和“神”,在常态中在无形的层面,三者在生命活动中,是个混化的整体。

《六祖坛经》中的开篇讲到,“大师(指六祖)不语,自净心神,良久乃言。”其实这是个收摄心神的过程,进入定和静的状态,开始讲课。我们也两眼轻轻闭合,静坐一会儿。······ 在徐老师《字里藏医》第一辑,讲到“腠理”,“腠”宏观上,是单个细胞簇拥在一起,形成覆盖全身的表皮;微观上,是表皮细胞与细胞之间细微的缝隙。《说文》中:“理,治玉也。”指顺着玉石的自然纹路来治玉。名词的理,就是指玉石的自然纹理,裂隙所在。在人体,就是表皮间隙纹路。

古人是怎么体会到人体的毛窍腠理呢?在治学上,古人更强调“反求诸己”,有内求的过程。比如我们刚才,静坐一会儿,身体端正,呼吸慢慢匀细,心神也开始安静。这就是个调形、调息、调神的过程。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说:“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之”。我们的祖先是在安静的状态下,体会到身体的经络和腧穴。中华文化的底子是道家的内容,在诸子百家中,都涉及到精气神的内容,神是统帅形和气的。在佛教中,重视“神”的锻炼,有的高僧功夫很高了,但他并没有去体会“气”。

“气”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特色内容。中医学中处处都是气的字眼,我们通过“反求诸己”,是可以体会到这个“气”的,不能按我们的教材理解“气”只是个哲学名词。近代武学家王芗斋在传授大成拳及站桩时讲,功夫达到相当程度,自觉顶天立地,有身耸云端,精神放大之感,“身如云端宝树”。在1991年时,我常去拜访一个前辈,他讲他的感受,练功状态,身体无限的高大,每个毛孔,可以感受和县城一般大(当时他住在一个县城),把周身的毛窍腠理打开,把虚空的气收归自身,咵达,象门一样,关闭了周身的毛窍,大自然的气就归我所有了。毛窍的开合,和大自然不断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我们平常也在不断的和自然有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只是我们不能更清晰的感觉到。曹操的《陌上桑》中:“绝人事,游浑元”,就是讲在练功,排除人事的干扰,体会和宇宙虚空浑元(混元)气的变化。《黄帝内经》中讲:“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讲的也是在主动的修行,在一定境界时,游行于天地之间,对天地之间,对宇宙日月星辰的分布,都会有相当的认识。为什么我们古人的天文学那么发达?历法,如此精确,这都是智慧开发后,对宇宙时空的把握。

我们今天大家在一起讲课,不是讲要成仙成佛,而是通过一定的锻炼,达到一个基本的健康。

大道至简,静坐和站桩一样,摆好姿势,把心放下,安安静静,就行了。叫“心月孤圆,迥脱根尘”。可以顿入上乘法门。但多数人做不到,需要有具体的方法,使精神集中,体会身心的变化,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些素质好的,的确是可以较快入门的。我有个学生,叫

曹天汉,是马六甲商会的主席,在2006年,48岁,给他讲解天地人和宇宙虚空的关系,讲精气神的变化,他很快体会到了自身气的变化,能看到气,能看到自己周身每一个毛孔都有丝丝的气向外冒。他的女儿头疼,他用手给她摸摸,头不疼了。因为他能看到气,知道了其气的变化,也自觉会去应用。为什么他看到体内的气向外冒呢?因为体内的气有人的整体信息,相对粗浊,能用视觉(其实是意识的感知以视觉形式接受)感受到,虚空、自然界的气,更细腻,同时也在进入人体,在不停的交换。

2007年11月份,我收了个学生,是个巴西小伙,24岁,叫Lucas,后来他要求起个中文名字,我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话,取名字叫白若谷。给他解释虚怀若谷的意思,他很高兴。总要有姓,就用了“白”,告诉他是纯粹,洁白的意思。

若谷是个禀赋很好的年轻人,在巴西用葡萄牙语读了五年中医,相当于中国本科的课程。又工作过两年,挣到钱,就到中国进修中医。他有朋友在中国留学,进修中医,也了解很多中医的状况。他的朋友告诉他,要在民间找老师,不一定在大学里。他到炎黄国医馆找到我,我给他讲了传统的气论内容,为他用剑指点印堂,当时他能体会到头部的光亮。我的另一个学生邢辉的感受是印堂疼了一下,别的就没有了。其实这是个体敏感的差异。他能体会到气,能初步的入静,感受气在周身的运行。这是他以前所不知道的。在若谷开始准备跟我学习时,谈到他想学治疗癌症、艾滋病、高血压中风,他要成为大师要多长时间。中医的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他的精神可嘉,实在有不切实的想法。我告诉他,我不是大师,初窥中医门径,建议他先到中医药大学或中医科学院去学习和体验。那一天,他拥抱我作别,说还会来看我的。你看,他很聪明,给自己留后路。半个月后,他又回来,给我讲,去了天津,因为他的朋友在天津中医学院学过针灸。我知道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的针灸规模在全国是最大,每天有上千人的门诊量。若谷讲,还是认为跟我学习更对他的理路。

按旧礼,若谷磕头拜师,我为他贯顶助功,功夫虽然微末,但好歹也糊弄了20多年,总比一张白纸丰富。手按在头部是要静心通透,这也是个同气相求的过程。若谷第二天给我讲,他的身体里亮了。我问你是head(头部),还是all physical (全身),若谷答,是from head to toe(从头到脚)。当时邢辉也在场,也给他贯顶,他的感觉只是身体有些麻。邢辉自学中医多年,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曾在福建某寺修习佛家禅定半年,熟悉清代医家黄元御学说,涉猎颇广。他讲述自己服五六十味中药的感受,及自己治病的验例,使我多有启发。 若谷有时侍诊,多在住处完成我布置的作业。让他为我针刺,他进针的手法倒也轻巧敏捷,但他缺乏内力,对身体的气机影响小,其实这是初学者的通病。若谷是从站桩入手的,禀赋使他能入静,能定住神。开始我要求一小时,一星期后,他能站到两三个小时。有一天,他讲,昨天站桩时,身体无比高大,头顶象有一根绳子提着,心情很宁静,眼前有一望无际绿色的草坪,象回到巴西的家中。这是体内气机的变化,“气一动志”,气机良性的升发,可以牵动情志的变化,眼前(其实是闭着眼)的景象是虚幻的。告诉若谷,要安安静静,体察体内的变化,不可执着于眼前的景象。当时尚未给他讲解头顶悬,一般是站桩时,主动作意,想有一根绳子在头顶提着,连着天际。他是自然地体会到了。

若谷来炎黄国医馆侍诊,有时来的早,便是静坐,旁若无人。这是一种良好的心态,能定能静。这样的禀赋,是很少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个月后,若谷自觉大有收获,真实的感受到体内体外的气,对传统中医学,自然是纲举目张。邢辉说,若谷眼神湛然,清澈润泽,更有风采。

下面我们教两个手印,(1),定印,掌心向上,一手指重叠于另一手的指掌上,两大拇指轻轻接触,指腹向掌心。左手在上叫降魔印,右手在上叫吉祥印,这个印,安神定志的作用明显。拇指要似接非接,这样气感明显,两手也要轻轻相接。

搜索更多关于: 马世琦老师站桩八式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关于静坐: 静坐,是我国传统养生学中的宝贵遗产。通过静坐,可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如今,这古老的东方文化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强身健体的静坐养生热正在风靡全球。 我国自古以来,凡导引、打坐、吐纳、行气、按跷、气功等,都离不开静坐,其鼻祖很可能是远古时代的著名养生家彭祖,以后传入儒家。据《列仙传》载述:“彭祖,殿大夫也。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8OO多岁当然是极为夸张的传说,但他肯定是位高龄老寿星,这是无疑的。 不光是佛家与道家主张静坐,以求顿悟,古代儒家也重视静坐,认为“静能生慧。”并把静坐定为理学的必修课,甚至要求弟子们通过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以明理。宋代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