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办法
曹里乡留守儿童之家
建设管理办法
(2016——2017学年度)
曹 里 乡 中 心 校
2016年9月10日
曹里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办法(2016—
—2017学年度)
为认真落实教育民生工程,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因地制宜地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娱乐活动,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娱乐的场所,健身的阵地”。根据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目标任务
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狠抓落实。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争取社会支持,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
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详实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并及时更新,确保无一遗漏,使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建档率均达100%;
2、创造“多方合力”的保障机制,促使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3、创造“留守儿童之家”,以优越的条件,引导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
4、形成“三线相交”(家庭——学校线、课内——课外线、教学——活动线)的策略,加大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力度,促进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杜绝未成年人犯罪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5、打造“三位一体”(书信、电话、网络)的沟通网络,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多种途径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亲情,以经常的联系消除时空隔阂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建设标准 (一)硬件方面
1、活动用房不低于60平方米,房舍安全、方便、实用。活动室可单独设立,也可以与校内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各类活动室等合并设立。
2、配备电视和一定数量的图书、期刊、报纸和文体器材,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娱乐需求。
3、配备电话或电脑等设施设备,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联系。
(二)软件方面
1、建设学校有“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及管理领导组; 2、有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及相对稳定的关爱队伍。 3、有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具体的活动安排计划。 4、有留守儿童基本状况资料、关爱活动开展情况资料,成长记录袋资料等。
5、有工作总结和工作档案。 6、留守儿童家纺录。 五、日常管理及保障措施
留守儿童之家的日常管理要坚持责任明确、安全第一、严格有序、关爱到位的原则。加强力量配备,明确专门人员,切实加强管理,保证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有计划开展活动。要通过家校联系、心理咨询辅导、生活关心、学习辅导、亲情电话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关爱。要积极争取当地基层组织、群众团体参与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和管理。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有机构。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负总责,学校教导处、总务处、班主任组织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一支社会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管护能力、相对稳定的教师管护志愿者队伍共同参加的管理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