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目标、投入与企业文化 - 华为成功点滴谈
目标、投入与企业文化
——华为成功点滴谈
华为,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企业,从注册资金2万元的一个小公司,在短短20余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移动宽带市场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的行业巨头,华为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奇迹。华为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多大的秘密?不少企业、学者对华为进行了专门研究。著名经济学者张维迎说到:“任正非和华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远非上千亿元的销售收入所能衡量,其管理思想和理念对业界的影响,是一笔看不见的巨大财富。在中国制造业面临困境的今天。”华为成功的背后有无数经验值得借鉴,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一、梦想铸造华为——敢想敢干、有目标、有信心
在华为诞生不久,爱立信、阿尔卡特、思科等企业对华为闻所未闻的时候,任正非就提出做一个世界级的、领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的想法,并且逢人就传播这个狂想,这个想法在当时是如此不可思议,以致他被人称为“任疯子”。时至今日,回过头来看,华为的成功正开始于一个匪夷所思的梦想。任正非在一次汇报时说:“也许大家觉得可笑,小小的华为那时竟提出这样狂的口号,但正因为这种目标导向,才使我们从昨天走到了今天。”
大目标产生大动力,大动力赢来大市场,大市场带来行业巨头。市局党组为东莞邮政发展构思了“六一梦想”蓝图,而邮政代理金融目前更是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假如按年均增长35%的目标,连续增长
12年,按这个速度,6年后余额将增长6倍,12年后将增长36倍。第一个6年结束,到2017年,东莞邮政余额规模将突破1千亿,约占东莞金融市场份额的20%。只要有目标、有信心,方法正确,就一定可以像华为一样实现这个梦想。
二、投入创造价值
任正非认为,中国企业只有技术自立,才是根本。在创业早期,华为就提出要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不仅如此,还将这一规定写入《华为基本法》。尤其是近两三年, 这个比例为达到17%。在华为,公司研发人员比率相当高,达46 %左右。现在,华为每年在研发上投资巨大,在国内的专利申请量已连续第三年实现100%增长,85%以上是发明专利。
“即便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华为仍坚持加大研发投入,2009年研发费用达到人民币133亿人民币,同比增加27.4%”。正是在任正非的带领下,依靠自己的科研支撑体系,才使得华为在电信设备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超越了众多合资企业。
仅这一点就与东莞邮政极为相似,以陈明志局长为首的市局党组高度重视网点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增加投入,从2002年底到2003年的网点扩容工程,使邮储营业面积一年之内增长了近8倍, 2005年底全市新增了52个储蓄网点。即便是到了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市局党组也坚持“再困难不能停网点建设”的路子,2010年,全市新增储蓄网点15个,“改、扩、迁、建”的储蓄网点数量达到62个,
其中新建网点面积一般都在400平方米以上,全市取款机由07年底的450台增至2011年的913台,自助汇款机、存取款机从无到有,分别达到250台和361台,网点硬件设施逐步向商业银行靠近。强力的渠道支撑,使得网点和自助化设备的创收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东莞邮政代理金融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农村包围城市与坚持成就长城
中国革命成功的一条关键经验是农村包围城市。同样,华为的海外战略也借鉴了这条经验。1995年,华为启动了拓展国际市场的艰苦漫长旅程,起点就是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这一战略思路很清晰,但真走起来也非易事。从1995起,经历了6年的漫长拼搏,一直到2001年华为在国际市场才真正有了成效。之后华为的品牌才开始在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叫响。
没有人永远甘心看别人吃肉自己啃骨头,雄心勃勃的华为更是如此。第三世界攻下后,华为就把触角探向世界的核心市场欧美。1998年华为开拓莫斯科市场,却连运营商的门都进不去,连续2年一无所获。锲而不舍的坚持让华为最终有了收获, 2004年,华为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超过20亿美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40%;2010年华为海外市场销售收入150亿美元,同比增长33.8%。
在发展初期,华为用三流的技术做出了一流的市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在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亦可采用“田忌赛马”的方式,我们采取差异化经营,专注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注于5万元以下的长尾客户群,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一定可以坚持成就长城。
四、企业文化凝心聚力
华为崇尚狼性文化,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归纳出了狼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华为市场系统内盛行多年的“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是对华为“狼文化”最好的诠释和彰显。在这种文化的激励下,华为人结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合作团体,其组织的高效性、配合的默契性、合作的紧密性以及强大的进攻性,令许多竞争对手瞠目结舌。
华为人的反应敏捷被业界广泛称道,这源于其十分擅长的前瞻性思考,对未来的准确研判,使得其总能洞悉市场的动向,捕捉到别人尚未注意到的信息,从而抓住先机、把握主动、取得优势,并最终成为强者。作为业务部门,我们理应具有狼性,敏锐地观察市场动向,捕获先机,挖存量、抢增量,做大做强代理金融业务。
五、不断学习思考
华为人都有不断学习思考的精神,特别是学习赶超标杆的精神。标杆学习是现代企业快速进步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为此,华为先后师从IBM、思科、爱立信等世界一流企业,进学习IBM一项,华为就耗时5年,投入约5000万美元。华为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确定为“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评、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自我批评是华为不断思考的方法之一,也是华为危机文化的体现,正由于这种自我批评,“为严冬准备好棉袄”,才使华为能够步步为盈。世界日新月异,随着金融行业竞争的加剧,我们更需要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不断向标杆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淘
汰。
根据华为2011年上半年业绩,华为上半年销售收入达98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营业利润达124亿人民币。“华为上半年业务保持平稳增长,整体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尽管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终端和企业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我们对全年完成1990亿人民币销售收入目标充满信心。” 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表示。我们相信华为,更相信东莞邮政的美好未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